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
時間:2022-05-09 10:13:52
導語: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顱內動脈瘤(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的90例IA患者病例資料、相關檢查資料;統計患者術后3周腦供血不足發生情況,設計基線資料填寫表,閱讀并記錄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將可能的影響因素納入,經Logistic回歸分析找出可能導致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結果90例IA患者術后有13例發生腦供血不足,發生率為14.44%;IA患者腦供血不足發生者動脈瘤最大徑、吸煙史、合并高血壓、Hunt-Hess分級、甘油三酯(TG)水平、總膽固醇(TC)水平與未發生腦供血不足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動脈瘤最大徑>10mm、合并高血壓、TG和TC水平升高可能是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可能與動脈瘤最大徑>10mm、合并高血壓、TG和TC水平升高有關。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腦供血不足;高血壓;吸煙
介入栓塞術作為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常用手段,其將柔軟鈦合金彈簧圈經微導管置入動脈瘤囊內,可促使瘤囊內血流消失,預防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1]。已有研究證實,介入栓塞術治療IA破裂蛛網膜下腔出血近期和遠期療效可靠,且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2]。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可能會出現腦供血不足并發癥,延長患者康復時間,影響治療整體獲益[3]。年齡、高血壓病史等均可能是顱內未破裂動脈瘤患者介入術后腦缺血性損傷的危險因素[4],但更多的影響因素有待探索。本研究對顱內未破裂動脈瘤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接受介入栓塞術治療的90例IA患者資料,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齡43~67歲,平均(55.62±3.24)歲;動脈瘤位置:頸內動脈29例,前交通動脈26例,大腦中動脈23例,基底動脈8例,其他4例。納入標準:IA符合《歐洲卒中組織顱內動脈瘤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處理指南》[5]中相關標準,且經腦血管造影確診;破裂性動脈瘤;先天性動脈瘤;完成介入栓塞術治療(經微彈簧圈栓塞治療);Hunt-Hess分級[6]Ⅲ~Ⅳ級;凝血功能、免疫系統正常。排除標準:多發動脈瘤;合并血液性疾病;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性高血壓、糖尿病二期等;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肝腎衰竭等重要臟器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惡性腫瘤;介入治療前1個月發生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前伴有腦缺血損傷。1.2腦供血不足評估統計患者術后3周腦供血不足評估情況,腦供血不足符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中國專家共識更新版(2011年)》[7]中相關標準,且經腦CT血管造影檢查證實為腦缺血。1.3基線資料采集設計基線資料填寫表,閱讀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并記錄研究所需資料,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動脈瘤位置(頸內動脈、前交通動脈、大腦中動脈、基底動脈和其他)、動脈瘤最大徑(>10mm、≤10mm)、吸煙史、合并高血壓[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8]中相關標準,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Hunt-Hess分級[Ⅲ級:輕度局灶性功能缺損,伴有嗜睡、精神錯亂等表現;Ⅳ級:昏迷,中度或重度偏癱,有早期去大腦強直癥狀]、收集相關實驗室指標血紅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和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和肌酐(creatinine,Cr)水平。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相關基線資料比較90例IA患者術后有13例發生腦供血不足,發生率為14.44%。發生腦供血不足組動脈瘤最大徑、吸煙史、合并高血壓、Hunt-Hess分級、TG水平、TC水平與未發生腦供血不足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表1)。2.2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分析將動脈瘤最大徑、合并高血壓、TG和TC變量納入作為自變量,將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情況作為因變量(發生=1,未發生=0);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動脈瘤最大徑>10mm、合并高血壓、TG與TC水平升高可能是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P<0.05;表2)。
3討論
臨床對于不適宜開顱手術的IA患者,多采用介入栓塞術治療,以預防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手術治療本身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但部分患者治療后可能會出現腦供血不足情況,影響預后[9]。本研究結果顯示,90例IA患者術后有14.44%的患者發生腦供血不足,提示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風險高,臨床應高度重視。本研究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動脈瘤最大徑>10mm、合并高血壓、TG與TC水平升高可能是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的影響因素。動脈瘤最大徑>10mm:直徑較大的動脈瘤多有血栓形成,行介入栓塞術治療時可能會引起血栓脫落,導致載體動脈瘤痙攣,引發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且直徑大的動脈瘤破裂時可能會導致側裂血管永久或短暫性血管痙攣,繼而可能會造成術后供血不足[10]。高血壓在中老年群體最常見,有高血壓病史是IA患者急癥結束后神經系統并發癥發生的重要因素,而積極控制血壓水平可預防相關并發癥發生[11]。TG與TC是臨床評估血脂情況的重要指標,其中TG是脂質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供給、儲存能源作用,還可保護肝臟;TC是所有脂蛋白含有的膽固醇總和,主要分為低密度、高密度膽固醇,二者雖功能不同但相互制衡,維持正常運輸功能[12]。腦出血患者TG與TC水平較低,究其原因可能與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紅細胞脆性增加有關[13]。綜上所述,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可能受動脈瘤最大徑>10mm、合并高血壓、TG與TC水平升高的影響,臨床可據此提出針對性干預方案,可能對降低IA患者介入栓塞術后腦供血不足發生率有積極意義。但本研究為單一中心樣本,且研究樣本量較少,結論存有局限,未來仍需展開多中心樣本加以驗證。
作者:魏海亮 程夏飛 裴獻光 李翠君 李建華 王志強 單位:邯鄲市第一醫院
- 上一篇:臨床醫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路徑
- 下一篇:急性期精神障礙患者暴力風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