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容執法大隊大隊長于可先進事跡
時間:2022-09-08 09:11:00
導語:縣市容執法大隊大隊長于可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寬敞暢通的街道,繁榮有序的市場,擺放整齊的車輛,新穎典雅的店牌,如夢如幻的燈光……這是所有來過濱海縣城的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濱海作為蘇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個小縣城,在前幾年還是“臟、亂、差”的代名詞,卻為何能在短短的幾年內以如此亮麗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城市的形象與城市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濱海縣城亮麗的形象正是來自于濱海縣市容監察綜合執法大隊這個愛城如家的光榮群體的嚴格執法和無私奉獻,而縣城管局副局長、大隊長于可就是這支隊伍的優秀代表。
文弱書生的執法鐵腕
2005年4月8日,縣政府解困樓宿舍區發生一起震驚整個縣城的案件。這天一大早,居住此處的縣市容執法大隊大隊長于可的年邁的母親準備下樓去散步。她剛打開防盜門,立即發出一聲驚駭的尖叫,隨即便昏倒到門口。正在衛生間洗漱的于可迅速沖到門口,眼前的一切不禁讓他倒吸一口涼氣:一具死嬰正懸掛在防盜門的手把上晃悠著。于可心里明白,自己又被某位執法對象報復了。他當即撥打110報了警。
遭到執法對象的恐嚇、威脅和報復,對于可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了。執法環境差、工作基礎薄弱是我縣城市管理工作的顯著特色。在認識尚未統一、市民素質有待提高的前提下,依法執法、從嚴管理,往往會招來一些刁蠻戶、難纏戶的辱罵、恐嚇和人身威脅。這樣復雜的工作,對于戴著近視眼鏡、外表文質彬彬,一付文弱書生模樣的于可來說,可能是勉為其難了。但就是這個文弱書生,在城管執法中不畏強暴,敢抓敢管,沖鋒在前,以“鐵腕執法”著稱,很快便使工作打開了新局面。
去年年初以前,在縣城的主要街道上,常年搭設著一些排擋大棚。這些排擋外表破舊,日夜營業,油煙熏燎,污水橫流,不僅嚴重阻塞交通,而且敗壞了縣城的對外形象。群眾斥之為影響市容市貌的“毒瘤”。而這些“毒瘤”之所以能夠長期生存,自然有鏟除的難度。這些年來,縣有關部門曾多次進行聯合執法,但由于當事人的胡攪蠻纏,致使執法行動屢次“流產”。面對這種特殊情況,于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去年3月份,他將整治此類排擋大棚中的最難點——阜東中路大車站面前的排擋大棚作為突破口。為了徹底還這一“窗口”地段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于可多次帶領執法隊員親臨一線宣傳教育、調查取證、組織扣押。他們在執法的同時,無數次地遭到這些人的無端謾罵和人格侮辱。尤為嚴重的是,這些排擋戶主在不分晝夜多次聚合到于可家里鬧事、圍攻、撕扯衣服都無效的情況下,竟然輪番采用夜間到于可住宅門上潑倒柴油等種種方式對其家庭進行恐嚇。而這次,他們居然采用在門上懸掛死嬰這種卑劣手段對于可的全家進行侮辱,致使于可老邁的母親、年幼的孩子和善良的妻子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家里人含著淚勸他說:“你干工作不要太認真了,讓我們一家過上安穩日子吧!”許多親朋和同仁也好意地勸說:“這么多年的問題,別人過得去,你也過得去,何必這樣認真!”可是,于可懷著對城管事業的高度忠誠,懷著對家人的深深愧疚,頂著巨大的壓力,依然堅持嚴格執法,不間斷地進行整治,終于端掉了此處違章搭設數年之久的4家大棚排擋,并由此打開了整治全城排擋大棚的嶄新局面。三中巷、中市北路、縣社巷頭、玉龍路北門外、迎賓東路等處的數十個“釘子戶”大棚徹底根除。道路暢通、環境整潔的縣城又重現在市民面前。
執法硬漢的俠骨柔情
城管工作時時處在社會矛盾的風口浪尖上,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對象大多數來自社會的基層,有下崗職工,有外來人員,有困難戶,有農民,他們成分復雜、良莠不齊,往往今天管好了,明天還是老樣子;對其進行宣傳教育不聽,對待管理陽奉陰違,邊改邊犯;對其進行處罰,輕則謾罵威脅、重則動手,動刀攻擊城管人員。這些人對城市管理有著不同的心態和行為舉止:年紀大的倚老賣老;婦女憑借性別優勢無理取鬧;農民兄弟認為自產自銷,政府應該支持;兩勞人員自以為什么場面都見過,還怕城管;下崗職工和困難戶只講為了生活還管你什么市容;外來人員抱著鬧大了一走了之的想法;建筑包工頭財大氣粗:“城市管理不就是要錢,我有的是錢,還怕你們嗎?”等等,他們往往把一些郁結在心里的怨氣都發泄在城市管理人員的身上。
面對紛繁復雜的城市管理形勢,身為縣市容執法大隊大隊長的于可自有一番獨特的認識。他認為,加強城市管理的目的是建設一個文明的城市,這沒有什么不對。但城市文明的建設,要以人為本,要人性化操作,要使所有的人,包括城市居民和進入城市的外地人和農民,都能夠感覺到這個文明的存在,感受得到文明給自己帶來的溫暖,要讓他們也自覺地為了這個城市的文明盡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僅靠強制處罰和暴力脅迫壓服他們。倘若這個文明缺少了人性,倘若這個文明要依靠暴力維持,倘若這個文明剝奪了貧困階層百姓的生存權利,這樣的文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于可這位執法硬漢在城管執法中處處展現出溫情的一面。
在治理縣城流動攤點時,于可明確提出了“先疏后堵、有疏再堵、堵疏結合”的治理思路,把為這類經營者提供必要的經營場所,作為實施規范化管理的前提。他在向局主要領導和縣有關領導匯報并征得同意后,主動請纓,跑相關部門協調,幫助尋找既易于規范管理,又便于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的場所。通過他的努力,先后聯合規劃、工商等部門為飲食、小服裝、水果、工藝品等各類經營戶提供有攤位、有門市、有水電,并有一定規模的經營場所10余個,設置便民疏導點265個,累計解決下崗職工和進城經營的農民數百人安定地從事經營活動。同時,也有效解決了大批流動攤點滿街跑的問題。在整治店招店牌,改善市容市貌過程中,同樣堅持對困難戶實行免費安裝的辦法,幫助他們出新店牌,提升店面形象,贏得了廣大經營者的稱贊。
去年年底的一天,于可帶領隊員在新建南路巡查管理時,發現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推著一輛獨輪車在街邊賣青菜,便上前準備勸說她離開街道經營。老奶奶看見城管人員走過來,連剛買她菜的顧客的錢也顧不得要了,趕緊收拾車子準備離開。慌亂間,老奶奶將裝滿青菜的獨輪車碰翻在地。于可和隊員連忙上前將獨輪車扶起,然后小心翼翼地將青菜拾到車上,并一一理順放好。事后,于可了解到,這位老奶奶姓劉,是東坎鎮蔬菜村人,她的老伴常年臥病在床,唯一的一個女兒也是夫妻雙下崗,生活都很困難。無奈中,她只好不顧年老體弱,靠賣點蔬菜維持生活。于可聽后,面色凝重,立即讓執法人員在疏導點為劉奶奶安排了攤位,還和民政部門取得聯系,為劉奶奶老倆口辦了低保,并為她的女兒和女婿在工業園區的企業找了一份工作。劉奶奶全家感激得不知說什么好。
城管行家的管理真經
于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由于注重調查研究,善于從實踐中總結工作經驗,很快便成為了一名城管行家。他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真經。
真經之一:打鐵必須自身硬。“自身素質不過硬,執法時候無人從。想要規范別人的行為,自己必須先過關。”這是于可經常對城管隊員們講的一句話。為了改變部分群眾長期以來對城管人員的偏見,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紀律嚴明、作風優良、執法文明的城管鐵軍,于可以身作則,從嚴治隊。他組織全隊人員加強對《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組織開展評比執法能手、模范中隊長及聘請法律顧問現場授課等活動。他制定了理論學習、執法規范、量化考核等多項管理制度,出臺了規范隊伍行為的“六條禁令”,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城管執法隊伍管理體制。他把動真碰硬督察考核作為帶好隊伍的關鍵,不講情面,不徇私情,公平,公正,公開。在他的帶動下,隊員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城管執法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真經之二:降溫熱點求突破。玉龍路步行街由于諸多原因,導致相關部門職責不清,進而致使1公里長的整條街道全天候成為商販們亂搭亂建、亂擺亂放、大呼小叫兜售商品的天堂,臟、亂、差俱全,交通堵塞,居民不能正常生活。多年來,這種混亂狀況一直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案和提案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市、縣長熱線反映的一大焦點。2004年5月份,當時尚未擔任縣市容執法大隊大隊長的于可領命整治玉龍路。他帶領執法人員在開展深入的調查摸底,制定周詳的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將實施耐心細致的宣傳教育工作與集中執法力量攻堅克難相結合,通過逐個擊破、影響一片、帶動全局的辦法,只用半個月的時間,就使那些多年來日夜駐扎在步行街上的16家大棚排擋和120多個各類攤點全部遷離,或進入各類專業市場,或直接取締,玉龍路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觀。整個整治過程沒有發生一起對抗性矛盾,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評價。
真經之三:扭住重點出新招。市容管理始終是城管部門的主題,為提高市容品位,打造管理精品街,于可著力抓住新建南路、新建中路、中市路、人民路、阜東中路等管理重點區域,結合縣城“五項整治”活動,以“十亂三攤”為整治內容,實施重點突出的專項整治,實行“四個結合”,即步巡與車巡相結合,宣傳與執法相結合,高峰崗與錯時崗相結合。加大主街道巡查頻次,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縣城各所學校周邊的大量飲食攤點滋生,是學生家長和學校反映的一個重點,也是省、市、縣部署創建平安校園的一項重點管理內容。根據這類攤點的活動規律,于可連續2個多月堅持在中午和晚間組織隊員實施有疏有堵的整治,較好地解決了攤點圍堵校園的狀況。濱海中學為此送給市容執法大隊兩面書有“市容衛士”和“公平公正執法,親民愛民管理”的錦旗。
真經之四:嚴格督查抓長效。于可在全系統挑選精兵強將,組建“門前三包”執法隊,與原有執法人員整合匯編,根據區域管理的任務量和難易度,分編為外圍區域管理隊伍和中心區域管理隊伍,組成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市容執法力量,并實行定崗、定責,定成效的考核獎懲制度,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打下了基礎。與之對應,建立嚴格的督查機制,督查工作由于可本人直接負責,每天上下午分別對全城情況進行一次全方位督查。發現問題,當場開出任務交辦單,交給相關整治隊伍負責人限時完成,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的,開出處罰通知單,實施處罰。通過整治隊伍不間斷的整治和督查機制的制約,將綜合整治與日常管理有機地融為一體,較好地實現了長效管理。
于可在城管戰線的出色業績得到上級領導部門的充分肯定,今年2月5日,他被鹽城市委、市政府表彰為“三創百星”中的“城市建設之星”;在今年上半年縣委、縣政府舉行的三個文明建設表彰會上,被表彰為“一城三區”建設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