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站站長優秀事跡
時間:2022-06-14 03:40:00
導語:審計站站長優秀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男,中共黨員,1991年參加工作,經濟師,從事會計及審計專業14年。現任經濟技術開發區鎮審計站站長。同志是一位事業心強、思想品德好、為人正派、原則性強的干部。他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內審工作中盡職盡責、忠于職守、任勞任怨,為鎮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同志負責的鎮審計站2011年被省經管總站評為"先進單位",他個人也連續多年被市審計局、市內部審計師協會、經濟技術開發區監察審計局和內部審計協會授予"內部審計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成績的取得來自辛勤的勞動,榮譽面前他不驕不躁,再接再厲,2012年,同志帶領審計站全體職工共完成審計項目35個,審計資金總額25760萬元,查處違規金額3680萬元;查出小金庫1個,金額850萬元;查處公款私存550萬元;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干預、說情、威脅等壓力,移送有關部門處理7人;幫助被審計單位直接挽回經濟損失920萬元,提出并被采納合理化建議43條,促進增收節支1300萬元。
一、注重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做好內部審計工作,自身必須要有過硬的素質。為了適應內審工作不斷發展的需要,同志始終沒有放松對業務知識的學習,積極改善知識結構。先后參加各種業務學習、理論培訓班80多次,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掌握新的業務技能;并始終堅持自學,認真整理新出臺的政策法規,歸納成簡明的法規手冊,為在從事內部審計業務工作中能夠及時掌握運用相關政策法規提供了方便。通過學習,同志的專業知識水平、綜合分析能力、寫作能力都有了較大提高,為保證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提供了保障。
二、清正廉潔,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
"律人先律己,執法廉在先",這是同志的座右銘。工作中,他嚴格要求自己,從不利用工作之便為自己謀求私利;敢于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任勞任怨。在一次審計中,查出單位負責人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好處15萬元,該單位負責人好話說盡,試圖化解此事。同志不為所動,及時匯報鎮領導,依法對該負責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在對某村委主任進行離任審計時,同志發現,該村主任在任時曾販過蘋果。2011年販蘋果時,賺了錢,裝進了自己的腰包,而2012年販蘋果,賠了錢,卻把虧損的16萬多元債務轉到了村委會的帳上,由村里承擔。據了解,該村主任2011年、2012年販蘋果時均未與村委其他人員協商,屬私人行為,其贏利、虧損均與村里無關。該村主任得知此事后,特別請來的老領導、老同事前來說情,并親自帶上價值不菲的禮品找到,要求將2012年販賣蘋果的事定性為村集體行為,虧損由村里承擔。同志沒有因此而放棄原則,他堅持自己的觀點,及時形成審計報告,提出處理意見。鎮政府采納了審計意見,決定該筆虧損由原村主任個人承擔。事后該離任者對同志意見很大,認為他不近人情,多年的交情也就此結束,同志也因此而獲得了"黑臉包公"的稱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的感召下,審計站全體工作人員均把依法審計、廉潔奉公、拒絕說情、拒收禮品視為鐵的紀律,自覺地維護審計站的聲譽,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三、管理與監督并舉,力促鎮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他常對審計站工作人員說:作為審計工作者,應該作到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履行監督職責、做好"經濟衛士",提高服務意識、做好"經濟醫士",把握發展脈搏、做好"決策謀士",樹立創新思想、做好"發展護士",積極為鎮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服務。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012年,他帶領審計站全體工作人員,緊緊圍繞全鎮的中心任務,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突出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圍繞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積極建章立制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維護農村經濟秩序是鎮審計站義不容辭的職責。針對不少村因為財務管理不善,導致集體經濟損失浪費、群眾情緒嚴重不滿的問題,同志著重從建立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入手,采取四項措施,嚴格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取得了較好效果:一是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今年年初,同志根據現階段鎮農村經濟特點,牽頭對鎮政府以前出臺的《關于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的規定》、《關于加強通訊費管理的規定》、《關于農村招待費管理的暫行規定》等有關規章制度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完善,明確規定了農村各項非生產性開支范圍、標準、限額。對于比較敏感的諸如通訊費、招待費等支出,設立臺帳,逐筆進行登記,嚴格把關,結余歸公,超支自負。每月20日至22日,各村帳目在經村民理財小組審核合格,并經村書記、主任簽字后,送審計站進行審計。2012年,共查處不合格單據480多張,金額達100萬余元。對于這些不合格單據,區分不同情況分別進行了處理,僅由個人自負的金額就高達15萬元。同時,對違反規定,擅自給予報銷的村會計給予了撤職處分,并將情況通報全鎮,嚴肅了村鎮財經紀律。由于監管措施得力,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轄村非生產性支出,2012年非生產性開支同比降低了135萬元;二是嚴格固定資產購置報廢審批。固定資產具有投資大、使用周期長的特點,決策、購置、報廢等任一管理環節出現漏洞,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浪費。為防止損失浪費,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鎮審計站建立了固定資產購置報廢審批制度,全鎮各村固定資產的購置和報廢,必須書面報請鎮審計站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三是實行單據專管。對農村使用的所有單據,如收款收據、支出單、入庫單等,必須從審計站領取。審計站對各村領用的單據進行登記,用完的單據存根聯必須經審計站審核后存檔,有效地防止了收款不入賬和資金流失現象的發生;四是完善合同存檔制度。對各村簽訂的項目合同(如招商引資、廠房土地租賃等),必須送交一份審計站存檔,從而杜絕了村干部離任后,人為造成合同丟失或惡意銷毀合同事情的發生。
(二)圍繞服務集體經濟發展,認真開展農村財務收支審計
為了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維護農村經濟秩序,2012年,同志帶領審計站的同志,對全鎮24個村進行了財務收支審計。通過認真審查會計資料,實地監盤固定資產、庫存物資、貨幣資金,核查債權債務,歷時5個多月,共查處違規金額1200多萬元,其中某村將550萬元公款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賺取高額利息。對查出的違規問題,均依法進行了嚴肅處理。審計中,注重堅持"審、幫、促"三結合原則,寓"幫促"于審計之中,積極幫助各村查找薄弱環節,并提出合理化建議32條,全部被采納,切實解決了村里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三)圍繞強化干部管理,積極開展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干部任期履行經濟責任情況是鎮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從1995年起,鎮就建立了對鎮村辦企業主要負責人、村支部書記進行離任審計的制度。根據鎮領導的安排,2012年共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項目5個,查處違規金額1600多萬元。審計中,按照經濟責任審計的有關規定,嚴格審計程序和手續,采取"協調聯動、充實內容、搞好結合、集體定論"的方式,嚴格實施審計,決不放過任一疑點。在對某鎮辦企業負責人進行離任審計時,發現該單位銷售處流水賬記錄與單位產成品發出明細記錄嚴重不符,經深挖細查,查出該單位采取收入不入帳的方式私設小金庫1個,金額高達850萬元。對責任人作出了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寫出審計報告,及時上報鎮黨委、政府,鎮黨委、政府根據審計查出的情況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涉及人員達5人。
(四)圍繞群眾關注焦點,認真抓好群眾上訪案件審計
近年來,關于涉及財務問題的上訪事件在農村呈上升勢頭,群眾上訪問題處理不好,極易造成矛盾激化,影響安定大局。2012年,根據鎮領導指派,先后對百尺所、張家灘、邵家莊等6個村村民上訪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專項審計。在審計邵家莊村時,村民對審計工作積為不配合,并在村財務室聚集了40多人對同志進行圍攻,阻撓審計,認為鎮政府偏袒村干部,審也是白審。同志并沒有因為村民的不理智行為對其產生偏見,而是從村民的角度出發,首先肯定村民關心本村事務的出發點是正確的,同時指出村民必須配合審計工作,提供有價值線索,從根本上查清和解決上訪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同時提出讓上訪群眾推薦出5名懂財務或知情人參加審計小組的建議。該建議立刻得到各方的響應,一個由審計站負責的多方人員參加的審計小組立即投入了工作,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積極支持與配合。同志帶領審計組一行,認真進行帳面審計,并對村民上訪所提出的問題逐一調查、取證,歷時1個多月,走訪當事人35名,調查有關單位16家,形成調查筆錄55份。通過調查并未發現該村干部有經濟問題,只是村干部在處理問題時比較草率,缺乏透明度,讓群眾產生了誤解。審計組將審計結果及時形成審計報告,并將報告在全村進行公開,對上訪人進行了詳細說明,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從而化解了干群之間的矛盾。老百姓都說:這樣的審計方法我們信得過,這樣的審計官我們更信得過。
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以高度的責任感,忘我的工作精神,為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維護集體經濟秩序、化解干群矛盾、提高工作質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創新,使全鎮內審工作逐步走上了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同志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領導的首肯和群眾的滿意,在都知道有一個鐵面無私,堅持原則,肯為百姓,也敢為百姓撐腰說話的好審計官,他的名字叫,他手下有一只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審計隊伍,他們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要上訪,找審計"成了百姓口頭禪。我們堅信,通過努力,同志一定會在審計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遠。
- 上一篇:市政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通知
- 下一篇:計算機病毒社會化和防控程序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