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發展通知

時間:2022-03-12 05:07:00

導語:社會保障發展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發展通知

社會保障發展通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責任部門:規劃財務處時間:**年01月13日

文件編號:川勞社發[20**]9號

各市(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根據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和全省20**年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的部署,我們編制了《20**年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實際,認真做好計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

20**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的第一年,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為總體取向,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綱要部署,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處理好城鄉和勞動保障各項事業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穩步推進勞動保障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一、以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和國務院5號文件為契機,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增加就業總量,優化就業結構。全面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和國務院5號文件,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繼續落實和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做好法律實施與政策的銜接,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同時,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和其他新成長勞動力的就業工作。繼續加強失業調控,加快建立失業預警制度,切實做好政策性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逐步建立失業調控長效機制。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規模,加大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勞務開發力度,進一步促進農民充分就業。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萬人,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全年轉移農業勞動力2020萬人。

二、切實抓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促進人力資源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城鄉新成長勞動力和農民工提高職業技能,增強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繼續實施“國家技能資格導航計劃”、“新技師培養帶動計劃”、“城鎮技能再就業計劃”、“能力促創業計劃”、“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和以品牌培訓為重點的農民工培訓工程,在城鄉統籌試點市(縣)啟動實施城鄉“兩后生”勞動預備制培訓。依托有條件的企業和技工院校,建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公共實訓基地。規范技工學校管理,推進技工學校健全校企合作制度,深化改革,整合資源,擴大規模,加快發展。強化鑒定機構質量管理,積極開展技能評價服務,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全年新增技師和高級技師10000人;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培訓20萬人,創業培訓4萬人,培訓后的再就業率、創業成功率分別達到60%和50%;農民工培訓200萬人次,其中品牌培訓70萬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44萬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后的轉移就業率達到80%;為55萬名城鄉勞動者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

三、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保持基本制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推進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做好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加快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繼續做好做實個人賬戶基礎工作,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市級統籌。探索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切實抓好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建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按照部里的工作部署及時研究制定我省實施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的具體方案。加快推進企業年金發展。進一步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20**年全省試點市(州)數達到50%以上。進一步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在全省50%以上的市(州)實現失業保險市級統籌,并選擇2-3個擴權強縣試點縣實行省級統籌試點,繼續指導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失業保險金調劑促進就業試點。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失業保險金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機制,使三者形成合理的比例關系。建立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促進新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參保,使各項社會保險覆蓋人數有較大的提高。加強擴面征繳工作,力爭到20**年底,全省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27萬人、850萬人、410萬人、420萬人和330萬人。農民工參加城鎮醫療保險10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110萬人。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500.7萬人。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努力做到應收盡收,鞏固確保發放的成果。著力推動各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切實認真履行社會保險稽核職能,依法組織稽核人員開展社會保險稽核,嚴格社會保險稽核行政執法,不斷提高社會保險稽核工作的質量和成效,確保社會保險費的“應收盡收”,防止出現和有效扼制欺詐冒領社會保險待遇現象的發生,做到社會保險待遇的“應發盡發”。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不斷改進監管方式和方法,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管水平,確保基金安全。20**年,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基金征繳收入分別達到316億元、92.81億元、12億元、6.3億元和2.5億元。不斷提高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將更多的企業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力爭到20**年底,企業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服務率達到80%。切實解決特殊人群的社會保障歷史遺留問題,按照“分級負責,多渠道籌資,確保制度辦法可持續運轉”原則,研究解決城鎮集體企業未參保超齡人員、超過勞動年齡未參保返城知青等群體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國有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及“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等問題。維護農民社會保障權益,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出臺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指導意見。

四、以全面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為契機,加快勞動關系調整機制建設,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進一步推動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基本實現各類企業與勞動者普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基本實現勞動合同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逐步建立健全以勞動合同管理為基礎的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加強對勞動用工的動態管理。啟動實施集體合同制度覆蓋計劃,增加6-7個市開展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園區試點。改進和加強企業工資分配宏觀指導和調控,促進職工工資增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動擴大工資集體協商試點面。健全并落實最低工資制度,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因素及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工資支付保障機制,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完善工資指導線制度,逐步擴大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試點范圍。繼續加強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建設。依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要求,繼續推進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勞動爭議調解體系和仲裁辦案機制,不斷改革庭審方式,努力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健全各項基礎勞動標準,嚴格特殊工時制度審批,加強對企業工時實施情況的監督。完善農民工維權聯動機制。做好信訪、維穩、綜治、應急工作。

**、系統推進勞動保障法制建設。制定《實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勞動仲裁辦案工作規定》措施,完善仲裁員管理辦法。完善勞動保障監察體制,加大執法力度,大力推進網格化、網絡化監察和企業勞動保障誠信評價制度,開展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貫徹執行《勞動合同法》情況、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等專項檢查活動,重點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不簽訂勞動合同、不規范用工等突出問題。加強執法監督,完善行政復議制度和機制,創新行政復議方式方法,進一步推進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許可制度。

六、加強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工作,強化勞動保障基礎建設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管理和經辦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以推進實施重大工程項目為重點,強化勞動保障基礎建設和能力建設。加強基層公共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制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設施建設,推進經辦管理服務的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加快信息系統工程建設步伐,使信息系統覆蓋各項勞動保障業務,覆蓋各類服務對象,促進公共服務能力和宏觀決策支持水平顯著提高,使勞動保障服務對象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務。到20**年底,勞動保障城域網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切實加強社會保險經辦人員、勞動保障監察員、勞動爭議仲裁員以及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督導員等勞動保障專業隊伍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繼續加強對勞動保障系統各級各類干部的培訓,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為勞動保障事業發展提供組織和人才保障。

20**年是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的中間年。做好20**年勞動保障工作,特別是編制、實施好20**年勞動保障事業發展計劃,對于促進勞動保障事業穩步向前發展、推動“****”規劃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立足本地區實際和本地區勞動保障事業發展“****”規劃目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做好年度計劃編制工作。要確保年度計劃與“****”規劃目標任務、與年度重點工作、與事業發展投入有效銜接,做到目標科學、責任明確。要做到計劃指標之間、計劃目標與規劃目標之間的有機銜接,特別是注重列入國家“****”總體規劃的約束性指標和預期性指標的分解落實。要加強統計基礎建設,強化數據分析,做好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評估。各地要在20**年4月底前結合所制定的本地區勞動保障****規劃任務,理清上報本地區“****”期間擬組織實施的勞動保障事業發展明細項目和各項目的實施進度及存在的問題;上報各地分解下達給所轄省擴權強縣試點縣(市)的計劃目標任務情況。7月15日前,報送20**年上半年勞動保障事業發展計劃完成情況檢查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