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醫療重點工作通知

時間:2022-01-18 04:23:00

導語:新農合醫療重點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合醫療重點工作通知

各縣(市、區),市直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醫改有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的工作要求,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與市人民政府簽訂的《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年度主要工作任務責任書》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做好我市年新農合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籌資水平,落實財政補助資金

根據省的要求,年,各級財政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新農合的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14元,省級財政補助130元、市縣級財政補助56元。市政府決定從年起,參加新農合的人員市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33元,縣(市、區)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3.67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落實新農合財政補助資金工作,及時追加預算,迅速籌集資金,嚴格按照省財政廳、省衛生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資金撥付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0〕113號)要求,在每年7月底前,地方各級財政部門當年安排的補助資金要足額到位并撥付到新農合基金財政專戶。結算時如因資金未按規定時間足額到位,中央和省財政將相應扣減補助資金,扣減部分由未按規定時間足額到位的同級財政予以補足,以保證新農合基金的完整性。

二、提高門診統籌基金,完善補償辦法

年起,新農合門診統籌基金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門診統籌補償包括門診補償和全戶門診補償限額用完后在鎮衛生院看門診一般診療費補償兩部分。

(一)門診補償辦法。參合群眾憑《合作醫療證》在鎮衛生院和戶籍所在地的村衛生站看門診產生的符合新農合藥品目錄和診療目錄補償范圍的醫療費用可以獲得補償,不設起付線,不設補償比例,全戶補償限額可合并使用,全戶補償限額和每次補償限額均為:戶參合人數×20元,全戶補償限額用完即止。

(二)一般診療費補償辦法。全戶門診補償限額用完后,參合群眾在鎮衛生院看門診,每次就診可以獲得一般診療費補償7元。

同時,取消在縣(市、區)內定點醫療機構看門診免普通門診掛號費的規定。

三、提高住院補償比例

從年7月1日起,重新劃分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級別,設本市鎮級、本市縣級、本市市級和本市外四個級別,省級醫院劃歸本市外醫療機構。各級醫療機構新農合住院補償比例分別為:本市鎮級75%、本市縣級65%、本市市級60%、本市外50%。各級醫療機構新農合住院補償起付線分別為:本市鎮級100元,本市縣級300元,本市市級和本市外600元。

四、將腎衰竭病的血液透析、結石病的碎石、癌癥病的化療的門診治療費用納入新農合大病住院補償范圍

按同級醫院住院費用補償辦法辦理,當年多次治療費用可累積在一起辦理補償,每次辦理補償均扣減一次起付線。

五、實施新農合住院定額付費支付方式改革

(一)新農合住院定額付費標準。從年起,全市所有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凡具備開展新農合住院即時補償條件的,全部實行節約有獎、超支不補的住院定額付費支付方式改革。新農合住院定額付費標準按照市府辦《關于調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限額付費標準的通知》(云府辦〔〕37號)的限額付費標準執行。

(二)獎罰考核數據引用。以各醫療機構全年全體新農合疾病住院(不含分娩,下同)病例總數、醫療總費用為依據,計算每人次平均住院費用和實際補償比例。每季度按各醫療機構即時補償數據初步核算,年度按從《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系統》下載的數據結算,由市、縣兩級新農合主管部門與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結算。

(三)獎勵辦法。如果該醫療機構全年全體新農合疾病住院病例次均費用在定額付費標準以內的,各縣(市、區)全額撥付新農合住院補償墊付資金給該醫療機構。同時,次均住院費用與定額標準的差額,按該醫療機構全年新農合疾病住院人數、疾病住院實際補償比例計算,獎勵給醫療機構。計算公式為:新農合基金獎勵醫療機構金額=(每人次定額付費標準-每人次平均住院費用)×疾病住院總人次×疾病住院實際補償比例。獎勵資金從各縣(市、區)新農合基金中支付。

(四)處罰辦法。如果該醫療機構全年全體新農合疾病住院病例次均費用超出定額付費標準的,則超出部分應由新農合基金支付的由醫院承擔,新農合基金不予支付。計算公式為:新農合基金不予支付金額=(每人次平均住院費用-每人次定額付費標準)×疾病住院總人次×疾病住院實際補償比例。處罰資金劃歸各縣(市、區)新農合基金。

(五)加強監管,確保改革順利進行。為確保新農合定額付費支付方式改革順利進行,衛生行政部門必須按照《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和上級文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嚴禁出現以下違規行為:附加條件降低政策補償比例;掛床住院、門診患者轉作住院、虛假住院;分解住院,患者疾病未治愈,為了降低每人次平均住院費用而動員患者出院,接著再入院治療;拒收病人,把本醫院可治能治的病人往上、往外送;濫檢查、濫用藥、大處方;不合理收費。違反上述規定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予以書面告誡,督促整改,情節嚴重的予以通報批評,違反法律法規的,移送相關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