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局檢查上半年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1 04:18:00

導語:縣農業局檢查上半年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業局檢查上半年的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縣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局堅持以黨的*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縣委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以求真務實作風,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現將今年以來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項目工作和收費完成情況

(一)今年項目進展情況

今年我局向上爭取項目4個,爭取無償資金(含設備)48萬元。其中:設施農業食用菌技術集成示范推廣項目,項目資金10萬元;老蔬菜區設施蔬菜的提檔增效項目,項目資金10萬元;三電一廳項目,項目資金15萬元;機械化節水播種項目,項目資金10萬元,其它3萬元。

(二)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1、20*年生態家園富民工程:該項目爭取中央國債資金120萬元,在全縣10個示范村建設1500個沼氣池。該項目已到位43萬元省統一招標物資。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項目村完成建池772余個,并陸續投入使用。4月26日,省市能源辦主任到我縣視察,對項目建設給予充分肯定。

2、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項目。該項目建設內容年內在全縣培訓核心農戶2000戶。以此帶動全縣農民整體素質提高,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目前省配套資金已到位。現已購置2萬余元教材,舉辦培訓班22期,培訓核心農戶1100戶,輻射帶動農戶1.1萬戶。

(三)收費和稅收

收費完成3萬元。其中局完成2萬元,監理站完成1萬元。國稅完成0.35萬元。

二、今年業務目標完成情況

1、全力抓好糧食生產。針對今年早春氣溫低,小麥返青推遲,拔節期縮短,不利于小麥的生長發育,病蟲害宜發生等問題,及時制訂小麥管理技術建議,適時病蟲情預報,并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抓好技術培訓、搞好技術指導,為全縣小麥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全縣13萬畝小麥,畝產433公斤,總產5.6萬噸,總產較去年增加0.5萬噸。在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的品種和結構布局,促進全縣農業經濟的發展。今年全縣玉米播種面積13萬畝,其中以農大108、正單958、邢抗2為主的優質玉米面積達到9萬畝。發展優質小雜糧2萬畝。

2、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今年以來,通過大力宣傳普及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加強農產品檢測,狠抓了蔬菜生產提質增效工作,全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6萬畝。一是推行標準化生產,提高蔬菜質量。抓好東林、寺家莊、東邱村、里村四個標準示范區建設,組織農民按照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示范區的帶動作用。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利用農技電波入戶、電視講座、農業信息網絡、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做好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普及工作。二是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在全縣實行高毒、低毒農藥分柜制度和銷售登記制度。同時加強日常監管,對違規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及時查沒,從源頭控制禁用農藥進入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三是加大農產品檢測力度,無公害農產品檢測中心自6月15日起,對蔬菜生產基地和市場銷售蔬菜進行拉網式抽樣,實行日檢日報制度,嚴禁超標蔬菜上市。今年共抽檢20多個批次,全部合格,保證了上市蔬菜的質量。

3、全方位搞好農業科技服務工作。一是狠抓電波入戶工程。圍繞全縣特色農業發展,制作播出高質量節目18期,傳播農業技術16項,為全縣農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加強農業信息網絡建設,提高信息服務水平。抓好信息網絡的延伸。在抓好縣信息中心的同時,狠抓了網絡進村入戶工作,依托縣黨政辦公網、計生網、教育網的建設,在全縣6個鄉鎮建立了農業信息服務站,使各鄉鎮能夠及時把信息傳遞給農民。同時,有5家龍頭經營組織,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實現了與農業信息中心的資源共享。其次,搞好信息服務工作。自今年1月開始,在縣電視臺《*農業》欄目開辟了信息專欄,播出主要蔬菜的市場報價。同時,通過印發信息簡報、農技電波入戶、發放明白紙等多形式做好信息工作,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此外,抓好信息網上,把我縣西葫蘆、西瓜等蔬菜種植品種、面積、產量、上市時間等信息在網上,吸引外地客戶前來采購,解決了銷售難題,提高了價格,增加了收入,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深入基層,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下鄉活動。成立了科技服務隊,進村入戶指導農民科學種田,推廣了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平衡施肥等10項農業技術。同時通過科技大集、科技下鄉、現場會等形式搞好技術服務工作,今年共組織科技下鄉10余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余份,培訓群眾1萬余人次。

4、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提高勞動素質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手段。今年圍繞我縣特色產業,狠抓了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積極實施雙百科技服務工程,在全縣確立5個雙百科技示范村,落實科技示范戶50戶,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分包5個示范村。經常進入所包村組織農民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指導科學種田,使科學技術進田、入戶、入腦,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組織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按照項目實施要求,確定了2000戶核心農戶。在全縣設立40個培訓點,利用中午、晚上農民在家休息時間進村為農民講技術。截止目前,已購置2萬余元的教材,共舉辦培訓班22期,培訓核心農戶1100戶,帶動農戶1.1萬戶,使農業技術進一步普及,農民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

5、積極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在項目實施中堅持把工程質量放在首位,按照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原則,狠抓管理和服務工作。一是做好技術指導,嚴把工程質量,實行了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供料、統一施工,嚴格按照省級標準施工驗收,確保工程質量,做到建成一個,受益一個。同時狠抓沼氣工培訓,為沼氣建設提供技術保障。二是規范運作,嚴格管理。加強檔案管理,按照農業部沼氣用戶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要求,對建池戶統一登記,錄入微機,建立檔案,并對項目資金建立專帳,做到專款專用,切實管好用好資金,發揮資金最大效益。三是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確保管護服務到位。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在縣成立了物業服務中心,村設立了物業服務站,并配備了專職物業工,切實解決建池戶的后顧之憂。上半年,全縣共完成沼氣池1450個,其中項目村完成772個,已相繼投入使用。

6、加大依法治農力度。(1)嚴格農村財務管理,搞好農村財務審計。加強了農村會計隊伍建設。對全縣各鄉鎮農經站計帳員及農村財會人員進行了新會計原理、村集體會計業務核算、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培訓,提高了農村會計人員素質,促進了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化。開展了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對全縣6個鄉鎮30個村進行了審計,審計金額300多萬元,其中查處違紀資金10萬元,依法進行了糾正,為集體挽回了損失。(2)加強農資市場的監管,以種子和農藥為重點,深入開展農資市場整頓工作,嚴勵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不法行為,規范了農資市場秩序,保護了農民合法權益。

7、認真抓好農業機械管理和供應工作。我縣是農業大縣,機械化程度高,做好農業機械的管理和供應,是直接關系到農業機械能否充分發揮應有的效益和機手致富的關鍵。為了作好這項工作,我們對全縣的大型農機具進行了重機關報摸底和分類,掌握了我縣目前農業機械的狀況,對全縣400臺聯合收割機進行了備案登記,對今后的農機管理和大型農機具及配件供應做到了心中有數。在麥收期間,我們對全縣大型聯合收割機進行了統管統調,使我縣小麥收割僅用3天的時間就完全收割完畢,而且質量也好于往年。農機供應公司在麥收前準備20萬元的零配件,和二輛服務車,四名維修人員,隨時待命,為用戶排憂解難,而且24小時服務,并開通熱線電話,維修到田間地頭,保證了機具的正常作業。

上半年共培訓機手1080名,印發安全宣傳材料3000份,組織了250臺聯合收割機南下作業,提高了機手收入。

8、借保先教育的東風,加強黨的建設,做好各項工作。上半年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和執政意識,加強了黨的建設和廉政建設,形成了團結奮進、求真務實、爭先創優的良好局面。上半年我局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沒有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和集體上訪事件。

三、下半年工作謀劃

(一)狠抓項目建設。農業項目是帶動農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下半年要繼續加大項目跑辦力度,全力以赴跑辦項目,力爭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為我縣的農業發展注入活力。

(二)推進優勢農產品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和效益。(1)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優質專用糧比例。全縣發展優質專用麥達到9萬畝。(2)發展優質無公害蔬菜,推進標準化生產。一是加強無公害蔬菜的宣傳工作,通過電視講話、書寫大幅標語、印發明白紙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做好宣傳工作,使農民增強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意識。同時,加強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和普及工作,組織農民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生產。二是抓好寺家莊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對蔬菜基地日光溫室進行改造,統一標準、統一模式,改善設施蔬菜生產條件。同時推廣和應用生物、物理病蟲害控制措施和平衡施肥技術,全面提高示范區無公害蔬菜生產水平和質量,帶動全縣無公害蔬菜發展。三是繼續推行產地大棚編號、登記、田間檔案記錄、統一錄入微機,實行微機化管理。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加大農產品質量檢測力度,杜絕不合格產品上市,逐步建立起無公害蔬菜產地自檢、市場準入和產品追溯制度。(3)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為農民增收開辟新途徑。下半年重點抓好珍稀菌種大球蓋菌的試驗示范工作,同時在中韓鄉的中韓村、里村建成10萬平方米的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逐步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使之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三)加強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1)抓好科技進村服務站建設。在全縣建立5個省級科技進村服務站,并全部達到“五個一標準”,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物資供應、市場信息、政策咨詢和農產品經銷等全方位的服務。(2)抓好“三電一廳”的實施工作。在確保“快易通”聲訊服務網絡和農業信息網絡穩定運行,“*農業節目”正常開播的同時,重點抓好農業科技服務大廳和5個農業快易通服務站建設,打造科技信息服務新“窗口”,提升科技服務水平。

(四)切實搞好農民素質教育培訓。抓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實施,通過核心農戶培訓,帶動全縣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發展高效農業,全面提高農民素質,實現農民增收。下半年培訓核心農戶900戶。

(五)認真抓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按照工程建設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完成10個項目村建設,項目村建成沼氣池1500戶,70%農戶實現一建三改,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三沼”綜合利用,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和綠色食品生產,增加農民收入。

(六)加強農業法制化建設。1、依法治理整頓農資市場,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等農資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繼續抓好毒鼠強等劇毒農藥和高毒高殘留農藥專項治理整頓工作,堅決根除毒鼠強等劇毒農藥的社會危害。2、抓好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加大對涉農負擔案件查處力度,杜絕部門亂收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