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會的講話稿

時間:2022-07-15 05:48:00

導語:工商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會的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會的講話稿

近年來,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工商總局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環境促發展為主題,以貫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為契機,按照總局紀檢組、省紀檢委的部署安排,堅持“以人為本、立足職能、注重實效”的原則,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立足山西特有的人文歷史環境,突出工商行業特點,創新文化載體,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典型示范的整體效能,在工商廉政文化建設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全省系統營造了一種“以廉為榮、以廉為美、以廉為善、以廉為樂”的濃厚廉政文化氛圍,促進了隊伍建設和監管服務職能到位。

一、理清工商廉政文化脈絡,在方向定位上突出“三個結合”

正確定位工商廉政文化,對于有效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省在開展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踐中,確立了以執法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傳統文明為支撐、以促進市場發展為依歸的廉政文化建設方向,著重在廉政的整體性、文化的傳承性和行業的職能性等方面予以把握和定位。

1、著眼全局,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相結合。廉政文化是為政治文明建設服務的文化,我們緊緊抓住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核心問題,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為民、務實、清廉”的干部政治標準要求,以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為重點,進行理想信念、從政道德和榮辱觀教育,把廉政文化建設貫穿于工商系統干部的培養、選拔、管理、監督等各個環節,不斷強化“百姓無小事、責任重如山”的執法理念,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落實到行政執法實踐中。這種把廉政文化作為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講政治、講大局、講和諧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保證了全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的方向性和實效性。

2、傳承文明,與歷史文化精髓相結合。山西作為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區域之一,是中國社會變革與進步的思想庫,其中孕育著豐厚的廉政自律思想。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便是廉政理論與實踐的杰出代表。特定的人文歷史環境,為我們在廉政文化建設上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基礎,有利于將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廉政文化推進的優勢。這種從傳統文明層面的融入,積蓄了豐厚的民族優秀文化底蘊,激發了每個工商干部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創造熱情,奠定了我省工商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的文化基礎和群眾基礎。

3、立足職能,與“五增五創”工作主題相結合。工商廉政文化建設成果必須最終體現在工商隊伍的廉政建設和工商監管服務職能的有效發揮上。一年多來的實踐證明,省局黨組提出的“五增五創”工作主題(即增強大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創造公平競爭的發展優勢、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誠信守約的信用環境、公正廉潔的執法環境和公開高效的辦事環境)已經成為全省工商系統的共同認知和工作指南,是我省工商廉政文化建設的支點和核心。因此,在工商廉政文化建設方向的定位上,我們緊扣“五增五創”工作主題,進一步明確工商廉政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價值取向和職業操守的反映、是當代先進文化的行業表現和文化特征、是執法理念的必要構成和公正執法的道德支撐,具有重要的激勵、引導、規范、凝聚和陶冶作用。

二、創新工商廉政文化載體,在營造氛圍上實現“三個增強”

文化載體作用的有效發揮,在廉政文化建設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重點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工作。

1、挖掘傳統教育方式,增強廉政文化的滲透力。一是開展形勢教育。充分利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對全體黨員進行黨紀條規、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權力觀教育。二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先后組織參觀了西柏坡、延安、井岡山、麻田八路軍總部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并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建立了以黃崖洞、平型關、麻田八路軍總部為依托的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以晉商傳統文化為依托的廉政勤政教育基地。三是積極開展廉政承諾、行風承諾、廉政宣誓等活動,凈化心靈,規范行為,陶冶情操。四是堅持并有效利用“”制度,保證了干部職工學習的經常性和穩定性。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基本做到了兩不誤、兩加強,即中心組學習與支部學習兩不誤,自律與他律兩加強。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使廉政意識逐步滲透到每個黨員干部的行為實踐,不斷增強其廉潔自律的自覺性。

2、利用現有載體,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一是建立形式多樣的文化園地。各市縣局均形式不同的建立了諸如“廉政園”、“廉政走廊”、“一廉堂”等學習教育園地,積極發揮廉政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同時,省局編印了《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守則》和《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職責匯編》,便于攜帶,利于學習。二是創新和發揮媒體作用。省局成立了宣傳中心,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成立了省電視臺駐省工商局記者站。同時,充分運用電子網絡、視屏等手段,發送廉政短信、制作廉政屏保、建立廉政網站,并在山西市場導報、中國新聞-山西工商等媒體上開辟了廉政文化建設專欄,在系統內外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三是發揮身邊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的鼓舞和感召作用。先后發現、培養、總結了“全國模范公務員”———黎城縣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寬德,“中國優秀青年衛士”———介休市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于劍云,“2005年度山西省首界十大法制新聞人物”———侯馬市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鄭俊華,在全系統營造了弘揚先進、激勵先進、學習先進的濃厚氛圍。四是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廉政警示教育,不斷增強廉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省局多次在全省工商系統工作會議上,對被媒體曝光和省局明察暗訪發現問題的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情況進行公開通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總局紀檢組的充分肯定。同時,各市局利用現有條件,組織黨員干部到監獄、勞改所等場所開展現場警示教育活動。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教育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系統“以廉為榮、以貪為恥”氛圍的形成。

3、依托種類活動,增強廉政文化的影響力。在全系統廣泛開展了“學黨章、知榮辱、樹新風”系統活動。一是開展了以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動。省局征集書法、漫畫、攝影等20余種形式的作品1000余件,經過層層評選,評出8大類作品265件,予以表彰并匯編成冊,廣為宣傳。二是組織開展了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文體活動。在省委、省政府組織的“祖國頌”歌詠比賽中獲得金獎;積極開展了全系統演講比賽、廉政知識競賽和廉政歌曲大家唱等系列活動。三是開展工商廉政文化“六進”即進機關、進基層、進家庭、進市場、進經營戶、進商廈宣傳活動,在社會上營造了濃厚的文化互動氛圍。近年來,我局還與駐晉預備役某師開展了軍民共建活動,把工商廉政文化與軍營文化相融合,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達到了國防衛士與經濟衛士互動共贏的效果。

三、引深工商廉政文化建設,在全面推進上做到“三個到位”

在全面加強和推進工商廉政文化建設中,我局采取了典型示范引導、強化制度建設、全面調研督察的方法,保證了廉政文化建設在系統的全面推進。

1、因地制宜,保證示范到位。經層層推薦選拔,我局命名了太原市婁煩縣工商局等26個工商局(所)為全省工商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如,太原市婁煩縣工商局起步早、基礎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綜合效果明顯,總局紀檢組領導調研后給予充分肯定;太原市迎澤分局結合地處市商業中心的特點,深入開展了工商廉政文化進市場、進商廈等文化互動活動,加起了工商與商場管理者、經營者、消費者溝通的橋梁;太原市萬柏林分局開展了以“五廉”教育,即倡廉、助廉、育廉、督廉、促廉為內容的工商廉政文化建設活動,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市工商局開展了以工商所規范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廉政文化建設年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所轄祁縣西六支工商所將廉政文化建設與工商所規范化建設相結合,相互融入,相互促進;長治市城區分局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了廉政文化建設長效機制。省局及時總結各地的經驗和做法,并召開專門會議,進行推廣宣傳。在先進典型的示范和帶動下,全系統隨時隨處都可感受到一種健康向上、蓬勃昂揚的精神風貌。

2、防微杜漸,保證制度到位。為貫徹落實好《實施綱要》,我局不但制定了《山西省工商局關于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具體意見和任務分解方案》,而且配套制定了《山西省工商局關于創造公正廉潔執法環境和公開高效辦事環境的實施辦法》、《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干部監督工作聯系會議制度實施細則》。同時,完善了黨政領導干部廉政談話、誡勉談話和述職述廉等規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為貫徹省政府《關于改進機關作風、優化政務環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決定》和國家工商總局黨組《關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抓緊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的通知》,我局出臺了對影響政務環境、損害工商形象的違規違紀行為施行責任追究的“約法三章”,得到省領導的充分肯定。制度體系的構筑,使干部職工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營造了靠制度規范、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監督的良好氛圍。

3、強化督察,保證措施到位。一是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省局領導班子成員始終堅持“一崗雙責”,經常性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嚴格要求,以身作則,樹立了良好的勤政廉政形象。二是專題督察。為防止廉政文化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形式主義傾向、鋪張浪費現象、忽視干部職工的廣泛參與、忽視已有制度的作用、忽視與隊伍建設、行風建設的結合等“五種現象”,省局執法督察室全面開展督察工作,多次組織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收到很好效果。三是督察廉政文化教育新陣地、新領域的拓展情況。各市縣局都能以不同形式,通過開展“六進”活動,以及聘請廉政監督員、開展聯誼活動、幫扶結對子、訪貧送溫暖等活動,將廉政文化建設滲透到各個社會層面,延伸到工商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努力塑造工商系統公正廉潔、公開高效的良好形象。

四、發揮工商廉政文化作用,在實際效果上實現“三個提升”

我局以廉政文化建設為載體和手段,把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優化政務環境和發展環境上,促進了各項工作的健康開展。

1、創新機制,提升了行政執法效能。強化崗位職責,建立并全面推廣了以“導辦、首辦、轉辦、督辦”為工作流程的“首辦責任制”,得到國家工商總局和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功能齊全的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目前,全系統均已建設成集業務受理、信息、電子查詢、監督評價于一體的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并嚴格實行“咨詢導辦、集中受理、內部轉辦、統一對外、限時辦結”的審批機制。省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被省“審改辦”定為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示范窗口。工作機制的創新,使全系統執法效能得到了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2、發揚精神,提升了基層基礎建設水平。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廉政文化建設的感召下,充分發揚知難而上、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勇挑重擔、盡職盡責的負責精神,求真務實、奮力拼搏的實干精神,協調各方、凝聚力量的團結精神,事業為重、筑基固本的奉獻精神,在全省工商系統黎城現場會后,充分利用有限資金,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僅用一年時間,584個工商所全部實現了“六有”功能(辦公場所、服務大廳、集體宿舍、澡堂食堂、文體活動室、管理制度),配備了執法車輛,基層建設和裝備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

3、促進發展,提升了工商機關整體形象。全系統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全面開展各項執法行動,加強了市場經濟秩序的整頓和規范;放寬準入領域,降低準入門檻,推進公平競爭,促進了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實施商標戰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省政府組織的52個部門參加的政風行風評議中名列第二,被省政府評為政風行風評議先進部門;省局機關連續兩年獲得省直機關精神文明標兵單位和全省依法治理示范單位,被、司法部和全國普法辦評為“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廉政文化建設作為黨和政府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基礎性工程,我們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與上級領導的要求和兄弟部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新的起點,按照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學習會議精神,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做法,把我省工商系統的廉政文化建設推向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