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委書記優秀事跡材料

時間:2022-01-25 01:21:00

導語:鄉黨委書記優秀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黨委書記優秀事跡材料

我是*縣*鄉黨委書記,是土生土長的*人,而且一直工作在*鄉,從道班普通職工到交通助理、副鄉長、鄉長、鄉黨委書記,一干就是30年。30年來,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奉獻給了這片生我養我的熱土。

*曾經是個比較偏僻貧困的鄉,2002年財政收入僅10余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000元。近年來,我們不斷解放思想,大力招商引資,到2007年末,鄉財政收入達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200元,連續4年榮獲縣委、縣政府大項目獎,綜合考評位居前列。

我認為,要想讓地區經濟發展起來,老百姓真正富起來,就必須靠工業、上項目,要在穩定農業的基礎上,大力招商引資,以項目為載體,謀求全鄉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鄉具有種植業基礎好、耕地面積大、糧食產量高、飼料豐富的優勢,廣闊的人工草場、天然草場更是適合發展畜牧業。抓住這個優勢,我多次考察學習外地奶牛養殖的成功經驗,經過精心籌備、規劃和建設,終于在*鄉建立了奶牛養殖小區,入駐小區的60余戶養殖戶生產的牛奶全部銷售到沈陽乳業有限公司,并和該公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在跟沈陽乳業合作的過程中,得知他們飼料短缺,我們立即在差大馬村和*村建起了4000畝的牧草種植基地。果然,當年年末,沈陽乳業就出資近百萬元租賃這個牧草基地,租期為6年,并籌建牧草加工廠,準備以我鄉為飼料基地。

*磚廠是我引進的第一個項目,當時,老百姓都不贊成。在大家的疑慮中,*磚廠上馬了,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天,1994年10月6日,第一塊紅磚成功出爐。這個全縣第一家股份制企業,不僅解決了*鄉80多個剩余勞動力就業,創造年稅收5萬元,還填補了我鄉發展史上工業企業項目的空白。

1995年,我把目光鎖定在糠醛化工廠上,可是項目所需的100萬元資金,又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我親自跑資金、辦手續,100天之后,糠醛化工廠竣工投產了,這在化工行業中簡直是個奇跡,并且當年實現稅收150萬元。

2004年1月,我得知沈陽乳業要投資10億元興建奶牛綜合開發項目。在進行了周密的布置后,我開始了百余次的談判和協商。為了這個項目,我跑省進京、跑縣進市辦理各種審批證件,究竟為土地審批手續這張表跑了多少次我都不記得了,只知道不到一年時間,鄉里轎車就跑了近10萬公里,一次去沈陽車轱轆都跑掉了。土地審批批下來的時候,我特別激動,薄薄的一頁紙在我手中竟有千斤重。縣委領導特地為我慶功,當時我百感交集、淚流滿面。

*鄉沒有區位、資源等優勢,開展招商引資非常艱難。在錦州鋯鉻剛玉磚項目中,原本項目廠址選在差大馬村的一個廢棄的學校,結果村民不同意,改投太平村,又遭到反對。眼看千辛萬苦談來的項目要夭折,真心疼啊。我一邊安撫投資商,一邊做群眾的工作,爭取群眾的理解,最終群眾同意將項目落在*村的一塊退耕還林地中。

通過招商引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年間已經有美明耐火、宏翔淀粉、輝武乳業、致密鋯鉻剛玉磚等6家企業落戶*鄉,總投資超過5億元。這些大項目的落戶極大地拉動了全鄉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增收,*鄉的520名農民經過企業系統化培訓,由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他們每人每月平均收入800元,有400余人通過鍘青貯、搞運輸,人均季節性增收可達4000元。輝武乳業的落戶也促使*鄉的種植結構發生了改變,全鄉種植青貯面積達2萬畝,農民每畝增收150元;新增高蛋白飼草種植面積2000畝,帶動農戶530戶,人均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