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05 05:05:43

導語: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科技廳的大力指導下,我局緊緊圍繞全年工作目標任務,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現將2014年工作情況及2015年工作思路匯報如下:

一、2014年工作開展情況

1、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項目申報知曉度和成功率。一是積極走訪企業,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當面向企業講解有關科技項目內容。二是通過縣政府網科技局網頁、縣電視臺等媒體及時通告相關項目申報信息。三是上門服務,主動將項目申報通知送達18家相關企業和7個政府部門。四是針對企業對項目申報工作的要求和申報流程不熟悉的問題,今年四月份,我局邀請省科技廳項目申報專家在我縣舉辦一期項目申報講座,以提高企業申報項目的準確性和成功率。2014年獲批2013年申報的項目16項,獲批資金311萬元,具體為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項50萬,省產學研一體化專項項目3項105萬,膜法飲水項目3項55萬,科技副鎮長派遣計劃項目4項30萬,應用技術研發與示范推廣專項項目2項60萬,農業科技110建設專項項目2項11萬。2014年組織申報2015年各類項目21項,已全部被省科技廳受理,待審批中。

2、抓好組織實施,扎實開展科技創新推廣服務。

(1)搭建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平臺。一是新建3個農業科技110服務站(點),改造2個農業科技110服務站(點),進一步延伸農業科技110服務網絡的覆蓋率和提升農業科技110服務能力。二是舉辦一期手機微博服務培訓班,進一步提升農民利用手機微博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咨詢的能力,極大的提高了科技信息入戶的覆蓋面。

(2)做好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審批工作。2014年為建科藥業有限公司完成技術合同認定登記1項,總交易額人民幣1萬元。

(3)扎實開展各類科技活動。一是通過集中培訓與田間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共舉辦橡膠割膠技術、冬季瓜菜栽培管理技術、蓮霧換寇技術、荔枝控梢技術、圣女果栽培管理技術等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42期,培訓農民6000多人次。二是借助承辦省第十屆科技活動月開幕式的良好社會效應,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以“科學生活·創新圓夢”為主題的科技活動月活動,活動內容包括科普知識、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農業服務、法制教育、免費義診等,參加單位累積45家,科技特派員100人次,直接受益農民3萬多人。我縣第十屆科技活動月工作受到省科技廳的肯定,授予我縣全省第十屆科技活動月組織一等獎。

3、抓好人才引進,加快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一是引進4名掛職科技副鎮長分別在我縣定城鎮、雷鳴鎮、翰林鎮、黃竹鎮建設15畝黃菇娘種植、40畝麻竹種植、5畝林下平菇培育和170畝蓮霧種植示范基地,目前黃菇娘和平菇已進入收獲期。通過在農村生產第一線組織實施科技項目、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組織科技培訓等形式推動當地科技進步、促進農民增收。二是加強與省農科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院所的合作,把研究主導產品關鍵技術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先后組織省農科院專家深入企業和田間地頭,與企業和農民對接,面對面洽談,幫助解決技術問題,極大的推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4、以惠民為目的,扎實推進一批惠及民生的科技項目

一是結合定城鎮中西部市縣科技副鎮長派遣計劃專項—高秀洋黃菇娘的引進和配套技術推廣項目,在高秀洋安裝30盞太陽能滅蟲燈,防控面積達1000畝,為打造綠色農產品和推廣新品種樹立樣板;二是實施好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后續獎勵項目——圣女果大棚高產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4月10日通過了省財政廳和省科技廳組織的第一階段現場專家驗收;三是落實縣委、縣政府2014年為民辦實事事項--建設5宗城鄉“膜法”飲水安康示范工程,至12月15日,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的3宗,具體為定城鎮三埇村給水改造工程,仙溝思源學校給水改造工程,實驗中學給水改造工程等3個項目;2宗完成土建工程,正準備安裝設備,具體為龍湖鎮鳳池村和翰林鎮桐坡村給水改造工程。全部項目預計12底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整體項目受益人口12000多人,三個農村項目凈化規模達600m3/d。

5、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我局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緊緊圍繞“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始終抓住解決“四風”等突出問題這個根本,廣泛聽取意見、深挖作風癥結、狠抓問題整改,整個活動進展有序、扎實深入,全局黨員干部的思想宗旨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活動達到預期目的。

6、抗擊“威馬遜”和“海鷗”超強臺風。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我局領導班子成員堅守抗災一線,協助聯系點定城鎮田洋村安全轉移群眾30多人次,兩次臺風無一人傷亡。災后,從局辦公經費中拿出3680元購買1380斤大米,發放給38戶低保戶和8戶五保戶,同時給8戶五保戶每人送上慰問金200元,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此外,及時聯系省農科院、中國熱科院專家到災區指導群眾災后水稻、瓜菜如何管理,倒伏膠樹如何扶正和管理技術等。

二、存在問題

我縣科技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科技成果總體水平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偏小,科技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強,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基層科技發展水平亟待提升,科技人才缺乏等問題,具體有:

1、科技成果總體水平有待提高。我縣尚無大的專門科研機構,多數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意識差,科技創新投入積極性不高,導致科研成果總量不足,水平不高。

2、企業核心競爭力較薄弱。多數企業尚未真正步入依靠科技推進企業發展的軌道,缺乏自主研發及技術創新,導致我縣目前還沒有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競爭力不夠,發展后勁不足。

3、科技人才缺乏。我縣科技人才總量不足,每千人科技人才所占比例偏低,且大多數為普通型人才。此外,大部分農業科技人才年齡老化、知識老化、服務手段缺乏,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需要。

4、我局內部工作人員急待補充。一直以來,我局工作人員年齡老化明顯,且有兩個編制為其他單位掛靠人員。新形勢下,隨著科技工作職能和工作量增大,加之科技工作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較高要求,因而解決編制和補充理工科本科畢業生、有較強文字功底的年輕干部是我局當務之急。

三、2015年工作計劃

1、促進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一是加大對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上門開展送政策、送信息活動,使企事業單位能夠及時了解、用活用好相關科技政策。二是積極組織新材料工業和生物制藥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填補我縣空白。同時指導和服務企業申報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高新技術及產品項目。

2、進一步加大科技園區的打造力度。

努力協助縣塔管會爭取省科技廳的資金支持,在塔嶺工業園區建設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科技服務平臺,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基地新亮點。同時,在新竹鎮南華綜合養殖示范基地基礎上,指導打造南華農業科技集成示范園。

3、繼續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2015年計劃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40期,培訓學員6000多人次,培訓內容為我縣農業主導產業的種養新技術和農業防災減災技術。

4、繼續實施好一批惠民科技項目。

一是計劃實施5宗“膜法”飲水安康示范工程建設項目,其中學校3宗,農村2宗;二是抓好太陽能滅蟲燈的后續管理和示范推廣;三是針對我縣檳榔系列產品、四級鵝、富硒系列產品等一批產業帶動強、發展后勁足的特色優勢產業,組織企業、合作社申報星火產業帶項目建設資金,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做大做強,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生產;四是2015年省科技廳安排我縣5名中西部市縣掛職科技副鎮長,通過繼續實施掛職科技副鎮長派遣計劃項目,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五是計劃對4個公廁進行科學除臭,以凈化周邊空氣和衛生環境;六是繼續實施好富民強縣后續獎勵計劃項目,迎接省科技廳的最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