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派政治指導員,擴大黨的覆蓋面

時間:2022-12-07 03:46:00

導語:委派政治指導員,擴大黨的覆蓋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加強黨對各類新經濟組織的政治領導,積極有效地開展黨的工作,中共嘉定區委除了積極創造條件,在各類企業中建立黨組織,依托企業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外,對大量員工少、黨員少,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實施了向企業選派政治指導員的工作制度,實現了把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落實到每一個基層企業的工作要求。

一、問題的提出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我區出現了大量的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這些新經濟組織的存在,對我們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近年來,我區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堅持“轉制不撤支”的原則,即凡是由原有的國有、集體企業吸納部分外資和私人資本,嫁接為外商投資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原來的企業黨組織都予以保留,并且整個地轉入新經濟組織。堅持“誰組建,誰負責;誰投資,誰負責;在什么地方,由那個地方的黨組織負責”的原則,即凡新辦的,由鄉鎮集體資產管理部門和外商共同出資的企業,我們一般都在籌建之初就選派黨員干部進入,企業開業之初就建立起企業黨組織。但是,由于我區建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大量的是投資規模不大、用工不多的小企業,也有一些是我方很難插手的外商獨資企業,大多沒有黨員或只有個別黨員,不具備建立黨組織的條件。從我區2000年“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督查情況看,新經濟組織的構制非常復雜。全區現有12700多家私營企業,平均職工數為8人,其中大部分是商貿型,注冊地與經營地分離,符合建黨條件的只有65家;三資企業912家,平均職工77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僅97家。由于絕大多數非公有制小企業中沒有黨組織,實際上已成為黨建工作的薄弱點和空白點。黨的工作進不了企業,一些企業中出現了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污染環境、侵犯員工合法權益的現象沒人抓沒人管。在這些企業中的少數黨員,也由于長期脫離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政治意識淡化,組織觀念淡薄,行動上混同于一般群眾,已體現不出先鋒隊的作用。

如何實現把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覆蓋到所有企業,切實防止這一部分非公有制企業成為黨的工作的空白點?我們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區委組織部于1995年6月下發了《進一步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文件,明確要求對這一類沒有黨組織、也沒有設黨小組的企業,實行落實黨的工作關系,向企業選派政治指導員的作法。1997年9月區委又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政治指導員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文件,使政治指導員工作進一步制度化和規范化。至今,我區政治指導員工作制度的應用范圍,已由原來的外資、私營企業擴大到所有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和新社會組織。

二、具體做法

全面落實政治指導員工作制度,首先,要提高基層黨委對搞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必須從政治上來認識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作用。我們黨是執政黨,完全有理由理直氣壯地對非公有制企業實施黨的政治領導,在私有資本控制的企業里抓黨的自身建設。其次,要明確黨的工作關系歸屬。企業中有黨的組織,是開展黨的工作的有利條件;企業中沒有黨員,沒有黨的組織,不等于不要做黨的工作。沒有黨組織,沒有黨的組織關系、,可以先建立黨的工作關系,把對某一個企業開展黨的日常工作的任務、責任明確地劃歸于某一個基層黨組織——即落實黨的工作關系。為此,我們要求基層黨委,把區域內所有的三資企業、私營企業中黨的工作關系加以明確,并落實有關黨組織的黨建工作責任,使全區各類新經濟組織都置于有關黨組織的工作范圍和責任區內,覆蓋率要達到100%,不能遺漏。已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的,黨的組織關系就是黨的工作關系;沒有組織關系的,黨的工作關系原則上和企業行政關系或企業主要產權關系并行一致;企業資產由多方投資構成的,由中方投資參股的法人中投資比最高的一方黨組織負責,或由中方投資單位的黨組織之間協商決定。外商獨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不能明確黨建工作責任的單位,根據屬地、就地、就近、便于工作便于管理的原則,由鎮黨委指定黨的工作關系歸屬單位。

黨的工作關系確定后,一些未建立基層黨支部,也未設有黨小組的企業,應由黨的工作關系網絡中的上一級黨組織切實負起指導企業黨建工作和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并向這類企業下派政治指導員。到目前為止,全區已向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三資、私營、股份合作制等各類企業派遣了643名政治指導員,實現了全區企業黨的工作的全面覆蓋。政治指導員的來源,可以由企業中政治素質好,有一定組織領導能力的黨員擔任,也可以從外單位聘任;可以是專職,也可以兼職;但從目前已有的643名政治指導員看,95%以上是從外單位選派,兼有其他職務的黨員干部。被選聘為新經濟組織政治指導員的,一般都是黨性強、政策水平較高的黨員,有的是上級有關部門負責人,有的是企業聯合工會負責人,有的是基層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選派政治指導員的條件是:忠誠黨的事業,講黨性,清正廉潔,作風正派,組織紀律性強,要有一年以上黨齡;較好地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既能堅持原則,又有靈活性;熟悉企業工作,懂經營會管理,有開展黨建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政治指導員的職責是:負責向員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對法人執行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監督;領導企業的群眾團體和統戰工作;了解和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法制教育;培養和考察入黨積極分子,積極為發展黨員和在企業中建立黨的基層組織創造條件。企業政

治指導員事實上是黨派往沒有黨組織的企業中的“黨代表”;是沒有黨支部的“支部書記”。為了使政治指導員制度落實,我們把這項工作制度列入了對基層黨組織黨建責任制的考核內容,每年檢查,每年考核,對不稱職的政治指導員及時進行調整,對優秀政治指導員實行獎勵。

同時,為提高政治指導員在各類新經濟組織中開展黨的工作的適應能力,區委和部分鎮、局黨委還對政治指導員進行了培訓。

三、基本成效

我區對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實施政治指導員制度后,基本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填補了黨建工作的空白點。現在,在我們區的范圍內,所在企業,都有黨組織的工作網絡。具備建立基層黨組織條件的,基本上都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或設立了黨小組。沒有建立黨組織的企業,也有黨的聲音,有政治指導員的活動蹤跡。凡是黨員一般都能找到組織的歸屬,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一些原來沒有黨員或只有一兩名黨員的企業,由于落實政治指導員的工作制度,為企業建立黨組織創造了條件,有不少單位已經或即將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據抽樣調查。每個政治指導員平均每年組織活動6~8次,黨員的參與率達到95%。政治指導員還經常對黨員職工開展談心活動,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不斷壯大,工作比較突出的封浜鎮,超過50人以上的企業,平均有2個以上的入黨積極分子。全鎮40個有政治指導員的企業,已有入黨積極分子130人,在近3年中,共發展新黨員9人。全區通過實施政治指導員工作,近年來在新經濟組織中共發展了150名新黨員,371家具備條件的新經濟組織全都建立了黨組織。

(2)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黨對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原來,在這類既沒有黨組織也沒有工會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中,企業主或外方人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實施政治指導員工作制度后,一方面我們黨組織選派的政治指導員大多能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理有關矛盾,較好地維護國家、投資者和職工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企業主因有了政治指導員的監督,也比較謹慎。唐行鎮一外資企業,工人勞動強度高、工作環境較差,針對這一情況,在政治指導員的建議下,老板采納了他的建議,增加了除塵、換氣設備,增加工人的休息時間,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政治指導員還幫助各企業建立健全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目前,這些企業中,工會的組建率達95%以上。全區三資企業中,通過政治指導員工作,27%的企業為職工辦理了養老保險。幾年來政治指導員解決了多起勞資糾紛,積極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3)基本解決了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中政工干部奇缺的問題:

擔任政治指導員工作的黨員,有的是黨政機關的領導干部,有的是機關、私營經濟城、村黨組織的工作人員和群團負責人,也有的是企業廠長、經理等經營管理干部。各種不同身分的黨員干部共同參與抓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既有利于加強黨對這一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領導,增強黨務政工干部隊伍的力量;又有利于形成全黨齊抓共管黨建工作的新格局。政治指導員成為了這些企業的政工骨干,通過努力,一批有發展潛力的黨員骨干充實進政工干部隊伍,使政工隊伍陣容逐步整齊,素質逐步提高,為這些企業創造良好的政治氛圍,保證黨對這些企業的政治領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企業黨的工作逐步得到了外方和業主的認可。政治指導員在開展黨建工作的同時,按照“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利用各自的角色身分,積極為企業協調好內部和外部的關系,為搞好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服務,黨的工作也逐步被外方和業主認可。上海翰林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金屬沖壓件的外資企業。開業初,由于企業缺乏生產管理經驗,事故接連不斷,不到5個月時間,發生工傷事故12起,集體感染腸道傳染病一次。區勞動局、衛生防疫站要嚴肅處罰企業法人,限令整頓,并補償受傷害員工的傷殘撫恤金等。外方人被弄得走投無路,幾乎無法組織正常的生產經營。政治指導員了解情況后,依托村黨總支,幫助企業整頓,從本村自辦企業調集熟練技工,支援該公司,帶教和培訓新招用的打工人員;幫助整頓生產和生活管理秩序;傳授企業管理經驗,不僅杜絕了事故,也提高了產品質量、產量和企業效益,企業很快轉入正常,外方非常感激。因為建立了互相信任,互助互利的關系,雙方密切協作,配合的局面基本形成。比如戩浜鎮、黃渡鎮、江橋鎮等單位自從有了政治指導員的工作,在舉辦歌詠會和體育運動會等文體活動時,許多外方經理和業主不僅同意職工占用工作時間排練,還在經費上給予支持。一些企業老板還在政治指導員良好形象的影響下,積極捐錢捐物,濟貧幫困。這對黨的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