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劑學緒論教學課程思政的認識

時間:2022-05-25 08:43:28

導語:中藥藥劑學緒論教學課程思政的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藥藥劑學緒論教學課程思政的認識

摘要:中藥藥劑學作為中醫藥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尤其是緒論部分,具有諸多可挖掘的人文價值引領和職業素養培育方面的資源。開展中藥藥劑學緒論教學課程思政,實現專業知識傳授和道德素質培養一體化,能夠收到良好的協同育人效果。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藥藥劑學;緒論

1中藥藥劑學緒論教學中的思政融入點分析

1.1在回顧中藥藥劑學發展歷史中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中藥藥劑學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古今成方及劑型的演變,前人在劑型理論、方藥修治、臨床應用等方面留下了極為寶貴的遺產。中藥藥劑學的起源可追溯至夏禹時代多種藥物浸制而成的藥酒以及復合酶制劑———曲。然而由于中國傳統劑型丸、散、膏、丹、湯存在外觀上“黑、大、粗”等不足,加之現代新型制劑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沖擊,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信心不足[2]。因此有必要在講授中藥藥劑學發展歷史時,通過分析散劑、湯劑等傳統劑型由古至今的臨床發展和應用情況,從千百年來積累的臨床人用經驗和臨床效果上展示傳統劑型的獨特優勢,引導學生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1.2在中藥藥劑學相關法規學習過程中強調科研誠信與道德

中藥藥劑學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課程內容與臨床合理安全用藥以及中藥制劑的研發、制備、質檢等緊密相關。從事中藥藥劑工作的人員必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從臨床、生產、市場等多角度審視中藥藥劑的各項工作,最終確保研究結果的科學性、適用性、規范性。在緒論章節中藥藥劑學相關法規學習過程中,應結合具體臨床案例,如注射劑“欣弗”不良事件[3],在強化專業知識、教導學生、樹立強烈的制劑制備工藝全面質量控制觀念的同時,又可讓學生明白道德和誠信是社會、企業和個人發展的根本,誠信是社會契約的前提,道德是商業文明的基石。藥品作為特殊的商品,與人們的生命安全緊密相關,提醒學生作為未來的醫藥工作者應具備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

1.3結合中藥藥劑學現代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中藥藥劑學在傳統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進行了大量實踐活動,在原輔料應用、劑型選擇、制備工藝建立、質量控制、臨床使用等方面與化學藥品相比具有顯著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中藥藥劑學學科體系。借此引導學生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進行思考: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確的認識會指導實踐,使實踐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結果;科學理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創新。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涌現,中醫藥研究呈現出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局面,也為中藥藥劑學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近年來,多種現代制劑技術被引入中藥領域,經皮給藥系統、緩控釋制劑、靶向給藥系統以及多元釋藥系統等在中藥領域的應用促進了中藥藥劑學的蓬勃發展。

1.4從中藥藥劑學在中醫藥事業中的地位與作用出發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中藥藥劑學是多學科交融的綜合性學科,與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制劑生產、質量控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等各個環節緊密相關,各環節技術水平的進步直接推動著中藥藥劑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中藥藥劑學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和整個中醫藥行業的技術水平與發展概況。中藥劑型和制劑現代化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與其他行業以及化學藥物領域相比,中藥行業規模相對較小,利潤較低,導致部分學生不愿從事本行業工作。因此,我們可通過挖掘中藥藥劑學蘊含的人文精神、德育元素以及當前國家對中醫藥的方針政策,尤其是結合近幾年國家倡導的對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研究與開發,激發學生作為未來中醫藥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從事中醫藥領域的工作,為發展中醫藥、傳播中醫藥貢獻力量[5]。

1.5當前形勢下中藥藥劑學緒論課程思政新內容、新形式的挖掘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既是疫情防控的需求,也是增強學生對祖國認同感的有效途徑[6]。眾所周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中醫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疫情初期中醫藥如何阻止了病毒蔓延、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救治中中醫藥起到什么作用、在恢復期中醫藥如何幫助患者康復,這些內容都值得講授。在緒論教學中,結合中藥劑型選擇的基本原則這一知識點,要求學生就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醫治療推薦用藥部分內容,觀察、分析疾病不同階段用藥的劑型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藥物劑型特點思考“為什么醫學觀察期患者以固體劑型為主、臨床治療期患者以湯劑為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以注射劑為主”的問題。將新冠肺炎用藥融入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中,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又能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與自豪感,大醫精誠,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疫情期間課程教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開展,這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新的體驗。線上教學具有即時性、互動性,能夠實時捕捉青年學生在思想、生活、學習、社交方面的動態,有利于教師多方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開展個性化教學[7]。

2展望

課程思政是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力圖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與以往“就思政課談思政課”不同,課程思政著力在各類課程教學中將思政教育貫穿始終。思政與課程兩者應該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教師在講授專業內容時,應把社會責任、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科研素養、職業道德、生命教育等自然滲入課程的方方面面,實現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中藥藥劑學課程思政應選擇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知識點,結合中醫藥發展現狀、熱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引導,堅持在實踐中逐步深化課程改革,提升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明.中藥藥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2]蔡邦榮.思政教育融入中藥藥劑學課程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2):106-108.

[3]魯文慧,鄭飛,楊波,等.藥劑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5):119-120.

[4]“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論壇會議紀要[J].中醫教育,2020,39(5):4.

[5]張云靜,吳虹,吳歡,等.“課程思政”融入《藥物分析》教學的認識與探討[J].廣州化工,2019,47(15):197-199.

[6]謝海波,陳沁,黃彩娟.冠狀病毒疫情防控中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元素挖據[J].廣東化工,2020,47(6):231-232.

[7]李姍姍,貢濟宇.新時期高等中醫藥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11):2741-2743.

作者:趙曉莉 謝輝 嚴國俊 潘金火 史長燦 劉陶世 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