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2-11-17 10:53:35
導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黨和國家事業(yè)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一、家庭教育是根源,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
家庭對孩子實施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說,家庭教育其實是父母形象的再塑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之師。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不能持“無以善小而不為,無以惡小而為之”的觀點。美國學者R、F尼赫茨指出,作為父母應做到以下10點: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愛要穩(wěn)定,不要動不動就發(fā)脾氣。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明顯提高了。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道路上,卻有不少人走進了一些誤區(qū)。一是期望太高;二是期望單一;三是溺愛過渡;四是干涉過多。由于這些誤區(qū),使得出前面的幾則“笑話”。據統(tǒng)計,有80%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有孤獨、自卑、焦慮、依賴、憂郁等不良心理;66.84%的小學生不會洗衣做飯。據來自上海市自殺預防與干預研討會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通過對該市8個區(qū)、超過2500名中小學生調查發(fā)現(xiàn),有24.39%的被調查者有過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念頭,15.23%的中小學生曾認真考慮過自殺的行為,5.85%的孩子有過實施自殺的計劃,1.71%的孩子有自殺未遂的經歷,而絕大多數(shù)父母對此卻一無所知。
總之,要使孩子健康成長,家長不要以自己的好惡來為孩子設計未來,更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約束孩子,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還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按自己的興趣去發(fā)展。
二、學校教育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
學校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是孕育希望的園地,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一是改變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傳統(tǒng)德育教育過程主要是圍繞青少年的道德認知展開的,注重對道德觀念、道德關系的感知及道德概念、道德準則的解釋和說明,要求青少年無條件地接納和認同既定的道德價值、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理想。對于處在社會轉型期中的年輕一代來說,他們正處在一個可塑性大、內心矛盾、對外部世界變化敏感、尋求獨立自主、而辨別力又不強的時期,他們的思想較固執(zhí),逆反心理嚴重,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已不適合當代青少年成長的需要。應當通過開展體驗教育,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老師、家長的以身示范,通過社會風氣的轉變,周圍環(huán)境的熏陶,使德育教育過程建立在直接性、動態(tài)性、體驗性基礎上。
二是認真學習,提高認識。進一步組織廣大干部教師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觀點,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大教育體制改革的力度,制定考核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養(yǎng)成的權威性的指標,做到兩手都要硬,從根本上扭轉學校教育中的重智輕德。
三是舉辦家長培訓班,改變家庭教育的誤區(q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每一位家長所具有的強烈愿望,但由于認識不足和片面追求,許多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一些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現(xiàn)象,陷入誤區(q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低;二是教育觀念陳舊;三是不良的社會風氣。針對這些,學校要開辦培訓班,對家長進行家教知識的培訓,一是不斷提高整體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二是讓他們正視社會潮流,尊重孩子的意愿;三是加強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
四是要加強一些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經營性家庭子女的教育。對思想道德認識和行為偏離的學生進行有效地校正,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使“差生”逐漸轉化。
三、整體動員、凈化社會環(huán)境
一是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作用。家長不能只關注子女的學習,還要重視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養(yǎng),匡正自己的成才觀念。為人父母者具有科學的人才觀、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和修養(yǎng),就能通過日常的言傳身教給子女以陶冶,使他們從小在父母的全面關懷中得到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二是要把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輿論氛圍……”發(fā)揮各種媒體的作用,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的成長。只有這樣,學校教育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只能是事倍功半,或是前功盡棄。
三是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huán)境。《意見》中指出:“嚴格審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戲軟件內容;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營業(yè)性網吧的規(guī)定;進一步優(yōu)化校園周邊環(huán)境……”近年來,封閉式管理的學校越來越成為的家長首選學校,原因就是孩子能在一個“干凈”的環(huán)境中成長。如果所有不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都實行封閉式管理,管理部門對其實行一票否決制,包括張貼的每一張海報、傳單都實行嚴格管理,那么全國3.67億的未成年人都能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中成長。
的確,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時,自始至終都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他們,改變以教育者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使未成年人處于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我說你聽”的教育方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在互動教育中達到自我教育的升華,提高教育效果;改變成人化的傳統(tǒng)教育,使與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觀念,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 上一篇:普通高中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 下一篇:急救中心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