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創建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2-24 07:43:00
導語:平安創建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黃圩鎮地處鹽城市的濱海、阜寧、淮陰市的漣水、連云港市的灌南等三市五縣交界處,與9個鄉鎮接壤,黃響路、小佃路、308省道貫穿境內,地理位置特殊,人員流動性較大。特殊的地域優勢在為黃圩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加大了社會治安的復雜性,治安防范任務艱巨,歷史上黃圩可防性案件多發,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著全鎮三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們黃圩鎮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以工興縣,跨越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按照省、市、縣關于平安創建活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以平安創建為契機,以構建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為載體,建立健全“保穩定,創安全,促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了該鎮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
大防控編織治安天羅地網
維護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是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保證。近年來,我們黃圩鎮黨委政府將創建最安全地區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通過召開三套班子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研究落實創建工作的各項措施,今年初,根據黃圩鎮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代表提議,借鑒其他縣市聯防經驗,成立了保安聯防中隊,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有償服務原則,實行契約式聯防,聯防隊與各農戶簽訂治安防范合同,負責搞好轄區的治安防范工作,轄區內的農戶自愿每人每年向聯防隊繳納5元治安服務費,治安聯防隊實行治安防范承諾制和責任賠償制度,若因防范不到位,導致農戶財產被盜,聯防隊按農戶所交服務費的1—10倍給予賠償,這樣的合同形式規范、內容具體,群眾樂意接受,特別是這種合同形式的籌資模式,有效地解決了專職聯防的經費保障問題,增強了聯防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地支撐了專職聯防隊伍的生存和發展。
為了調動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我們黃圩鎮積極組織各村(居)、派出所、綜治辦、司法所等單位采用各種手段進行宣傳創建工作的意義、目標、任務,以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目的,從而在全鎮范圍內形成一股人人參與創建的濃烈氛圍,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今年我鎮共簽訂“契約式”防范合同7504戶31253人,占全鎮人口的95.8%。
為保證創建活動的有效開展,我們黃圩鎮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親自掛帥擔任組長,鎮長、政法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派出所、綜治辦、司法所、人武、民政、信訪、共青團、婦聯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各村(居)、鎮直辦單位等也都相應建立了由黨政一把手掛帥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抽調政法各部門精干力量,組成得力的工作班子,上下健全網絡,真正做到事事有人抓,時時有人管。為確保將創建工作落到實處,我鎮將創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同時加強以村(居)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整頓軟弱渙散的村(居)黨支部和村(居)委會,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對村(居)的治保會、調委會人員采取培訓、考核后上崗,達到專業化、年輕化、素質好、能力強的隊伍,從而真正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為了全力打造“平安黃圩”,我們黃圩鎮堅持打、防、控、調相結合,做到標本兼治,把防控網絡建設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到鎮村聯動,警民聯手,整體推進。從鎮情出發,堅持人防、技防、設施防并舉。從人防入手,實行警力前移,按照萬分之八人口的比例,經過層層篩選,嚴格培訓,組建了一支以退伍軍人為主的由28人組成的專職保安聯防大隊,在大興村、黃圩居、云梯關村設立三個警務區和小佃路龍馬段、小佃路高莊段等四個重點路段設立卡口點,每個警務區,每個卡口點都設專門值班室,值班室內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和交通、通信設備,警務區和卡口點都有一名干警負責,同時配備6—8名保安聯防人員,白天安排一名隊員值班,夜晚集中巡邏值勤,這樣做便于管理運作,便于掌握轄區內的具體情況,也便于考核獎懲,在防范重點、防范時段以及勤務運作等方面實行動態調節,達到打、防、控一體化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專職聯防隊伍,可以在自己職責區域內正常巡邏值勤,根據轄區治安動態,聯防大隊可以有目的地調整防控時間和力量,在人員布局上向工作量較大的村(居)傾斜,在警務運作上向案件易發的時段和部位拓展,把巡邏防范的重點放在發案較多的深夜和重要交通路口以及養殖大戶、招商引資企業等方面,特殊情況下,還可以統一調集力量,向易于結成聯警力量的重點卡口移位,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打擊流竄犯罪。同時,各村(居)還建立10名左右的護村隊,配合保安聯防隊員巡查,從而形成了各項防范措施相互配套,各種防范力量相互策應的大防范格局,有效地預防了各類違法犯罪的發生。
今年1月29日凌晨,大興警務區聯防隊員在該鎮云彩村境內巡邏時,抓獲灌南縣小堯鄉楊羅村范某、王某、張某等3名盜竊犯,現場查獲三輪車、刀、鉗等作案工具和1000多斤水稻、花生以及100多只雞、鴨等贓物。3月18日夜,黃圩警務區聯防隊員在該鎮黃西路巡邏時抓獲漣水縣石湖鎮松林村支某、劉某等2名盜竊犯,現場查獲摩托車、手電筒、繩索等作案工具以及2頭豬等贓物。保安聯防中隊自成立以來,通過巡防發現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5名,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1起,治安案件4起,查獲作案農用三輪車2輛、摩托車4輛以及刀、鉗等12把,追回被盜的牛、豬5頭,羊2只、雞、鴨、鵝等200多只家禽,糧食1000多斤,累計折價2.5萬元,發現整改治安隱患6處,為群眾求助提供幫助28起,受到了廣大干群的高度評價。
大調解把矛盾化解于萌芽
當前社會正處于加速發展的轉型期,利益格局不斷調整,社會矛盾糾紛錯綜復雜,而傳統的鎮、村、組三級民調隊伍不斷弱化,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村里民調待了崗,企業民調下了崗,鄉鎮民調轉了崗”的現象,矛盾都集中到我們黨委、政府這里,形成新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有些基層領導因忙于“救火”,而常常影響了正常的工作,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黃圩鎮在組建保安聯防中隊,實行“契約式”聯防的同時,我們黃圩鎮還構建了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從鎮到村層層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做到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初步形成了切合鎮情、民情的大調解工作新機制。從而夯實了基層社會穩定的基礎,豐富了創建平安地區的內容。這種“超前預防,超前化解”的大調解機制,則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變過去被動的“救火”為主動的“滅火”。
在調處力量上,實行整體聯動,“重在整合,貴在聯動”,這是我們黃圩鎮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的一個關鍵舉措,根據實際需要,該鎮成立了“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由鎮黨委分管副書記任調處中心主任,綜治、司法、公安、村建、信訪、農經、計生、土管等十幾個部門都為調處中心的成員單位,形成了黨政統一領導,綜治組織協調,部門整體聯動、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大調解特色;在調處范圍上,實行延伸拓展,在積極調處民間糾紛的同時,將在體制轉軌、經濟發展和行政管理過程中涉及不同主體、不同領域、不同性質的民事爭議、行政爭議以及其他爭議也都納入調處范圍,同時將“法院管不著、村居管不了、部門管不好、治安處罰根治不了”的邊緣性矛盾糾紛也一概納入調處范圍,真正做到有案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公,哪里有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調處方法上,實行“五理”機制,即統一受理、集中梳理、歸口管理、依法處理、限期辦理。調處中心統一受理矛盾糾紛后,根據其性質和特點,分流至有關職能部門或村(居)調處中心依法處理,有關職能部門或村(居)調處中心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調處終結,并向鎮調處中心反饋結果,確因具體情況無法調解或調解無效,可按規定程序回流至鎮調處中心,由鎮調處中心直接調處或指導當事人通過其他途徑依法解決,真正做到進一家門,理一家事,解千家愁,求萬家樂。在調處方式上,實行多式調解,一是現場調解,對多發性民間糾紛通過基層調解組織入戶調解,及時制止事態蔓延擴大,增強調處的及時性。二是庭式調解,將雙方當事人集中到鎮調解中心,由調解中心主持調解,充分聽取當事人的辯解和意見,以規范的程序和莊重的氛圍,體現調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三是定期排查,及時發現和排除潛在的矛盾糾紛和其他社會不安定因素,靠前調解,化解在先,減少矛盾糾紛的轉化和發生。
今年5月份,龍馬村二組村民何向東與刁翠蓮因房屋界址不清發生糾紛,在村調解未果的情況下,我們鎮調處中心立即組織人員上門調解,通過先后6次做工作,終于化解了兩多年的矛盾。
三合村三組楊洪金、楊常青,2000年7月因承包樹塘發生矛盾,后經村組干部多次調解未果,今年十一月份,矛盾上交至鎮調處中心,經多次調解,雙方自愿達成協議:楊常青一次性補償給楊洪金四棵樹錢160元整,從而化解了長達4年的矛盾。
據統計,今年我們鎮、村(居)社會矛盾調處中心共調處矛盾糾紛52起,調處率100%,成功率96%,其中90%的矛盾糾紛在村一級得到了化解,10%的矛盾在鎮調處中心解決,基本實現了“小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鎮,矛盾糾紛不上交”,同時,通過調處中心的調處,預防了3起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嚴要求優化工作機制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在聯防工作開展過程中,為確保專職聯防隊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警務區都建立了崗位職責、考勤考績、值班巡邏、重要情況報告等一系列工作和管理制度,并建立《值勤登記簿》、《查扣物品移交登記簿》、《扭送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登記簿》等各種臺帳。同時嚴肅考評工作,堅持平時考評與半年、年終考核相結合,平時考評由聯防大隊負責,對每個隊員在按時出勤,遵章守紀巡邏防范的實績等方面進行量化積分。每月公布一次,半年和年終考核由派出所和鎮綜治辦負責,考評考核結果與工資、獎金掛鉤,對抓獲“三逃”人員和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給予獎勵,對因防范不到位、責任區內發生可防性案件的則給予相關責任人以經濟罰款直至辭退。
在社會矛盾調處工作中,鎮調處中心根據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的需要,按照簡潔實用的原則,建立了接訪、受理、分流、督辦、反饋、例查、考核、獎懲等一整套規章制度,并制作上墻,公開公示,對照遵循,通過制度約束,規范調處工作,調處中心實行“首問負責制”、“一崗雙責制”和機關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的工作責任制,人人都是責任人,個人肩上有擔子,同時將調解工作與干部的考核任用,經濟利益等直接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地減少了社會矛盾,對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