農村技術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06:15: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技術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養殖技術培訓問題探討
一、基本情況
畜牧業是芒章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傳統產業,是農村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芒章鄉位于盈江縣東北部,距縣城46km,全鄉總面積260km2,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95%以上,有耕地面積2117hm2(其中水田641.9hm2,旱地1475.3hm2)。全鄉轄6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56個村民小組,世居景頗、傣、漢、傈僳4種民族,共有2970戶12627人。2019年,全鄉畜牧業產值達到2694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15.76%;全鄉農村畜牧業收入58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5.12%,畜牧業成為芒章鄉經濟支柱產業。芒章鄉政府加大了農村養殖業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全鄉養殖存欄不斷增長,但是因受傳統養殖觀念影響,養殖技術落后,經濟效益不盡人意,為改變廣大農村養殖戶傳統飼養觀念,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使廣大養殖戶早日擺脫貧困,芒章鄉自2014-2020年共對轄區內養殖戶進行了養殖方式方法、日用糧管理、閹割技術、飼養技術管理、動物防疫、母豬飼養管理等知識進行培訓,有效促進了芒章鄉養殖業的發展。同時在培訓過程中也暴露了培訓工作的困難和存在問題。
二、培訓及資金投入情況
2014-2020年芒章鄉共針對農村養殖技術培訓了84期1.12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戶494戶7840人次。共投入技術培訓資金21萬元,其中魯洛村3.5萬元、銀河村4萬元、芒章村3.6萬元、璋刀村3.9萬元、寶石村3.2萬元、相帕村2.8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發展仍處于低層次水平,遠落后于全國和全省畜牧業發展先進地區,生產經營還處在傳統生產向產業化經營的過渡時期,也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畜牧產業深層次發展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體現在:(一)養殖戶對參與培訓認識不足,被動接受培訓由于長期受民風民俗的影響,文化層次參差不齊,接受能力差,上邊技術人員授課,下邊時有發生交頭接耳現象,培訓效果不盡人意。(二)產業扶持政策有待加強有部分農戶參加一段時間的技術培訓后,學到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運用到實踐,但是自身缺乏資金投入,政府沒有專項配套資金扶持,缺少必要的啟動資金,養殖戶只有在心里想,沒有本錢真打實干的去做。(三)培訓方式單一,效果不突出由于資金缺少,好多技術培訓只能在會議室里進行,不能到養殖戶家中進行現場互動培訓,培訓干部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以至于理論與實際脫離,導致學了難以致用。(四)專業培訓隊伍不健全芒章鄉存在畜牧獸醫站人員編制少及缺崗現象,長期一人一站,難以有效應對全鄉畜牧獸醫工作。(五)專項培訓資金投入不足省、州、縣專項扶貧資金中用于養殖業技術培訓的少之又少,很難滿足和完成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工作需要。(六)貧困戶“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參加培訓積極性不高。參與培訓人員數量明顯下降,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養殖戶對新的科學養殖技術認識不足,對新技術一時難以接受,參與培訓主觀意識不強。
農村基層衛生人員技術培訓方案
為響應上級會議精神,切實做好農村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工作,特根據《省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工作,制定此方案如下。
一、培訓項目
(一)縣(市、區)衛生局局長和業務股長集中培訓。培訓重點:鄉鎮衛生院管理年活動普查情況通報和中期評估情況講評等。培訓期5天。該培訓由省衛生廳組織實施,具體時間待省廳通知。
(二)鄉鎮衛生院院長集中培訓。共培訓6期,每期5天,由省衛生廳組織實施,具體安排另行下達。
(三)鄉鎮衛生院衛技和檢驗類技術人員集中培訓。醫技和檢驗類技術人員包括放射、b超、心電圖和醫學檢驗四類技術人員。根據鄉鎮衛生院醫技人員“缺什么,培訓什么”的原則,以縣(市、區)為單位,每個衛生院按照1名的名額分配,各縣(市、區)衛生局可根據轄區鄉鎮衛生院的具體需求進行調節。在分配名額總數不變的情況下,派不出的可不派,不需派的不必派,派得出的可多派。分期分批進行,每期10天。由省醫院協會負責組織實施。
(四)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骨干集中培訓。以內兒科專業技術骨干為重點培訓對象,每個鄉鎮衛生院培訓1名內兒科專業技術骨干。重點培訓內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技術和應急醫療救治知識等。由市衛生局醫學考試培訓中心組織實施。
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技術培訓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技術培訓會議,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各級交通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快農村公路發展方式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和“深入開展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年活動”的要求,幫助全縣各項目鄉鎮、村場及施工隊掌握農村公路建設的技術標準、操作程序和質量管理辦法,全面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推進我縣農村公路建設又好又快發展。下面,就當前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統一認識,切實增強抓好農村公路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為加速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2006年以來,我縣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實事工程,受到了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特別是2007年,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完成220個項目522.8公里,占省、市計劃任務292.1公里的178.97%,占縣定目標任務374公里的139.78%,居全市第二。2007年是華容農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年,也是對農村生產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一年。
今年,我們按照各級交通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結構調整,控制建設規模,適當提高建設標準,加快農村公路發展方式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的要求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縣人大十五屆一次會議確定的工作目標,科學提出了280公里的奮斗目標,并已列入縣定實事考核內容。但從目前我縣農村公路建設的整體情況看,全縣農村公路建設進展比較緩慢,形勢十分嚴峻。與上級的要求相比,與廣大農民群眾的期望相比,與其他兄弟縣市相比,都存在著較大差距。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盲目爭計劃。今年280公里的年度計劃,目前盡管已經銜接到位,并以正式文件逐項目下達到了各鄉鎮、村場,但仍有部分鄉鎮、村場無視計劃的嚴肅性,不管申報的項目進沒進規劃,有沒有路基,有沒有資金來源,盲目爭計劃,典型的“葉公好龍”現象。
農村職業技術培訓工作意見
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
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農轉非人員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對鎮街經濟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為更加扎實有效的開展切實推進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現就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相關安排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以農村富余勞動力、農轉非人員和返鄉農民工為主要培訓對象,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大”文件精神為指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活動,進一步轉變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就業思想觀念,增強發展勞務經濟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二、工作目標和要求
年齡要求為18-45周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對象為鎮轄區內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年以后轉非的農轉非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初中以上文化,未參加過相關培訓。今年,計劃開設計算機基礎知識、車工、鉗工等專業,。
縣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技術培訓會的講話
同志們:
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技術培訓會議,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各級交通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快農村公路發展方式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和“深入開展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年活動”的要求,幫助全縣各項目鄉鎮、村場及施工隊掌握農村公路建設的技術標準、操作程序和質量管理辦法,全面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推進我縣農村公路建設又好又快發展。下面,就當前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統一認識,切實增強抓好農村公路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為加速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20*年以來,我縣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實事工程,受到了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大力支持。特別是20*年,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完成220個項目522.8公里,占省、市計劃任務292.1公里的178.97%,占縣定目標任務374公里的139.78%,居全市第二。20*年是*農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年,也是對農村生產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一年。
今年,我們按照各級交通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結構調整,控制建設規模,適當提高建設標準,加快農村公路發展方式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的要求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縣人大十五屆一次會議確定的工作目標,科學提出了280公里的奮斗目標,并已列入縣定實事考核內容。但從目前我縣農村公路建設的整體情況看,全縣農村公路建設進展比較緩慢,形勢十分嚴峻。與上級的要求相比,與廣大農民群眾的期望相比,與其他兄弟縣市相比,都存在著較大差距。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盲目爭計劃。今年280公里的年度計劃,目前盡管已經銜接到位,并以正式文件逐項目下達到了各鄉鎮、村場,但仍有部分鄉鎮、村場無視計劃的嚴肅性,不管申報的項目進沒進規劃,有沒有路基,有沒有資金來源,盲目爭計劃,典型的“葉公好龍”現象。
在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科協:
近年來,各地按照中央組織部、中國科協的統一部署,開展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7大精神和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的作用,使培訓收到更好的效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意義
黨員電化教育傳播快捷、覆蓋面廣、形象直觀,為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所喜聞樂見,在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的素質,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的優勢,運用這種先進的傳播手段搞好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是貫徹落實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迫切需要。運用黨員電化教育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有利于農村黨員、基層干部走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前列,有利于增強他們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責任感和實際本領,也有利于提高他們帶頭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能力。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和科協要充分認識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各級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把這項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二、運用黨員電化教育進行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要繼續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傳播、推廣和普及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和市場經濟需求的先進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從當地的種植、養殖、加工和鄉鎮企業等主導產業的實際出發,對黨員、基層干部進行實用技術培訓,以推進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運用黨員電化教育進行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一定要從各地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在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同扶貧攻堅、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結合起來,發動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學文化、學科技、學管理,掌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貢獻;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要和正在開展的"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能力,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做出榜樣;在那些已經基本解決群眾溫飽問題的地方,要和實現寬裕型小康目標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素質,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
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科協:
近年來,各地按照中央組織部、中國科協的統一部署,開展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的作用,使培訓收到更好的效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意義
黨員電化教育傳播快捷、覆蓋面廣、形象直觀,為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所喜聞樂見,在提高廣大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的素質,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農村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充分發揮黨員電化教育的優勢,運用這種先進的傳播手段搞好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是貫徹落實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迫切需要。運用黨員電化教育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有利于農村黨員、基層干部走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前列,有利于增強他們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責任感和實際本領,也有利于提高他們帶頭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能力。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和科協要充分認識在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中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各級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把這項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二、運用黨員電化教育進行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要繼續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傳播、推廣和普及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和市場經濟需求的先進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從當地的種植、養殖、加工和鄉鎮企業等主導產業的實際出發,對黨員、基層干部進行實用技術培訓,以推進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運用黨員電化教育進行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實用技術培訓,一定要從各地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在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同扶貧攻堅、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結合起來,發動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學文化、學科技、學管理,掌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貢獻;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要和正在開展的"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能力,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做出榜樣;在那些已經基本解決群眾溫飽問題的地方,要和實現寬裕型小康目標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素質,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的步伐。
農業技術培訓問題及解決對策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業在經濟社會中始終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時代在變化發展,然而在農業生產中,農民一直是生產的主體,農業技術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農民掌握科學的技術和先進的工藝對農業發展水平有重要的影響,關系農產品的生產產量和質量水平。因此,要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和農業發展現狀,重視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工作,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時期農業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探討了發展對策。
關鍵詞:農業技術培訓;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在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發展過程中,加強做好農業技術培訓工作是重要的舉措,在提升農民收入和帶動鄉村發展方面有積極影響。因此,需要結合農業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工作,推動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新時期農業技術培訓現狀以及在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培訓工作開展不利、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制度需要革新、培訓方式單一、技術滯后、接受培訓的意識不強等,影響最終的培訓效果,也影響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因此,面對新的發展形勢,需要重新思考,結合實際改進工作,調整發展思路,了解新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提升農業技術培訓的效果。
一、新時期農業技術培訓特點分析
(一)主體多元化
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科學技術培訓工作任務艱巨。當前我國農業技術培訓資源與農業科技需求存在較大的供需矛盾,大多依靠政府和農業相關部門提供培訓服務,來滿足農業培訓需求,從而給培訓主體的多元化發展創造了條件。新的發展時期,要更好地滿足農業技術培訓的要求,培訓主體的多元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農村勞動力培訓改進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根據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年至2011年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實施意見》(騰發〔〕30號)文件要求,結合農業部門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和科學人才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推進社會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勞動者為目標,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方式,多層次、多渠道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增強農民群眾政策法規意識,幫助農民理清發展思路,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造就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和經營能人,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人才保障。·二、目標任務
根據縣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年至2011年由我局牽頭,畜牧、水務、科技、科協、教育、供銷、婦聯、財政和勞保協助完成的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任務為9萬人,平均每年培訓3萬人。
(一)“陽光工程”、新型農民培訓。每年完成0.7萬人培訓任務,實現85%以上的轉移就業。由局科教法規股牽頭,縣農廣校、農機校、一職校和二職校四個培訓基地具體承擔培訓。
(二)制種技術培訓。每年完成0.2萬人培訓任務。由局種植業股牽頭,縣種子管理站、縣農科所承擔培訓,相關種業公司協助完成。
國外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發展論文
[摘要]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這除了要重視基礎教育,還必須依靠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發展。美國、歐盟等國家在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發展過程中,從立法、管理體制、培訓層次、培訓方法、考試制度及經費保障等方面,采取了許多得力措施。借鑒國外經驗,為促進我國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發展,筆者認為應該從明確職業技術培訓目標、確立職業技術培訓制度和完善農業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等三個方面去努力。
[關鍵詞]農業;職業技術培訓;新農村建設
Abstract:Thesuccessofruralconstructionreliesontheimprovementofruralworkforce''''squality.Toimproveruralworkforce''''squality,itdependsonthebasiceducationandruralpolytechnictraining.AmericaandEUtakeactionsonthelegislation,supervisorysystem,traininglevel,trainingmeasures,examinationsystemandtreasurytoimprovethedevelopmentoftheruralpolytechnictraining.Inordertousethereferenceofforeignexperience,improveourruralpolytechnictraininglevel,thepapersuggeststhatitrequiresclarifyingthegoalofruralpolytechnictraining,establishtrainingrulesandimproveruralpolytechnictrainingeducationsystem.
Keywords:agriculture;technicaltraining;newlycountrysideconstruction
長期以來,不僅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包括印度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發展。根據有關調查資料表明,一年內參加過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比例,芬蘭為46%(1990),美國為32%(1991),瑞士為38%(1993),挪威為37%(1991),瑞典為36%(1993),加拿大為30%(1991),法國為27%(1992),德國為27%(1991)[1]。這些國家為了促進本國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發展,采取了許多得力措施,從立法、管理體制、培訓層次、培訓方法、考試制度及經費保障等方面都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總結分析國外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經驗,對我國農業職業技術培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法制保障,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