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辦便民服務報告

時間:2022-02-18 05:31:11

導語:行政辦便民服務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辦便民服務報告

一、我街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做法與成效

(一)領導重視,高標準建設服務中心

1.街道社會服務中心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方便、快捷、高效、親和"為宗旨多方籌資150萬元而建,于2009年2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以“有事請找我、我為你服務”為宗旨,以“為民、務實、勤政、廉政”為服務理念。同志任便民服務中心主任。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面積約180平方米,分為兩大區,一是服務區,二是功能區。服務區內設信訪接待、勞動保障、民政雙擁、公共資源、計劃生育五大便民服務窗口,統一著裝,微笑服務;功能區建有圖書電子閱覽室、健身房、休息等候區,閱覽室每天下午3點到5點對轄區居民開放。服務中心配有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屏,設立咨詢引導臺,在中心醒目位置張貼了“有事請找我,我為您服務”的便民服務宗旨標識,配備電腦、打印機、電話、資料柜、辦公桌椅等辦公設備,并設有接待辦事群眾座椅、飲水機、老花鏡等便民服務設施,公開辦事指南和流程,全力營造寬敞明亮、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品牌服務中心。中央綜治委、民政部、衛生部、勞動保障部等部門領導先后視察指導,并給予充分肯定。

2.在街道21個社區均建立了便民服務網點,直接為轄區居民開展計生、衛生、綜治、民政、家政、醫療等方面的便民服務,此外,在每個便民服務點,我們還設立社情民意調查箱,定期收集意見和建議,并針對居民的建議進行改進。南司社區就是根據居民建議,修建門球場,開放圖書閱覽室,使社區居民多了休閑娛樂的項目。濱江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季度免費為社區居民進行體檢,受到居民的好評。

3、為扎實推進便民服務的工作,構建起區、街、社區三級聯動、運轉協調、高效便民的行政服務網絡,我街在加強和規范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將優質、快捷、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和便民服務向基層延伸,在各街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初步形成且不斷完善區、街、社區三級聯動的行政服務網絡,并開設了網站,在網上公開街道各科室的相關職能,公開辦事流程,公開工作人員,暢通投訴和監督電話,接收網上咨詢,更好地為轄區居民開展便民服務。

(二)“多項舉措”,確保中心親和服務

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的人員推行政務公開、首問負責、全程、限時辦結、責任追究和考勤等制度,每個窗口每天至少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在崗,并實行AB崗工作機制,努力實現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工作目標。

強化督查,嚴格考勤。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有監督崗,街道紀工委書記不定期到便民服務中心對工作人員進行考勤,及時對各窗口開展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尤其是嚴格考勤制度和請銷假制度,每周輪流落實一名黨工委班子成員到便民服務中心坐班,督查中心人員辦結情況,并負責協調處理中心工作人員不能處理的事項。紀工委書記將考勤表和各窗口接辦情況表統一匯總交街道黨工委,作為年終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評優的依據之一。

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我街便民服務中心不斷加強對AB崗人員進行各類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窗口人員業務水平,有針對性地組織、引導工作人員學習和掌握政策理論知識、法律知識及業務知識,對窗口人員從中心管理模式、辦件原則、中心制度等方面進行崗前培訓,做到有問必答,有件必受,態度熱情,服務優質,統一著裝,并規范使用普通話。

便民服務中心公開了辦事程序,把各項事務的辦理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杜絕了暗箱操作、違規操作,避免了吃、拿、卡、要等現象,推進了源頭治腐工作。對便民服務的內容、程序和標準統一公布上墻,嚴格做到服務內容、辦事程序、收費標準、政策依據、服務電話、工作人員情況“六公開”,讓群眾明白、放心。實行陽光操作、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打消了群眾的許多顧慮。街道轄區居民琚濤夫婦來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一胎生育證后說:“便民服務中心的確是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以前辦證要幾天,現在只要幾分鐘,真是方便呀”。

(三)堅持“三個原則”,務求工作實效

一是堅持“務實高效”的原則。便民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規范了行政行為,通過實行即辦件、承諾件、聯辦件、上報件、簽復件、代辦件等服務項目分類辦理制度以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有效地改善了干群關系,優化了發展環境,樹立了服務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是堅持“公平公開”的原則。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對每位來窗口辦事的居民群眾無論年齡大小,職位高低,一視同仁,熱情接待;窗口辦結服務項目通過街道政務公開欄和社區公示欄進行公開,不暗箱操作,接受群眾監督,以取信于民。

三是堅持“便民利民”的原則。便民服務中心成立后,各辦事窗口工作人員都認真工作,熱情為老百姓服務。當年,民政窗口接待群眾咨詢及開展困難救助500余件;勞動保障窗口辦理就業證、就業登記證、再就業優惠證250余個,調節勞動糾紛35起,資格認證500余次;計劃生育窗口對全街流入流出育齡婦女進行了婦檢650余人次,發放一胎生育證1800多份,免費查病、查環、查孕,對流動人口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進行了摸底,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120余次,接受群眾咨詢1200余次。

在街道服務中心的努力下,為街道爭取了“全國基層低保規范化建設先進單位”、“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全省勞動保障服務優質窗口”、“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鄉鎮(街、場)”、“全市效能建設示范窗口”“全市五四紅旗團委”、“市級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殊榮。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少數群眾不完全了解便民服務中心。目前,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后,轄區內還有少數居民對街道這種辦事機構還不甚了解,不理解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具體職能,因而便民服務中心還不能完全充分發揮“全覆蓋”。

(二)服務功能有待規范。受街道自身職能的限制,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不能承擔如房產、稅務、工商等更多的審批和服務職能,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還為能百分百為轄區的居民提供全方位方便、有效的服務,部分居民在此辦理相關手續后仍需要去往其他部門辦理事項。

(三)窗口業務量不均。受街道職能不平衡的影響,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窗口辦理業務量不均衡。如勞動保障、計生、等業務量較大,集中辦公后效果顯著。但仍存在部分窗口,如:公共資源交易、雙擁等,能夠在窗口直接辦理的事項與業務相對較少。

三、下步打算

(一)加大宣傳力度。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要采取多種形式在群眾中進行廣泛的宣傳,重點宣傳服務范圍、服務內容和服務須知,要讓轄區每一位辦事的群眾都能夠知道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了解中心,有事找中心。

(二)拓寬服務領域。街道通過政府協調,把與街道工作密切相關的其他部門職權入駐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給群眾的生產生活、經濟發展等方面提供新的服務,方便群眾辦事,在群眾中建立起對街道便民中心的信任、依賴和支持。

(三)規范運行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考勤管理、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服務承諾、限時辦結等規章制度,促進行政服務網絡的規范化運行,強化對窗口辦理業務的管理,對窗口工作人員的管理以及窗口單位的檢查督促。參照外地經驗,開展預約服務,解決窗口人員不能全天候坐班的問題。

(四)開展教育培訓。干部綜合素質的高低,是服務質量好差的決定因素。要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高街道、社區便民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包括強烈的宗旨意識、真心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以及熟練的業務技能。同時,結合“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工作實際,做到一專多能,一崗多能。

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是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公信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有效措施。我街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上級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打造廉潔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的新平臺和新載體,構建職能明確、層次清晰、功能互補、覆蓋街道、社區的行政服務網絡,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