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穩定同步致富與平安并舉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2-07-14 04:14:00
導語:發展與穩定同步致富與平安并舉構建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縣地處*,國土面積1159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88%,滑坡泥石流危害面積占38%。人口16萬,農業人口占91%,少數民族人口占3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38元,年收入在882元以下的未解決貧困人口有10.4萬人,占總人口的65%。*年地方財政收入2466萬元,財政收支自給率只有20%。我縣社會發育程度低,基礎設施薄弱,交通閉塞,教育文化衛生發展滯后,自然資源富集同時存在嚴重的地質災害威脅,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經濟支柱單一,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扶貧面大,禁毒防艾工作任務艱巨,縣域經濟規模小使我們在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中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近年來,*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的后勁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環境得到改善,經濟發展的基礎得到夯實,主要經濟指標均創造了近幾年來的最好水平,國民經濟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仍然應該看到*與全國全省、周邊兄弟縣市的巨大差距,而且這種差距在一定時期內仍將呈繼續拉大的趨勢。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全面協調發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根據中央、省、*的要求,結合*實際,我體會到,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需要把握好發展與穩定、致富與平安的關系,注重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繼續按照縣委、政府確定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保持經濟適度發展
(一)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用工業化的理念來謀劃農業發展,在鞏固提升糧油、蔗糖、茶葉等傳統產業的同時,抓好滇皂莢、魔芋、松香、姬松茸、畜牧等產業,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做好勞務輸出工作。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做好農業稅減免,防止農民負擔反彈,保護農民利益。整治和規范農產品消費、農機、種子和農資市場。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加項目投資。立足資源優勢,挖掘開發項目。落實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做好項目前期論證工作,搞好項目儲備。做好“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創新機制,實行投資項目激勵機制,齊心協力做好項目申報工作,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及時把握國家和省*年度投資的重點及領域,積極參與,贏得國家和省*對我縣的更大支持。優化投資環境,做好服務。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三)穩步推進縣城和中心集鎮城鎮建設,完善城市功能,盡快改變*城鎮化水平低、臟亂差的現狀。盤活土地存量,把城市當作一項產業來經營。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內外投資。消除部分干部群眾中原有的封閉陳舊觀念,爭取積極支持和配合城建工作。進一步優化城鄉結構和資源布局,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壩區與山區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四)加快水電建設事業步伐,發展礦電、錫電結合產業。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水能資源、礦產資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和政策辦事,做好環境保護,長遠發展;督促落實占有耕地補償工作,切實保障農民生產生活權益。
(五)緊緊抓住全省對十個重點行業進行整合的機遇,進一步推進糖、錫、茶、藥等重點行業的整合,集中力量扶優扶強。切實落實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六)做好我縣國家4A級旅游景點南甸宣撫司署的宣傳推廣工作和建設“葫蘆絲之鄉”工作,把我縣的自然風光、民族、歷史、文化等特點全面展現出來。引進多元資本參與景點開發,做好旅游的宣傳促銷工作,積極探索和推進旅游與文化結合的有效形式,提高品位,使文化旅游產業創造出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我縣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指標居全省全*后位,嚴重影響和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需更加注重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組織實施好初高中分離、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小學危房改造等工程,改善辦學條件,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擴大高中階段辦學規模,提高高中階段辦學效益,整合教育資源,適時加強成人教育、職業教育,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大力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依靠科學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力度,加快現代科技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速度和步伐,大力普及推廣農村實用技術的應用,更好地促進科技與產業開發和培育經濟增長點的結合。建立健全醫療衛生體系,加強疾病、疫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提高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做好改制企業和困難群體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提高困難人群的收入。整合和完善農村貧困救助、“五保”、合作醫療等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今年上半年,降雨量僅為常年水平的16%,6月下旬以來,連降暴雨,雖部分緩解旱情,但需要我們“防、抗、救”結合,健全和組織實施抗旱、防汛、救災、地質災害防治機制預案和做好工作準備。
(三)深入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改善民族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實施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工程、科技推廣工程以及文化扶貧工程等,在縣普通高中逐步按一定比例招收少數民族初中畢業生,試行普通高中民族班,建立少數民族教育基金,適時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少數民族干部,鼓勵各類企業優先錄用少數民族青年,有計劃地培訓少數民族干部,使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的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搞好民族地區環境、資源和人口工作,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工程,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加快實施沼氣和小水電代燃料試點工程,鞏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積極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促進各民族當家作主和民族團結。把安居溫飽、異地搬遷和勞務輸出作為扶貧工作的三項重點工程,改善貧困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四)按照*委、*政府有關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把人才的開發、培養、造就和使用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構建多元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從政策上促進、從制度上保證人才的開放性和競爭的活力。在用好現有人才的基礎上,以多種方式引進人才和智力。培養和引進與*支柱產業及特色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各類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標準,健全機制用好人才,加快人才市場體系建設,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提高人才的整體收入水平,完善人才獎勵制度,按照福利貨幣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類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為穩定人才提供條件。
(五)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用好書記縣長信箱,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建立嚴打整治經常性工作機制,依法打擊各類經濟犯罪和職務犯罪活動,積極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創建“平安*”活動,及時整治治安突出問題,保持社會治安的總體平穩。嚴密各項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措施,加強對事故隱患的綜合治理,加大查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力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嚴厲打擊犯罪,深入開展禁吸戒毒工作和無毒社區、鄉鎮建設活動,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力爭用三年時間,到2008年實現無毒縣的目標,遏制住和艾滋病蔓延。
構建和諧社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把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視野拓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實行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統籌各種社會資源、構建和諧社會的合力。對跨地區、跨部門的問題和矛盾,要加強協調,積極主動做好工作。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工作重點,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使群眾正確認識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實現自身利益的途徑,自覺為改革發展穩定貢獻力量。引導各種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發揮好各自的作用,積極投身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
精品范文
8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