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汛期水安全防控工作通知
時間:2022-04-23 02:24:00
導語:市政辦汛期水安全防控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為切實加強汛期水環境安全防控工作,防止重大水污染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安全,現就做好全市汛期水環境安全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強汛期水環境安全防控工作的重大意義
汛期是各類水污染事件的易發時段。近年來,個別企業趁汛期泄洪時違法排污的行為時有發生,部分地區還出現了轉移傾倒危險化學品事件,對水環境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加強汛期水環境安全防控,對于保障水生態安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汛期水環境安全防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密切配合,加強協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做好汛期水環境安全防控工作。
二、嚴格環境執法和監管,從源頭上預防污染事故發生
(一)強化環境日常監管。嚴格落實“四個辦法”,對違法偷排、超標排放以及擅自拆除或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的單位,實行“高限處罰”,嚴格問責;特別是對頂風而上、影響惡劣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賁任人的刑事責任。加強生態監管,督促排污單位規范建設生物指示池,確保常見魚類穩定生存再排向環境。
(二)堅持“超標即應急”零容忍工作機制。按照“超標即應急”的要求,采取“快速溯源法”和加密監測工作程序,發現超標情況,1小時內啟動應急處置程序,24小時內鎖定污染源并及時處置。
(三)加強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設。落實省環保廳《關于構建全省環境安全防控體系的實施意見》,強化環境風險評估、環境隱患排查、環境預警監測和環境應急處置,加快構建環境應急防控體系。落實環境風險評估制度,將環境風險評估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開展環境隱患排查,建立環境風險源動態管理檔案;完善環境預警監測體系,及時掌控重點河流和環境敏感區域特征污染物排放情況;落實應急事故池、廠外攔河壩等應急處置措施,加強環境應急演練,切實提高環境應急處置能力。
(四)強化科學調控,切實發揮好截蓄閘壩在防汛泄洪和環境安全防控中的綜合效用。環保、水務等部門要加強溝通、深化協作,統籌資源、科學調控,在不影響正常行洪的前提下,及時調控閘壩,對因超標排污事件導致的污水團實施攔截,充分發揮水利閘壩調控在防汛泄洪和環境安全防控中的綜合效用。
(五)打好環境執法“組合拳”。堅持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執法工作機制,認真落實省檢察院、省環保廳、省公安廳《關于辦理破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案件若干問題座談會紀要》和《關于辦理危害環境犯罪案件座談會紀要》精神,整合優勢資源,凝聚執法合力,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三、加強協調配合,建立聯動機制
各鎮街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發揮部門優勢,統籌信息資源,形成各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聯動工作機制,務實高效的預防和處置各類水污染事故。水務、環保部門要制定汛期攔河閘壩調控運行方案,定期對河道內截蓄的水體進行監測。對可能造成跨界污染的超標水體,環保部門要及時查明原因,鎖定、切斷污染源,采取針對性措施,及時妥善處置,同時,及時通報水務部門。水務部門要協同環保部門將污染水體在轄區內鼾,有效避免跨界污染事故的發生。水產部門要切實做好轄區漁業養殖管理工作,積極協調各鎮街做好群眾工作,禁止在泄洪河道從事漁業養殖生產活動,現行泄洪河道內的網箱、圍網等漁業養殖要盡快清理,確保不對汛期泄洪造成影響。
- 上一篇:發改局長在三思三創專題會發言
- 下一篇:市政辦農業保險工作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