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通知

時間:2022-11-04 05:06:00

導語:學校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華僑投資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市中小學校飲用水衛生工作,防止介水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我市組織市、縣兩級衛生監督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分期分批開展了中小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專項調查。經市人民政府領導同意,現將調查工作情況和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市中小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

(一)飲用水來源情況

全市共檢查市直及6個縣(市、區)中小學校496所,其中使用市政供水(包括鄉鎮集中式供水)的學校有241所,使用自備供水的學校有282所,使用二次供水的學校有74所(一些學校除自來水外,還用井水或二次供水)。

(二)衛生管理制度建立及其落實情況

被檢查學校均配備有衛生管理人員,專職或兼職負責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161所學校制定有較完善的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有相關管理工作的記錄資料存檔。335所學校未制定有完善的專項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無相關管理工作的記錄資料存檔。

(三)自備用水管理情況

282所使用自備供水學校的水井深度在3~92米,平均35米,其中機電泵83口,壓把井76口,其他取水類型123口。有70處水源為比較深的井,均用機電泵進行取水,且衛生防護條件較好。但有55處水源為地表水,取水點環境和衛生防護條件較差。所有被檢學校均無飲用水自動消毒處理設備,未做到對水池、管網進行定期清洗和每日進行水質消毒并做好記錄。有85所自備水源集中式供水的學校未申辦有供水衛生許可證,僅有36名供水從業人員持有有效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證。

(四)二次供水(蓄水池)衛生情況

在使用二次供水的74所學校中,蓄水池密封加蓋、加鎖的學校有40所,蓄水池未密封加蓋、加鎖的學校有34所。8所學校能做到對每批池水均進行消毒后供水,35所學校蓄水池能不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其余31所學校對蓄水池不作消毒處理。

(五)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情況

本次檢驗學校生活飲用水水樣共486份,檢驗合格211份,合格率43.42%。其中市直和興賓區檢驗152份,合格67份,合格率44.08%;象州縣檢驗128份,合格82份,合格率64.06%;金秀縣檢驗22份,合格5份,合格率22.73%;忻城縣檢驗119份,合格28份,合格率23.53%;合山市檢驗24份,合格3份,合格率12.50%;武宣縣檢驗41份,合格26份,合格率63.41%。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超標。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多數學校對于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重視不足,相關的衛生管理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二)所有使用自備用水的學校都無水質沉淀、凈化、消毒設施,大多數學校未對自備用水進行定期清洗、每天消毒并記錄。

(三)鄉鎮集中式供水的水質衛生存在安全隱患。在對鄉鎮集中式供水單位檢查發現,有52所鄉鎮集中式供水單位的水質沉淀凈化、消毒衛生設施不全,日常供水消毒工作不到位或僅在洪水期作不定期消毒。忻城縣檢查發現,鄉鎮以下水管所的制水工藝流程不符合國家標準,沒有沉淀過程,屬于直抽直供,取水點周圍沒有設保護區,有的取水點周圍有污染源;在水質消毒等方面,僅大塘和思練鎮兩個水管所備有自動消毒機,但沒有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其它鄉鎮的消毒均靠人工投藥消毒,均無法保證消毒效果。

三、整改要求

(一)切實加強對學校生活飲用水工作的領導。成立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教育、衛生、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生活飲用水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各縣(市、區)教育局,各中小學、幼兒園要立即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在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下,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生活飲用水整改任務,實現每個中小學、幼兒園生活飲用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目標。

(二)制定整改方案,落實責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盡快制定整改方案,列出完成整改時間表,務必在署假期間全面完成基礎設施的改造任務,全市所有中小學、幼兒園生活飲用水必須在年內完成整改。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對整改任務完成情況、制度建立建全情況、管理規范程度、從業人員素質等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市人民政府將對各縣(市、區)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進行檢查。建立健全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明確衛生管理工作方面的職責,要落實責任到人,對不重視學校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不落實各項防病措施,不消除存在的衛生隱患造成介水傳染病疫情發生的,要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盡快落實整改經費。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在本級財政預算中劃撥專項經費,進一步加大對不合格學校飲用水衛生基本設施建設經費的投入,完善學校飲用水衛生防護、消毒設施,責成不合格的集中供水工程業主(包括鄉鎮集中式供水和學校自備供水)在衛生監督部門指導下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的相關要求進行設計、改建,并配置必備的消毒設備。

(四)進一步加大飲用水衛生監管力度。要加強對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的衛生監管,衛生防疫部門會同教育部門每年在春、秋季學期開學前完成對各中小學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情況檢查,及時消除存在的飲水衛生安全隱患。對鄉鎮以上水廠,要求要有自動消毒設施,配備相應的基本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對自備水源、二次供水的學校和各村屯級水廠,要求增添并正常使用自動消毒設備,以保證消毒效果。

(五)加強對學生衛生知識宣傳教育。通過電視、報刊、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要定期出版衛生知識墻報、開展專題宣傳培訓,教育學生不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