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

時間:2022-06-02 05:20:00

導語: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

深刻領會和把握科學發展觀豐富內涵,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這是我們學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的一個重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四句話,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以來,對其思想內涵、精神實質和基本要求進行的更加全面、系統、完整的闡述。這四個方面,提綱挈領,切中實質,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科學發展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在工作中應當全面、完整、準確地把握,深入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思想內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從而更加自覺、主動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踐。首先,要深入理解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要深入理解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第三,要深入理解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關系。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第四,要深入理解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與世界發展的必要性。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逐步扭轉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好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統籌兼顧,總攬全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注重實現良性互動,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在統籌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在發展中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

堅持科學發展,必須明確重點。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指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特別要明確的是,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中,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是我們事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堅持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動搖。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在發展問題上的新認識,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新飛躍,集中體現了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準確把握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的新要求,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重要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就能確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