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時間:2022-08-09 09:20:40
導語: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常州大學為例,針對創新人才培養中忽視創新創業價值觀、實踐教學體系尚不健全等問題,探索培育科學的創新創業價值觀、構建大學實踐教學體系、跨界指導和專業教師實際能力提升并舉、建立與學科前沿相符的教學綜合資源、打造跨界融合創新實驗平臺、建立良好師生互動的實踐環境的“六位一體”跨界融合培養模式,為應用型高校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創新創業教育;創新人才;創新實驗平臺
1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創新人才培養中忽視價值觀引導
師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認識還存在誤區:一是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就是面向少數精英,主要是教會學生創辦企業,因此片面重視對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培訓,忽略科學價值觀的培養,導致出現急功近利的傾向;二是部分學生對于創新自我期望值過高,懼怕失敗而不敢嘗試。這些誤區對開展創新教育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1.2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符的實踐教學體系尚需完善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3]。專業在實踐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由于專業教師大部分來自常州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與學科前沿和工程實際存在較大偏差;師生之間實踐教學場域尚待形成,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和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方面存在不足[3];對于實踐教學的評價仍然以教師授課內容、學生實踐報告等為主的方法比較刻板。這些不足均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3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力量總體較弱
一方面,專業教師忙于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另一方面,實踐教學專業教師缺少參與軌道交通工程項目的實踐經驗,對學生的指導能力有限[4],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
1.4教學綜合資源和實踐平臺與工程實際契合度不夠
一方面,實踐環節教學設計與工程實際銜接不好,教學目標和內容需要完善,教學綜合資源與學科前沿契合度不夠;另一方面,由于軌道交通領域信號系統現場真實設備較昂貴,受教學經費有限的制約,真實工作場景不足,與產業發展協同性差[4]。
1.5創新能力培養過程
中師生互動不足創新教育中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師生之間良好的教育空間尚待建立。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常州大學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融合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電氣工程等學科的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專業展開跨專業教育,堅持“創新創業價值觀引領,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跨界融合育人”培養理念,提出“培育科學的創新創業價值觀、構建新工科大學實踐教學體系、跨界指導和專業教師實際能力提升并舉、建立與學科前沿相符的教學綜合資源、打造跨界融合創新實驗平臺、建立良好師生互動的實踐環境”“六位一體”模式,探索出一條跨界融合新路徑。
2.1堅持創新創業價值觀引領
專業重視科學的創新創業價值觀的培育,專業教師每兩周開展一次教師思想價值引領討論,挖掘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其融入創新創業教學中。通過“樹典型講故事”培育創新創業價值觀,由學生撰寫自身創新創業實踐故事,在學生班會、考研和就業經驗交流會中交流和宣傳,從思想意識層面調動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內在驅動力,形成科學的創新創業價值觀[5]。
2.2構建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
探索創新實踐中教學目標、內容及師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互動以及教學效果等四個一級指標的實踐教學體系[3]。其中教學目標和內容根據前沿和工程實際的需求完善,創新實踐教學評價注重對于過程的評價和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環節。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幫助教師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拉近與工程實際的距離。
2.3跨界指導和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并舉
近年來,專業教師每年參加教學工作會議和軌道交通國際技術對接交流會,參加西南交大和北交大行業專家舉辦的專項培訓,參與校內外實習。專業聘請新譽龐巴迪信號系統公司的產品總監和西南交大教授等擔任兼職導師,協同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和畢業設計。
2.4構建與創新相符的教學綜合資源
1)在課程體系中增加軌道交通信號與安全新生研討課程、課外創新實踐、學科前沿知識講座等課程,不斷地根據學科前沿的需求完善實踐教學目標和內容。2)由智能制造、機械電子、電氣工程和軌道交通信號等跨專業教師共同編制《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材,以跨界融合創新應用為目的,探索新工科下新形態教材建設。3)加快建設以慕課、超星為代表的網絡化教學平臺以開展跨專業教育。專業建設列車運行控制技術、車站信號自動控制、鐵路信號基礎設備、軌道交通通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自動控制原理等超星平臺,電氣工程、自動化和信控跨專業教師共同建設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等MOOC教學平臺,采用常州大學教務處統一建設的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課程超星平臺,打通學科專業壁壘,建立跨專業、跨學科、跨學院的人才培養環境[6]。
2.5打造跨界融合創新實驗平臺
近年來,專業取得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獲得央財資助地方高校資金,機械類和信息類教師聯合構建常州大學科創機器人俱樂部、創新機器人實驗室、CTCS-3級高鐵列控仿真系統實驗室、地鐵沙盤ATS系統仿真實驗室、ZPW2000A軌道電路、信號機及道岔系統仿真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實驗室和計算機聯鎖仿真實驗室等八個實驗室。專業長期將全國最先進的國家高鐵實訓基地、新譽龐巴迪信號系統有限公司、常州地鐵等作為實訓基地。
2.6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的實踐環境
教師循序設計理論與實驗教學、校內實踐與企業實訓、科研反哺教學等,引導跨學科跨專業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計劃、學科競賽、科研項目、發明專利申報等。專業扎實推進小班化教學改革,為營造良好師生互動空間,每個實習教學班指定兩位教師。由跨學科教師擔任創新創業活動指導教師,師生共同參與探究,制定挑戰性目標,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際問題分析和論文撰寫等能力。
3結語
近五年,專業堅持“六位一體”跨界模式培養人才,人才培養效果顯著。在專業教師和跨學科指導教師共同指導下,專業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的人數比例超過30%。指導信控學生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智能汽車競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等,獲得國獎、省獎近40項。其中,信控學生領隊的項目“源源不斷——水電一體綜合保障車”獲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銅獎、省賽一等獎;信控學生領隊參加的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國家銀獎、省銀獎。學生參加省、校及學院大學課外創新創業基金項目10多項,參與發明專利和軟著30多項,獲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多篇。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居學校前列,三屆畢業生考研升學率分別是33.3%、38%、22.9%,主要被東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河海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等985或211高校錄取。畢業生廣泛就職于南京地鐵、杭州地鐵、上海鐵路局、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地鐵、成都地鐵、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今創集團、新譽龐巴迪信號公司等單位。
參考文獻
[1]李冠霖.以工程教育認證OBE理念為指導的三層次創新創業育人體系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9,6(83):21-22,25.
[2]屈莉莉,翟軍.基于OBE理念的信管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10):58-61.
[3]張曉花,朱陳松,朱昌平.基于布迪厄實踐理論的新工科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及評價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11):209-213.
[4]屈霞.基于OBE的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人才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路徑[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12):91-92.
[5]許丹丹.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2):86-87,90.
[6]朱宇,馬景惠,趙爽.新時代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勢思考與實踐探索:以吉林大學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38(3):23-28.
作者:屈霞 張曉花 萬軍
- 上一篇:招聘數據的新媒體人才需求分析
- 下一篇:現代物流管理基礎課程思政教學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