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構建和諧社會能力
時間:2022-07-13 08:32:00
導語:如何提高構建和諧社會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農村,基層黨組織應以鞏固核心領導地位、引領群眾創業致富和加快農村民主化進程為重點。
●構建和諧社區,基層黨組織必須提升服務居民群眾的水平和層次,增強扶助困難居民的實際效果,提升居民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
省黨建學會近日召開理論研討會,40多位來自全省各地的黨建理論和實踐工作者圍繞“提高基層黨組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這一課題深入研討,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共識。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層黨組織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與會者認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其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如何,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將產生直接影響。
省黨建學會副會長顧耀昌認為,黨的基層組織能否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取決于自身建設的強弱。當前,基層黨組織亟待在加強黨的領導中發揮組織保證作用,在聯系群眾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完成各項任務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帶領群眾推進“兩個率先”中發揮引領帶頭作用。
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方世南認為,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的社會。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法治意識,不斷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和價值追求,而依法辦事意識、人民主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則是基層黨組織法治意識的主要內容,學習教育、民主監督和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實踐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法治意識的根本途徑。
徐州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對黨的執政理念的歷史演變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執政理念的開放程度伴隨著政治體制開放程度的深入而逐漸增強”的結論,提出樹立開放的執政理念是我們黨尤其是基層黨組織當前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連云港市委黨校教授席佳銘認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空間在基層。當前,隨著社會形態轉型,黨的基層組織有可能出現弱化現象,必須采取與新形勢相適應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激活黨的基層組織,使其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堅強堡壘。
宿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惠春在分析了當前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后提出,要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組織體系,強化黨的基層組織的服務意識和功能,推動基層黨組織完善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式、創新活動內容,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活力。
省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省黨建學會副秘書長李天華認為,基層黨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亟需提高六種能力,即科學發展和加快發展的能力,依法辦事和民主決策的能力,化解矛盾和處理危機的能力,社會調劑和促進公平的能力,弘揚正氣和引領新風的能力,整合資源和示范引導的能力。
省委黨校教授、省黨建學會副秘書長董連翔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基層黨組織必須提升社會價值導航能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化解社會矛盾能力、協調社會各方的能力以及自我創新的能力。
二、構建和諧農村,基層黨組織應以鞏固核心領導地位、引領群眾創業致富和加快農村民主化進程為重點
連云港市黨建學會認為,村級黨組織在構建和諧農村中擔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面對構建和諧農村這一新要求,村級黨組織建設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必須提高對傳統陣地的鞏固能力、對新生陣地的跟進能力、對惠民陣地的拓展能力、對邊緣陣地的引導能力、對隊伍陣地的建設能力,筑牢構建和諧農村的執政基礎、組織基礎和社會基礎。
揚中市委組織部提出了建設和諧鄉鎮領導班子的四條途徑,即:運用“組織調控法”解決好兩個一把手配備的問題;運用“交叉任職法”解決好配少配精配強的問題;運用“民主選拔法”解決好創新發展選拔配備方法方式的問題;運用“拓展渠道法”解決好選人用人領域和視野不寬的問題。
鹽城市鹽都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顧其斌從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層面分析了影響農村和諧穩定的各種復雜因素,認為農村基層黨組織處理復雜局勢的能力還比較弱,與構建和諧農村的要求不相適應。為此,要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和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建設一支適應復雜局勢的農村黨員干部隊伍。
三、構建和諧社區,基層黨組織應以服務城市居民、扶助弱勢群體、提升市民素質為重點
與會者認為,構建和諧社區,基層黨組織必須提升服務居民群眾的水平和層次,增強扶助困難居民的實際效果,提升居民的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
淮安市委組織部在調研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社區黨組織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強調必須著眼于夯實隊伍基礎,加強社區黨組織骨干力量建設;著眼于夯實思想基礎,加強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著眼于夯實共建基礎,加強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的溝通協調;著眼于夯實物質基礎,加大對社區黨組織建設的投入力度。
南京市下關區委組織部提出,要建立網格化的組織體系,以全面覆蓋、核心滲透提高社區黨組織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創新發展基層民主機制,以集合智慧、暢通渠道提高社區黨組織推進民主自治的能力;堅持以人為本,以瞄準需求、完善措施提高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以有效組織、群防群治提高社區黨組織保障安全穩定的能力;廣泛創建各種載體,以豐富的活動、繁榮的文化提高社區黨組織營造和諧氛圍的能力。
常州市鐘樓區委組織部毛建國認為,網格管理為社區黨建和社區管理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維方法。運用網格化管理推進社區黨建,構建和諧社區,要本著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以新時期社區發展新趨勢為方向、以探索區域性黨組織設置為突破口,把社區內各類資源、關系、力量有效整合起來,逐步建立區域性黨建的組織管理網、工作機制網、資源共享網和服務群眾網,使街道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
四、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創新黨的建設工作
與會者一致認為,和諧社會的建成取決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的素質和本領,取決于各級黨的組織作用發揮得如何。
泰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兆江認為,構建和諧社會對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組織部門必須與時俱進,進一步拓展工作內容,創建工作方式方法。要著眼于造就堅強的執政骨干,通過增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活力來構建和諧社會;著眼于夯實牢固的執政基礎,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來構建和諧社會;著眼于壯大執政力量,通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來構建和諧社會。
揚州市黨建學會從配強構建和諧社會的領導班子出發,提出四項措施,即調優配強班子,塑造擔當構建和諧社會重任的領導團隊;充分發揚民主,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氛圍;關心愛護干部,激發各級干部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加大源頭儲備,確保干部隊伍可持續發展。
省黨建學會會長柯廣堅充分肯定了這次研討會的成果。他提出,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扣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始終圍繞江蘇“兩個率先”這一大局,突出協調社會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個重點,緊密結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這個實際,深化課題研究,努力取得更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