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安全生產檢查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09 09:17:41
導語:交通局安全生產檢查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要求,扎實開展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特制定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通過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進一步落實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徹底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和經營行為,認真解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二、檢查時間
2013年7—9月
三、檢查范圍
全市所有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各縣(區)交通運輸局
四、檢查主要內容
(一)上級關于安全生產工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
(二)安全責任制、“一崗雙責”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特別是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工作的履職情況;
(三)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
(四)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的建設和開展情況;
(五)“打非治違”、隱患排查和治理情況;
(六)重點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和落實情況;
(七)事故查處、問責情況,事故教訓的吸取情況。
五、檢點內容和要求
(一)內河水上交通方面
1.渡口
⑴渡船配備救生衣(個人救生浮具)數量不低于乘客定額數;
⑵渡船船舶、船員證書證件有效情況;
⑶檢查渡船是否按規定標明了船名、乘客定額、載重線標志,保持客渡船技術狀況良好、設備完善有效,對不符合要求的客渡船是否責令停航整改;
⑷嚴厲查處非法載客、代渡、超載、違章夜渡、惡劣天氣冒險航行和強行橫越他船船頭等違章行為;
⑸《渡口告示牌》是否設立,水上搜救電話和海事監督人員姓名及電話是否標明;
⑹渡船船員(渡工)水上交通安全專業培訓是否開展;
⑺渡運秩序是否良好,定期監督檢查船舶簽證的辦理情況。
2.水上風景旅游區
⑴涉水旅游經營運輸單位經營資質是否符合運輸許可條件;
⑵涉水旅游經營運輸單位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⑶涉水旅游經營運輸單位有否設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⑷涉水旅游經營運輸單位有無在旅游碼頭等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標識;
⑸涉水旅游經營運輸單位是否建立健全應急救援保障體系;
⑹有無“三違”現象及處理情況;
⑺船舶和船員證書證件是否齊全有效;
⑻船員安全教育制度及落實情況;
⑼船舶配員及消防、救生設備配備情況;
⑽船舶安檢和定期簽證情況;
⑾旅游船舶活動水域是否劃定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二)道路運輸方面
1.道路客運安全
⑴長途客運安全,檢查客運班車凌晨2時至5時落地休息制度執行情況,安全帶——生命帶活動開展情況,運營車輛動態監管制度落實情況;
⑵汽車客運站安全,檢查“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落實情況,客運站駐站監管和巡查、客車安全例檢、進出站安全檢查、安全告知等制度執行情況;
⑶旅游包車客運企業人員資質、車輛動態監管等情況。
2.城市客運安全
⑴公交車滅火器、消防錘等安全設施配備情況,駕駛員安全教育和應急培訓情況等;
⑵公交車、重點公交場站的安全防范工作,檢查城市客運企業針對車輛起火、運營事故等不同類型的公共交通突發事件防范處置能力,檢查安全標志標識設置,應急通道通暢情況,確保遇到緊急情況能夠及時疏散人流并有效處置;
⑶公交企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強動態監控和實時視頻監控,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3.道路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
⑴對危貨運輸企業的資質條件和安全管理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達不到新規定要求的要限期責令整改,整改仍不合格且情節嚴重的取消其經營資質;
⑵對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證和專用運輸車輛的技術狀況進行一次集中審查,確保符合規定;
⑶督促企業加強危險貨物運輸標志管理,確保專用車輛懸掛或噴涂符合國家標準的標志標識,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4.運政稽查工作
⑴加強路面客運車輛的檢查力度和頻率,重點抽查“三品”是否上車,是否存在城區站外上客攜帶危險品的情況;
⑵強化對危險品運輸車輛的巡查,重點抽查危險品運輸車輛資質及人員資質情況;
⑶重點檢型半掛及大型運輸車輛是否存在非法改裝情況;
⑷嚴厲打擊違法從事旅游、包車客運以及無證經營車輛情況。
5.駕培行業監管
⑴結合教練車《道路運輸證》年審工作,對教練車的行駛證年審、車輛技術等級評定、教練車全省統一標識以及副制動、副喇叭、副后視鏡、滅火器等其他安全防護裝置進行嚴格審驗、清查;
⑵對駕校安全管理制度、臺賬、教練員安全繼續教育情況及日常工作進行核查;
⑶結合《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收回注銷使用期限超過10年的教練車《道路運輸證》;
⑷組織人員對每期從業資格開班培訓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嚴肅查處違規培訓行為。
6.機動車維修行業風險管理工作
重點結合維修企業風險管理信息采集工作,逐家現場檢查,重點督查安全組織、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安全保護設施、消防設施等配備情況;各工種、各類機電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的建立和公示情況;消防設施和器材配置情況,消防安全標志和安全通道設置情況;安全生產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維修企業安全評估情況、維修企業資格條件達標情況。
7.加強普通貨物運輸的管理。
對所有普通貨物運輸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梳理摸底,重點摸底調查自有車輛50輛以上的道路貨物專用運輸、大件運輸企業及自有車輛100輛以上的道路普通貨運企業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制度、安管人員相關情況,為實施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公路方面
1.檢查路政審批、行政執法情況,道路標志、標牌、標線管理等綜合動態監督情況,嚴格許可程序和搭接道口標準進行許可情況;
2.檢查公路養護暢通情況,一橋一檔等日常維護情況,公路養護工程安全管理情況,應急預案完善、防汛物資落實、應急演練開展情況;
3.公務車消防安全設施完備情況,車輛證書、機駕人員證書完備情況;路政人員著裝整齊上路穿反光背心、施工路段安全管理人員穿反光背心情況。超限運輸查處情況。
(四)航道方面
1.檢查航政審批、行政執法、航標管理等工作的綜合動態監督情況,嚴格許可程序和通航標準進行許可情況,落實航政管理季度安全形勢分析報告制度等情況;
2.檢查航道清障掃床情況,航標日常維護使用情況,航道養護工程安全管理情況,應急預案完善、防汛物資落實、應急演練開展情況;
3.公務車船消防安全設施完備情況,車船證書、機駕人員證書完備情況,上航人員穿著救生衣作業情況等。
船閘安全檢查的重點為:
1.“船閘安全標準化”建設開展情況(7月份全省正式推廣);
2.船舶登記、待閘和過閘秩序維護情況,特別是危化品船舶過閘管理情況,船閘養護工程安全管理情況,船閘機電設備保養情況,新建復線船閘安全運行管理情況等;
3.各種應急預案完善、防汛物資落實、應急演練開展情況等;
4.南水北調后高水位運行安全監管措施落實情況;
5.鹽河、淮河航道開展“三超一無”船舶專項整治活動情況;
6.公務車船消防安全設施齊備情況,車船證書、機駕人員證書完備情況,上航人員穿著救生衣作業情況等。
航道在建工程安全檢查的重點為:
以“平安工地”創建標準為基礎,重點檢查安全生產制度落實情況,三類人員持證情況,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和臨時用電方案情況,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情況,消防和危險品管理情況,現場防護情況,依法履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情況,對外來施工隊伍(承包商)安全監管情況,檢查特種設備、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情況,檢查工程施工安全應急處理準備情況,檢查現場施工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五)交通工程施工方面
1.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和運行情況;
2.對照“平安工地”建設活動評價標準對內業工作和施工現場相結合檢查情況;
3.本年度“打非治違”、隱患排查和治理、“防坍塌、防墜落、反三違”專項整治活動、“平安工地”創建、“三化兩創”等活動開展情況;
4.應對汛期、異常天氣準備工作以及夏季安全生產計劃和落實情況;
5.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方案編制、審查、落實情況;
6.安全生產費用的計提、審核和支付情況;
(六)港口方面
1.重點港口企業的壓力管道安全檢查情況;
2.危險貨物碼頭安全設備設施及危險貨物碼頭現場作業安全檢查情況;
3.石油化工碼頭的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
4.安全大檢查期間港口安全隱患排查、整改、重大危險源的有效管理情況;
5.港口安全應急、保障、救援預案的完善情況。
(七)企業方面
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標準為檢查依據。
六、檢查人員及分工
(一)領導帶隊檢查
大檢查期間,局領導實行“領導包干制”,負責對督查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抽查和指導,督查不少于3次,排列組員單位最前的負責聯絡工作。
(二)縣(區)互查
各縣(區)局8月份開展一次互查,具體時間由縣(區)局協商安排。請各單位分管領導帶隊,抽調安全專家或具有安全監管經驗的人員組成檢查組,市局安全處根據情況派員參加。具體分工如下:
(三)行業主管部門專項督查
各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行業監管職責,組織行業專家對重點地區、重要環節進行檢查。要對所有長途客運班線、重點客運站、重點風景旅游區旅游船舶及鄉鎮渡口、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工地、長途客運車輛每月至少暗訪一次。
七、檢查要求
(一)強化領導,統一認識。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各單位、各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安全生產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存在的各類隱患,從嚴、從緊、從快落實安全措施,要按大檢查的要求全面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工作,全面過細、不留死角地做好迎檢準備工作(大檢查工作開展情況介紹和相關的臺賬資料)。
(二)精心組織,全面檢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是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大任務,各檢查組在規定時間內自行開展檢查,檢查要采取明查與暗訪、定期與不定期、專項與綜合相結合以及殺“回馬槍”的方式進行。要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列出清單,限期整改;對查出的重大問題要登記建檔,下達整改督辦通知,跟蹤督查,確保整改到位;對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要制定落實防范措施;要堅持誰排查、誰負責,誰整改、誰負責,確保不走過場、不留后患。要嚴格執行重大隱患報告和備案、分級治理和監控、掛牌督辦、統計報告等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
(三)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要親自抓好安全生產各項措施的落實,領導班子成員要按照”一崗雙職”的要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各級職能部門要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抓實、抓細、抓好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要強化企業的主休責任,對由于不重視安全生產、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堅決停產整頓。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誰出事、誰負責,決不姑息、決不手軟,以有效的問責機制推動執行力的提升。
各縣區交通運輸局,市行業主管部門要于7月10前將本地區、本部門安全生產檢查方案報市局安委會,各檢查組要對照檢查內容認真負責地填寫《安全生產檢查表》,撰寫檢查評估報告(包括檢查單位數、排查治理隱患數、“打非治違”案例以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方案等),在檢查結束后5日內報市局安委會。真正使本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達到“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
- 上一篇:規劃局行政指導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水利局紀檢監察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