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
時間:2022-09-17 10:57:00
導語:國有企業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涌現了大量的下崗職工,給社會政局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我縣著眼于服務和推進國企改革,將社區黨建工作擺在了更加重要位置來抓,積極探索,大膽改革,及時跟進,切實強化社區黨組織的功能作用,特別是創新開展“五零社區”主題創建活動,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推動了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順利進行,維護了社會發展與穩定大局。
一、規范社區組織,著力夯實社區黨建基礎。一是聯點扶建。根據形勢發展需要,縣委于**年出臺《關于大力推進社區建設的意見》,將縣城6個居委會整合為朝陽、濂溪、文塔、九塘江4個社區,直屬城關鎮管理。同時,成立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明確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家領導分別包扶1個社區的建設工作。目前,4個社區內轄單位175個,常住人口8753戶,18120人,流動人口近2萬人,社區直管黨員102名。二是健全組織。4個社區實行“一區一支部”建制,相應建立健全了社區工會、工青團和婦聯組織。同時,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選優配強了社區班子和工作人員。從城關鎮選派了4名優秀干部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實現社區支記與主任一肩挑。確定每個社區工作人員職數為5人,公開選聘了20名中專以上文化、平均年齡為35歲的專職干部,使社區工作班子基本實現年輕化、知識化。每個社區還配備了一名公安干警,經選舉兼任社區副主任。三是提供保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標識”的要求,投入120多萬元,為每個社區修建了500㎡左右的辦公綜合樓,配套設置“三室四站”(即社區辦公室、綜治辦公室、警務室、社會保障和勞動就業服務站、衛生醫療服務站、文體服務站和社會事務服務站),并建立了社區遠程教育網點和黨員活動室。為保證社區工作正常運轉,縣財政及有關部門每年安排每個社區人員工資及辦公經費4.5萬元。從**年起,縣財政又參照村級標準,對每個社區增拔辦公經費1200元/月。
二、抓好社企對接,穩妥安置下崗職工黨員。國有企業改制后,改制企業職工黨員除返鄉安置的外,大多數人需要納入社區管理。為此,我縣要求各社區黨組織與改制企業所在基層黨委主動銜接,及時做好移交工作,認真抓好改制企業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切實筑起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一方面,實行“兩個對接”,抓好黨員組織關系移交接工作。一是“組織對接”。深入改制企業調查摸底,建立下崗和離退休職工檔案,對黨員的基本情況、去向、能力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相關情況由所在社區、城關鎮黨委、改制企業原所在黨委、縣委組織部分別備案。對于在縣城居住或不愿返鄉定居的改制企業黨員,由城關鎮黨委與改制企業原所在黨委結合黨員意愿,嚴格按照程序,及時辦理黨員組織關系接轉手續,將黨員納入社區黨組織管理,確保黨員接管“不斷線”。目前,社區共接收改制企業黨員47名;二是“經費對接”。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將改制企業黨員今后一段時期的活動經費,以適當比例納入企業改制成本,為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經費,并保障社區黨組織工作的持續正常運轉。另一方面,堅持“三個規范”,抓好改制企業黨員教育管理。一是規范黨員編排安置。按就近就便原則,將各改制企業黨員相應編入其住宅所在區域的社區黨組織。從而使每名改制企業黨員能夠始終置于黨組織有效管理范圍之中,做到離廠不離黨,下崗仍有“家”。二是規范聯系服務制度。社區黨組織建立健全聯系服務制度,定期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黨員群眾,及時了解改制企業職工、黨員的思想動態,針對性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困難問題,并認真排查化解社區內各種不穩定因素。目前,全縣所有的改制企業未發生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三是規范黨員組織生活。確定每月18日為黨員活動日,采取上黨課、辦培訓班等形式,對社區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實用技術等方面培訓。結合改制企業黨員分布散、難集中的特點,堅持“小型、業余、靈活”原則,明確他們參加組織生活的要求和方式,切實加強他們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
三、創新服務載體,努力營造和諧社區格局。改制企業黨員由于下崗失業,由“單位人”變為“社會人”,進入社區后,容易出現對社會不滿情緒以及人心浮動、行為偏激等現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全縣社會政局的穩定。面對這種壓力,我縣理清思路,把握重點,創新開展“五零社區”(服務零接觸、干群零距離、收入零突破、發案零指標、家庭零暴力)的創建活動,不斷完善社區黨建服務機制和載體,促進了和諧社區建設進程。重點突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著力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各個社區建立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組織核發《再就業優惠證》,為改制企業黨員免費提供職業介紹和就業培訓,并充分利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把符合要求的改制企業職工全部納入低保管理。今年6月26日,4個社區黨組織協助勞動部門舉辦全縣首屆城鄉就業現場招聘會,共組織55家企業進場,600余名改制企業人員參會,幫助400多人實現了再就業。另外,建立“下崗黨員、職工就業信息庫”,實施“零就業”家庭援助計劃,幫助他們拓寬再就業途徑。目前,已將175名有一定專業技術特長的下崗職工黨員基本信息錄入信息庫,并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如原商業系統下崗黨員何舉建進入餐飲服務業,闖出了創業新路;原林業系統下崗黨員朱湘球進入人保公司,生活有了新保障。二是著力激發黨員隊伍活力。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離退黨員獻余熱、流動黨員亮身份、在職黨員講奉獻”的主題活動和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為主要內容的“六帶頭”活動,全面鋪開“共產黨員先鋒模范崗”、“社區黨員文明示范戶”等主題創建活動,有力激發了改制企業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的熱情,不斷增強了他們的歸宿感和集體榮譽感。今年,社區黨組織還整合改制企業黨員資源,創造性地建立了副食行業黨支部。三是著力開展社區文化創建。整合社區內各種文化資源,開展“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街巷文化”、“家庭文化”、“廣場文化”創建活動,經常性地引導社區居民開展一些喜聞樂見的群眾娛樂、全民健身活動,努力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此外,加強轄區單位的協調配合,緊緊圍繞社區居民所需、所盼的熱點問題,開展“黨員教育聯抓、思想工作聯做、社會治安聯防、公益事業聯辦、貧困對象聯扶、文明小區聯建”為主題的“六聯”活動,不斷推進“文明衛生社區”、“平安社區”、“和諧社區”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