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對策
時間:2022-07-27 11:10:00
導語: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逐漸增強,旅游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整體的發展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在這一背景下,與之相關的崗位也逐漸增多,為職業院校的相關專業學生構建了一幅美麗的發展藍圖。在當前的社會中,行業的發展對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逐漸嚴格。所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校企合作模式就成為職業院校重點關注的一種教學方法。基于此,文章將對如何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應用校企合作模式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職教育;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組成體系中,實訓實習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性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打下職業基礎,促使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崗位,發揮自身的專業價值。校企合作則是開展實踐教學非常重要的保證,因此,如何進行更有效的校企合作,開展研究很有必要。
一、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應用問題
首先,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在進行合作期間,較形式主義。在合作的過程中,有些旅游企業只是簡單地為學生準備一些實習的崗位,而針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所形成的狀態、所產生的問題不聞不問,導致學生的實習活動毫無目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其次,部分高職院校在選擇合作旅游企業時,并沒有對旅游企業的行業信譽度以及運營資歷進行調查。當學生進入旅游企業后,會發現企業所安排的實踐項目對于自身的發展來說,并不能夠形成有效影響。但由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限制,學生又不能隨時離開,這不僅會耽誤學生的實習發展,同時,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職業熱情。再次,校企合作有待于進一步加深。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方式,校企雙方的合作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合作內容、合作范圍、合作深度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旅游管理專業除了在校學習,也需要到企業中深入學習,但目前的校企合作狀態下,學生在企業中并不能學到真正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也沒有得到明顯提升。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第一步,但目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盈利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要務,旅游企業對來實習的高職學生沒有進行統一、全面的職業規劃,校企合作的深度還有待進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內容與范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對策
(一)完善校企合作教學機制
總體來說,校企合作屬于一種雙贏性質的教育工作。在該項工作開展期間,不僅學校方面能夠從中獲取一定的收益,對于合作企業來說,也會形成一定的積極影響。比如,在合作之前,企業可以與院校方面進行溝通,簽署相關合同,針對在合作期間表現較為優秀并且能力較強的學生,企業方面可以直接在學生畢業后將其招募到企業中開展相關工作。除此之外,企業方面也可以要求學校對學生進行定向教育,專門為本企業培養專業人才。但在校企合作期間,為了有效保障雙方的效益,完善校企合作機制迫在眉睫。首先,學校、企業與學生三者之間需要構建完整的合作聯動機制。對于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來說,其主要的發展目標是增強個人的專業能力以及專業水平,為自身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而對于旅游企業方面來說,其與學校進行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內部員工的綜合素養,快速招募綜合性較強的專業人才。而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是兩者進行合作的主要平臺。所以,在具體工作中,學校方面需要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企業的具體人才要求進行全面了解,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企業方面也需要為學校提供適當的輔助[1],比如將企業內部的具體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要求整合到一起,分發給相關的活動負責人,將其與教學體系進行有效整合,借此有效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其次,政府部門需要為校企合作構建完整的保障機制以及激勵機制,以此促進整體工作的穩定推進。在校企合作期間,雖然政府方面沒有直接參與,但其卻能夠以一個客觀的存在對學校以及企業兩者的效益形成有效維護。例如,在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時,一定要簽署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文件。除此之外,針對能夠將校企合作任務有效推進并且能夠獲得顯著效益的高職院校以及企業,政府部門也可以適當地予以獎勵。比如,為其提供一些減稅政策以及優惠政策等,借此有效達到良性宣傳的效果,也能夠提高企業的校企合作熱情。最后,高職院校需要為學生構建完整的實習管理機制。在校企合作期間,可以委派專門的教師跟隨學生一同進入到企業中開展實習活動。在此期間,教師需要輔助企業內的合作負責人員對學生進行管理。針對違反企業制度或者是合作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有權代替學校,按照院校內的相關規定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以此保證合作任務的有效推進,也能夠增強校企的合作質量。
(二)把握企業人才需求
總體來說,在校企合作任務推進的過程中,學校方面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在合作期間獲取較多的行業信息,從而能夠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如何有效地對這一作用進行發揮,仍舊是當代教師應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2]。在合作之前,學校方面需要委派專業的調研人員深入到旅游行業市場中,對市場的發展情況、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各大相關旅游企業的運營狀態進行了解,知彼知己。在這一基礎上,學校能夠了解到各大旅游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能夠在校企合作任務開展之前,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準備性引導,加強學生的實踐基礎,促使學生在校企合作期間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以及不適心理,使之能夠快速地融入工作環境,為自身的后續發展形成有效基礎。例如,從行業性質的角度上來說,旅游管理屬于服務類型行業,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外在形象,強化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服務能力,以此保證校企合作質量的有效加強。
(三)設置標準課程內容
當前在我國的高職教育領域,存在一個相對較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學生在畢業后都無法快速地找到符合自己要求并且自己能夠適應的崗位。甚至很多學生畢業即面臨失業。而這一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學習期間并沒有形成較強的專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自身也不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換句話說,學生自身所形成的綜合能力無法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因此,學校方面就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適當調整,適當調整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之間的比例。一方面,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在理論學習中,可以學習一些與旅游管理以及旅游服務相關的知識,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卷面測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借此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簡單的活動項目,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己對于旅游管理學知識的掌握深度以及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引入項目的學法,為學生設定一個合理的主題,然后要求學生對其進行處理[3]。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情景。比如,在旅游期間遇到顧客投訴時應該怎么辦?在旅游過程中,當有游客突發疾病時應該怎么辦等,以此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強化學生的職業經驗。另一方面,在教學期間,學校方面需要委派專業的人員定期對旅游管理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解,與校企合作的相關企業進行溝通,向其了解一些與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崗位要求,將這些信息與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加強課程體系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從而促使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由于旅游專業的特殊性,服務技能的培養是核心,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可以跟大型的旅游企業合作,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管理學生,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理論性、基礎性、素養性課程由學校承擔教學,實踐性核心的技能性課程由合作企業專業的師資團隊承擔教學,由學校對教學費用進行合理分配。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由于旅游業的淡旺季非常明顯,應充分考慮這個特點,在旺季時安排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只有更多參與到真實的情境,才能在工作過程中掌握理論、運用知識,在淡季時安排學生在學校進行理論課程學習。綜上所述,在組織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時,校企合作是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專業素養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以及企業形成有效的利益保障,學校與企業一定要注意對合作教學的相關機制進行有效完善。學校方面也需要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了解,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豐富。
參考文獻:
[1]羅志慧,陳恒妮,陳翠翠.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討[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11):154-156.
[2]荊會敏.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策略探析[J].科技風,2018(16):33.
[3]史博姣.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2):63.
作者:王勝硚 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短視頻作品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模式
- 下一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治理與防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