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消防完成情況通知
時間:2022-03-08 05:22:00
導語:全市消防完成情況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2011年,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積極宣傳貫徹消防法律法規,強力推進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大培訓、大練兵”活動,全面鋪開消防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不斷加大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力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著力完善依法防控、重點防控、基礎防控、全民防控“四大防控”體系,確保了全市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全年全市共發生火災123起,直接財產損失144.51萬元,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狠抓責任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各縣區政府、各部門高度重視消防工作,將其納入“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體系,作為各級履行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市政府領導多次就消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并親自部署重大消防活動,深入一線督導消防安全。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28個市政府部門和35個社會單位逐一簽訂了消防工作目標保證書,先后9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消防工作,5次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和考評,對消防工作目標完成不力的縣區及時下發督辦通知書,加快消防工作目標完成進度。市防火安全委員會積極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建立并落實聯席會議制度,健全信息交流和聯合執法機制,在職能和權限范圍內聯合對消防安全事項把關,營造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縣、區政府將消防工作列為目標管理和“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推動各鄉(鎮)、辦事處落實消防安全領導和管理責任,推動有關部門落實行政主管和行業監管責任,推動各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狠抓工作落實,有力推動了消防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夯實基礎建設,公共消防保障能力顯著攀升。各縣、區政府堅持把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保穩定、促發展的中心環節,始終保持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同頻共振,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不斷加大對消防工作的投入力度,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實現了新突破。2011年,市、縣(區)兩級政府累計投入消防經費4669.72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0.46%。市消防指揮中心、戰勤保障大隊和特勤中隊主體工程已經建設完工;鼓樓中隊已具備入住條件,4月底前正式投入執勤;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汴西產業集聚區隊站已完成選址征地任務,縣、蘭考縣、杞縣消防大隊新隊建設工程已開工建設。同時,改造了部分縣區消防大隊營房設施,進一步改善了基層消防官兵工作生活條件。全市投入1500余萬元,購置各類執勤消防車15臺、行政監督車4臺,宿營運兵車1臺,淘汰3部超期服役消防車。投入300余萬元,購置了包括沖鋒舟、高壓細水霧裝置、無線遙控炮在內的各類裝備器材1730余件(套),更新完善了信息網絡服務器、接警調度指揮平臺等設施,裝備器材性能結構進一步優化,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堅持固本強基,社會火災防控能力不斷增強。一是圍繞“依法防控”。市政府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出臺了加強消防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消防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不斷建立完善部門聯合執法、火災事故責任追究機制,有效保障了各級各部門依法履行消防職責,實施消防管理,消除火災隱患,切實增強了全社會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二是緊盯“重點防控”。突出火災防控的重點和難點,全面部署開展了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和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建設年和達標創建活動,督促指導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防范及“三會三化”建設,印制“三會三化”、“四個能力”宣傳掛圖7萬份,制作賓館飯店、商場市場、公共娛樂、桑拿洗浴等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合訂本2萬冊,分行業、分系統舉辦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消防系統操作人員培訓班14期,培訓人數5000余人,大大提升了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有力推動全市1338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達到“四個能力”建設標準。三是狠抓“基礎防控”。各縣區以消防安全“網格化”隱患排查為抓手,積極推進鄉(鎮)、街道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火災隱患檢查、整改、處罰、督辦各環節的工作流程,不斷完善三級網格的各類臺帳檔案,著力提高專(兼)職網格化管理人員素質,不斷提升網格精細化管理層次和水平,全市115個鄉鎮、街道,105個社區、1859個行政村、122個警務室能夠正常開展消防工作;進一步發展壯大多元化防控力量,全市23個重點鎮及易燃易爆危險品單位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密集的鄉鎮按標準完成了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任務,原已建成的多種形式消防隊也按照“四有”標準進行了升級改造;推行“巡消合一”、“保消合一”模式,重點單位、公眾聚集場所全部落實了保安派駐制度。全市近萬名巡防隊員、保安人員接受消防培訓,承擔起防火巡查檢查、初起火災撲救和宣傳服務群眾等職能。
四、持續高壓態勢,火災隱患清查整治成效突出。各縣、區政府把整治火災隱患作為實現火災形勢穩定的關鍵環節,圍繞火災多發季節及重要節日期間的消防安保工作,先后部署開展了“守護中原”、“護航中原”等6次系列行動和城中村、商場批發市場、“九小”場所、暢通生命通道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及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等5次消防安全專項治理行動,以及為期100天的火災隱患集中清查整治行動。集中開展了15次全市規模的夜間清查整治,在3.15和11.9期間,組織消防、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集中開展了消防產品專項打假、銷毀活動。特別是自2011年9月以來,全市部署開展了為期5個月的“清剿火患”戰役行動,監督執法力度大,排查單位覆蓋面廣,消除火災隱患快,參加戰役行動人員多,社會關注程度高,有效確保了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清剿火患”戰役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針對省、市、縣三級政府掛牌督辦的50處重大火災隱患,相關縣、區政府嚴格落實責任捆綁制,實行隱患整改“倒計時”,定期進行督辦,累計投入整改資金近200萬元。確保了50處重大火災隱患全部按期整改銷案。2011年,全市各級共檢查各類單位場所9萬余家,整改消除火災隱患近13萬處,從嚴整治了39個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等消防“亂點”區域,責令“三停”(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435家,臨時查封969處,依法行政拘留217人,極大地震懾了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不法商戶和違法違規行為人。
五、拓寬宣傳渠道,全民消防安全素質明顯提升。全市各級依托聯動高效媒體,充分暢通消防宣傳渠道,播出電視消防廣告5000余條(次),刊播消防新聞639條。推出8個專欄、10個專版、126期專題,利用各類新興媒介,高頻次滾動播放消防標語。高標準建成11所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11條消防示范街,制作各類大型戶外宣傳櫥窗標牌2000余塊,向全市20萬手機用戶發送消防安全知識短信。同時,根據節假日特點、季節防火重點、社會火災形勢等,相繼組織開展了系列專題宣傳活動,不斷強化消防宣傳“五進”(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結合119消防宣傳周,在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主題為“全民總動員,齊心剿火患”的“119”消防日大型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吸引了社會各界群眾5000余人。全市配備12輛消防宣傳車,成立12個宣講團,新注冊召募5萬名消防志愿者,深入社區、學校、企業、車站、城市廣場和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地,實施大眾化、常態化、零距離、面對面的宣傳教育,全面增強消防宣傳的滲透力。2011年,全市共組織地方黨政領導、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鄉鎮長(街道處主任)、村兩委、保安隊員、特殊工種、消防系統操作人員、建筑施工工地負責人等各類消防培訓班40期,培訓人員近2萬人,在全社會形成人人了解消防、關心消防、支持消防、參與消防的良好局面,不斷夯實“全民防控”根基。
雖然我市消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社會消防管理仍然薄弱。一些地方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尤其是部分鄉鎮、街道和社區消防管理流于形式,失控漏管現象嚴重。部分社會單位消防責任主體意識不強,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整改等機制不健全,工作被動應付。二是公共消防設施建設仍然滯后。城鄉消防規劃落實不到位,市政消火栓仍然欠賬,加之維護保養措施落實不好,全市部分市政消火栓無法正常使用;隊站建設進展較慢,消防隊站數量不能滿足城市發展需求,消防經費投入不夠,消防裝備建設仍處于全省較低層次,全市“高、精、尖”消防裝備普遍比較匱乏。三是消防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全市高層(地下)建筑、大型人員密集場所數量日趨增多,消防管理難度較大,發生群死群傷火災的風險仍然存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部位火災隱患比較突出,公眾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發生亡人火災的風險較高。四是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部分縣、區政府專職消防隊標準不高,多數縣(區)農村鄉鎮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四有標準”落實不到位,僅停留于購置消防車輛,經費難以保障到位,執勤人員少,業務訓練跟不上,戰斗力無法生成。
2012年,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和省市有關消防工作的政策要求,進一步加大消防經費投入,全力筑牢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不斷提升全社會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發生,為構建“平安和諧”、共同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提供堅強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 上一篇:依法行政考核事宜
- 下一篇:鄉鎮脫貧解困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