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黨課講稿
時間:2022-09-10 06:02:00
導語: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黨課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黨課講稿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的十六大做出的戰略部署,是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舉措。這次教育活動是我黨建設史上參加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新活動、新舉措。通過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使黨員隊伍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必將有力的促進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作用的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及其作用,始終是與她的先進性聯系在一起的。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我們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和一個重大現實問題。
黨的先進性要求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充分發揮創造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開創新局面,不斷地提高黨的建設水平,永遠保持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稱號。
世紀之交,我們黨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同時又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新形勢下,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推向前進,就必須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強大的戰斗力、創造力,并按這個要求解決黨所遇到的各種新問題,更好地發揮黨的先鋒隊作用。
“先鋒隊”、“先進分子”、“先鋒模范作用”,這些耳熟能詳的用語,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在入黨之時就銘記在心的要求。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戰爭年代,我們黨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進步綱領,領導人民展開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并以自己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當之無愧地確立了自己的先鋒隊地位。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領導人民掀起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近二十年來又通過改革開放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以自己無私奉獻的模范行動,樹立了新的歷史豐碑。集七十多年之歷程、數艱苦奮斗之作為,先鋒隊———是我們黨歷史地位和所起作用的高度概括;先進性———是我們黨自身性質的根本要求。
先進性,只要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黨存在,就是一個永恒的要求。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不斷深化,人類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時代在進步,文明在升華。這種加速奔騰的潮流,既給我們提供了機遇,也向我們提出了挑戰。中華民族要保持生命活力,躋身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就必須緊緊跟上時代,隨著時代的腳步一同前進;中國共產黨要保持生命活力,把黨建設成為經得起任何風險和考驗的黨,更好地發揮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作用,就必須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
所以,先進性,絕不是一般的政治要求問題,而是從根本上關系著黨的性質和歷史地位的問題。先進性,是一張巨大、嚴峻甚至驚心動魄的歷史考卷———我們黨是走在時代前列還是走在時代“后列”?是領導時代潮流還是落后于時代潮流,甚至被時代潮流所淘汰呢?毋庸置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及其作用,始終是與她的先進性聯系在一起的。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以先進性來要求自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需要從黨的歷史地位、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重視并一如既往地保持先進性品格,使黨永遠無愧于先鋒隊的光榮稱號。正因為如此,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如何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成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和一個重大現實問題。
黨的先進性表現在哪里?在新形勢下應從哪些方面保持和發揮黨的先鋒隊性質?同志在廣東考察時指出:總結我們黨七十多年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這就是,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這“三個代表”,深化了我們對黨的先進性的認識,進一步從社會發展規律、黨的進步本質的高度,揭示了“先鋒隊”、“先進性”的實質和內涵。
“三個代表”,從歷史看,是對我們黨在七十多年歷程中所起作用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從現實看,是對我們面向新世紀如何保持黨的性質、發揮黨的作用提出的根本要求和前進方向;從理論上看,是判斷和評價一個黨是先進還是落后、黨的政策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根本標準;從實踐上看,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需要進一步重視和解決的根本問題。“三個代表”是統一的整體,必須全面和完整地把握。按照“三個代表”的方向不懈努力,我們黨就能永遠保持先鋒隊的性質,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遠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
先進,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先進,就意味著我們黨連同全體黨員都要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時時處處發揮應有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發揮組織功能,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和組織起來,投入共同的事業。尤其在當今社會日益多樣化的情況下,更要研究以新的適應于市場經濟新條件的方式,增強社會的親和力、聚合力,鞏固必要的組織架構。二是發揮決策功能,集中全黨的智慧,堅持正確的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對實際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決策,推動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世紀之交,尤其要推動跨世紀戰略的實施,貫徹好黨和國家的一系列重大決策。三是發揮服務功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真正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當前尤其要關心那些下崗職工、貧困人口的實際困難,體現黨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四是發揮表率功能,全黨以及每一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在思想、作風、行動的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樹立廉潔奉公的形象,增強人民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從內容來說,就是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進一步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在即將進入新世紀的時刻,要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緊密結合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最新發展和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的實際,緊密結合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發展要求,緊密結合黨員干部隊伍發生的重大變化,深入思考和解決“三個代表”的問題。按照“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需要,研究和遵循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繼續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按照“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需要,不斷加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按照“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實現、發展、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在人民群眾中的社會政治基礎。
在當今社會大變革的歷史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們的社會愈益向前進步,不同文明、不同價值觀、不同思潮和傾向的交錯融合、碰撞斗爭也愈益復雜。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就會去占領。在對外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社會思想政治領域的斗爭不僅會長期存在,而且很復雜,有時甚至是很尖銳的。
在復雜的社會現象和斗爭面前,我們的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是否都有敏銳的識別力,是否都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堅定性,能夠堅持原則,警惕和發現各種錯誤思潮并與之進行堅決的斗爭和抵制呢?在遇到各種風險和沖擊時,我們黨怎么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現在,我們黨已經成為有六千八百萬黨員的大黨。這樣大的數量,表明了我們黨的興旺發達。但在數量擴大的同時,不能不高度重視黨員的質量問題。因為黨的先進性要求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前列”者,自然是走在最前面開路的,而不是僅僅沿著現道路跟著走的。開路,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因而就必須具有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的精神。黨要引領時代和社會前進,必須充分發揮創造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開創新局面,不斷地提高黨的建設水平,永遠保持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稱號。
時下絕大多數同志對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認識是深刻的,但也有些同志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如有的認為是針對目前黨內存在的不良風氣而提出的,是權宜之計,是階段性的學習任務。這種看法很不正確。深刻理解“三個代表”的內容,就能夠體會到,這不僅是對黨的性質、特征全面、高度和科學的概括,更是共產黨人永久的使命。階級社會無論發展到何種地步,進入到什么階段,社會生產力總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只要社會生產力還存在、還在發展,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沒有結束。文化是人類的精神財富,并在不斷向前發展,這也同樣決定了共產黨人只有不斷解放思想、強化信仰、更新觀念和知識、加強思想道德文化修養,才能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人們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根本目的,世界上只要有人存在,就會有人的利益存在,而且還要持續不斷地發展和提高。對此,共產黨人只有始終視人民的利益比自己的利益為重,并不斷地創造財富,為人民爭取更大的利益,才能成為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會感到,每個黨員都應當把“三個代表”作為自己的最高行為準則和學習實踐的終身任務,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認真履行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還有的同志認為,“三個代表”是針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手中有權時要好好講,手中無權時就沒有必要那么認真了”。這種看法同樣不對。應當肯定,學習實踐“三個代表”對于手中握有權力的黨的領導干部來說更加顯得重要,這不僅是其地位所決定的,更是其責任和導向作用所決定的。但是,從共產黨人的使命來說,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是沒有是否掌權、年齡大小之分的。我們每個人在入黨誓言中都有這樣一句話:“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所謂“奮斗終身”就是到生命完結為止,即如古人所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對此我們怎么能說,實踐“三個代表”只到權力終止那一天,而不是相伴終身呢?很多同志都知道,領導干部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之后是有“余熱”的。這“余熱”是用來干預繼任者的正常工作,以“熱”謀私呢,還是用它來支持別人的工作或為社會做些有益的事情?這兩種不同做法,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我相信每個老同志如果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來嚴格要求自己,一定會將黨員的模范作用發揮得更好,用“余熱”為黨的形象再添光彩。
還有一些同志覺得自己從來就做得不錯,當過先進,得過榮譽,再講實踐“三個代表”也不過如此。這是一種自滿自足情緒。毫無疑問,把黨員的先進標準提高到不適當的高度,是不正確的。但是,自以為做得不錯,而失去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則更是錯誤的。古人說“學如逆水行舟”,人們好的思想覺悟與品德的保持又何嘗不是如此。可以說,“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世紀對黨員提出的新標準,也是高標準,每個黨員在保持先進性上把標準定得高一些,不僅是應該的,更是必要的,否則便不能達到先進性要求,就會在黨員隊伍中落伍,甚至落后于群眾。所以每個黨員在保先教育活動中都應把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當作提高思想覺悟,保持先進性的新起點,終身不渝地去追求,必須用實際行動譜寫共產黨員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