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工業經濟工作大會領導講話材料

時間:2022-12-29 09:38:00

導語:區工業經濟工作大會領導講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工業經濟工作大會領導講話材料

同志們、各位企業家:

今天,區委區政府在這里召開工業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去年工業經濟工作開展情況,分析形勢,研究對策,安排部署今年的工業經濟工作。區委區政府對于工業一貫是非常關注,并給予高度重視,今天的大會也充分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去年工業經濟大會至今我仍記憶猶新,在當時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區委區政府號召全區工業企業抱團發展、共克時艱、轉危為機、轉型升級。在金融危機面前,各位企業家始終牢記自身社會責任,積極響應不裁員的倡議,與區委區政府協調溝通、抱團取暖。一年來,通過大家的努力,區委區政府圓滿實現了既定的工作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冬冬同志宣讀了工業經濟戰線上的先進單位,大會進行了表彰,在這里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獲得表彰的先進工業企業表示祝賀,向去年參與抱團發展、轉危為機、轉型升級的全區工業企業表示衷心的感謝。經濟開發區和東華鏈條、華光焊料、春風摩托三家企業作了很好的典型發言,給我們以啟示,給我們以信心,這既是我們政府部門應該深入研究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對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我相信也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姜軍區長代表區委區政府作了很好的報告,三個方面的內容講得很好,分析去年實事求是,分析問題冷靜客觀,提出舉措實實在在,指導性、操作性都非常強。在姜軍同志報告中,他指出“工業始終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區委區政府過去、現在、將來都會把工業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這句話我非常贊同。可能在某一個階段我們會召開一些專門會議,號召大家著力發展某一種產業,但是我們更應該充分認識到,在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內,工業經濟將始終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對于國家、浙江、是如此,對于也是如此。

當下,的工業經濟已經處于新的關鍵時期。年前,我們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恢弘巨幕,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在改革開放的年歷程中,的工業企業歷經鄉鎮企業國有、企業轉制產權改革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等重大抉擇。回首過去,應該說工業的這些抉擇都選準了時機,都抓住了發展的每一個環節。因此,放在的各縣市區中比,目前的工業還是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發展平臺,發展的基礎較好。今天,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出發,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中央又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命題,并以國家整體發展方式的轉型,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歷史性變革。發展方式轉變,這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大抉擇,也是工業面臨的新的關鍵抉擇。在產業發展的新的關鍵時期、“十字路口”,工業是繼續徘徊、彷徨、走老路,還是改革、創新、突破、超越?我們自然應當選擇后者。

時代呼喚我們刻不容緩地加快轉型升級。總書記在今年兩會前夕的中央省部級領導干部研討班上,在講話中罕見地連用了50個“加快”,督促省部級高官在“加快”轉變上下功夫,體現出中央高層對轉變經濟方式迫切性的高度重視。省委趙洪祝書記在多次對我省及上海、天津等地工業經濟調研考察后,最近也提出全省要進一步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搶抓“后危機時期”的發展主動權。3月上旬,我隨市委黃坤明書記赴天津濱海新區考察,濱海新區的大手筆大力度大舉措大動作,使人震撼,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借鑒和學習。濱海新區從年下半年開始就打響了“十大戰役”,目前已經進入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全面開發建設的新階段,據初步估算“十大戰役”總投資將達到1.5萬億元。這“十大戰役”分別是:中心漁港,將建設北方水產品加工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設北方游艇制造、展示、銷售、維修和培訓中心;濱海旅游區,將建成集世界級主題公園、游艇基地、海上休閑總部于一體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接待能力可達800萬人次;中新生態城,這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繼蘇州工業園之后,合作建設的第二個項目,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計劃用10—15年時間基本建成。北塘片區,將全力建設北塘國際會議產業區、中小企業總部區、北塘小鎮、北塘特色旅游區等,打造具有中國北方小鎮傳統特色的國際會議舉辦地和知名旅游目的地;西部片區,將著力打造天津總部經濟區和生活服務區;濱海新區核心城區,包括塘沽城區及開發區生活區,規劃占地面積53平方公里,將全力打造精致、大氣、亮麗、富有現代氣息和改革開放前沿特色的核心城區;響螺灣和于家堡中心商務區,將建設天津規模最大、高樓最集中的聚集區,積極創建國家金融創新基地,響螺灣商務區重點建設外省市、央企駐濱海新區的辦事機構、集團總部和研發中心,主要功能是商務辦公、賓館酒店、公寓、商業等,于家堡金融區重點建設成為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及金融配套服務中心;東疆保稅港區及其生活配套區,面積10平方公里,東疆保稅港區這是繼上海洋山保稅港區后,我國批準設立的第二個保稅港區,也是目前我國面積最大的保稅港區;臨港工業區,規劃面積190平方公里,將著力打造我國北方以重型裝備制造為主導的生態型工業區;南港工業區、輕紡工業園和生活區,南港工業區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將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重化工基地,輕紡工業園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主要承接石化中下游產業,南港生活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目的是為南港工業區和輕紡工業園提供配套,同時實現建設資金平衡。此行我們還考察了市,是一個重工業城市,曾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后來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下定決心舉全市之力做環境優環境,通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摘掉了世界十大污染城市帽子,并已成功地成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和園林城市,最近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中國唯一的聯合國生態城示范項目,治污成效相當顯著。考察歸來,市委黃書記就向隨行考察的人員提出了“八學八突破”的要求,要求我們把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加快建設大平臺大項目大產業大企業。回顧此次天津、、青島之行所見所聞,讓人感覺仿佛又回到了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后全國熱火朝天干事業的場景,三地都在不遺余力地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當前形勢下,“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發展機遇,稍縱即逝。特別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地區之間、城市之間、企業之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如果不能審時度勢,乘勢而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就可能落后。

今天會議將明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我區下一步發展工業的目標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

二、我區下一步發展工業的方針是:“兩化”互動、“三力”合一、轉型升級

“兩化”互動。即堅持工業化、城市化兩輪互動,以城市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城市好比就是萬噸輪的吃水線,城市的承載量決定工業發展空間的大小。目前已經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雖然通過近幾年全區上下的努力,城市化率從2007年48%上升到了年的55%,城市化水平已有顯著提高。但是客觀來說,的城市化還處于初期階段,城市化率仍遠遠滯后于工業化的發展。因此,在新的階段,我們需要繼續發展,繼續實施城市化引領戰略,繼續以城市化帶動工業化發展。“三力”合一。即政府、市場、企業要合作共贏,必須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力、企業主體力、市場配置力,特別是要以政府主導力的發揮帶動企業主體力、市場配置力的發揮,實現“三力”合一。

三、我區下一步發展工業的舉措是:三位一體、四大平臺、五大意識

要堅持“三位一體”。一是要提升發展傳統優勢工業,重點發展紡織服裝、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精細化工、綠色食品加工業,著力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行業,使之成為具有特色的精品工業。二是要適度發展新型重化工業,重點發展像現代機械(整機)產業、精密數控機械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汽車、汽車零部)制造業件、特種環保節能鍋爐、通用機械制造業、金屬制品業以及家電工業等裝備制造業,發展特色精細化工業、新能源等高技術含量、高投入、高附加值和低污染、低消耗的重化工業。三是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精密儀器儀表、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產業,使的工業在一個比較高的平臺上參與競爭。對于區委區政府來說,我們一定會與全區所有工業企業一起合作共贏,在扶持培育本地企業的基礎上我們還將通過招商引資做好“增量”,堅持企業培育和引進“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使全區工業產業布局更趨合理,使產業配套更趨完善。

要建設“四大平臺”。建立先進制造業“三區八園”平臺。創新組織管理模式,以各產業集群核心區塊為主體,整理提升各工業園區,逐步建立“一區帶多園”的體制機制,即經濟開發區“一區帶四園”、創新基地“一區帶三園”和()先進制造業基地“一區帶一園”。建立大產業平臺。要著力將“五大產業集群”做強、做大、做長、做優。通俗地說,產業集群就是龍頭企業領著上下游相關聯的產業“抱團打天下”,目的就是突出競爭優勢、實現共同做大做強。沒有龍頭企業,產業集群根本無從談起。因此,希望此次列入我區第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培育的8家知名企業,都能成為為五大產業集群的龍頭,加快吸納相關配套項目,伸長產業鏈,拓展產業板塊,舞起一條又一條日趨強大的“產業巨龍”。建立大企業平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必須高度重視大企業培育,只有在大企業的帶動下,眾多配套的中小企業才能迸發無窮活力。目前,我區已經公布了首批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名單及大、中、小企業三個梯隊的培育政策,就是要以大企業帶動大發展,為優化企業結構奠定基礎。我們將為大企業量身定制配套措施,資金安排優先,人才引進優先,力促這批企業盡快成為國內知名大企業大集團的“第一梯隊”。在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的基礎上,我區今后將要著力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鼓勵他們繼續做強做大,形成一批國內同行業“單打冠軍團隊”。另外,今后還將著力培育一批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成長型中小企業,作為大企業大集團培育的“第三方陣”。建立大項目平臺。整個工業經濟要加快發展,必須通過大項目來帶動。我們可能拿不到像天津濱海新區空客A320組裝、新型火箭生產基地這樣的國家級大項目,但我認為有著較好的區位優勢,有著較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區委區政府也一直傾力支持“以民引外、民外合壁”,我們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借當前后金融危機時代這樣一個有利時機,加強并購,加快對外嫁接和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引進一批大項目。在這方面我區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去年浙江天元藥業與世界500強諾華公司簽訂并購協議,民生又與全球制藥巨頭賽諾菲—安萬特合作成立制藥項目,通過“以民引外”的途徑使整個制藥產業板塊躍上了新的臺階。如東華鏈條,很早就在謀劃“走出去”的戰略,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目前已經在全球各地并購了多家公司,提高了自身資源配置效率,獲得了先進技術,拉長了產業鏈,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因此,我認為企業家一定要有夢想,一定要有激情,一定要有責任。企業生死是自然規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不適應競爭的企業就應該理性退出,不能依賴政府救濟。區委區政府的管理資源、土地資源、人才資源、公共服務資源等所有資源,一定是向優秀企業家、優質企業、優質產業集聚,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有實力在全國甚至全球的舞臺上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

要樹立五種意識。一是要樹立危機意識。去年這個時候去大家對于經濟前景有很多擔憂,危機感都很強,雖然現在經濟形勢轉暖,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忘記過去、高枕無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種危機意識不應隨著環境的轉好而松懈,而應深深融入到企業血液中去。同樣,我們政府部門也要有危機意識,不能因為工業指標轉負為正、有了幾個好企業而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應該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冷靜分析、客觀認識。二是要樹立創新意識。總理曾經說過“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同樣,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不學習,就不可能有創新,不創新就不可能推動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近日,我們邀請了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為全區廣大干部作的讀書生涯和政治實踐的講座,完成了從軍事領袖到政治領袖、從政治領袖到理論權威這兩大跨越,關鍵就在于他熱愛學習。一個企業家,要完成從廠長到企業家,從企業家到企業精神領袖的跨越,沒有一點創新意識是無法實現的。作為政府,要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政策上、在制度上要創新。作為企業,更應在產業上努力創新。我這次去青島海爾集團考察,青島海爾是一個規模很大的企業,也是一個非常善于創新的企業,但海爾的老總說到老板集團就豎起了大拇指,認為老板集團在廚房家電方面是行業中的佼佼者,為什么?就是因為他非常敬佩老板集團不斷創新的精神。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創新就意味著落后,有創新企業才有生命力。因此,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興企業,都需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探索。三是要樹立合作共贏意識。共贏是在合作基礎上的共贏,合作是企業家精神的精華,共贏是企業家精神的目的。真正的企業家是擅長合作的,這種合作精神在他的帶動下已擴展到企業的每個員工、合作伙伴,甚至擴展到企業的競爭對手,變“競爭”為“競合”。如今,從個體自發到集體合作,從國內創業到國外發展,從單個企業到企業家群體,合作共贏都是企業科學發展的大趨勢。同時,除了企業與企業要合作外,政府與企業也要加強合作。四是要樹立做強、做優、做長的意識。企業一定要做長產業鏈,只有拉長產業鏈,企業才能做大、做強。當前,我區很多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定位有問題,只掌握著產業鏈的很少一部分,而在整條產業鏈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如大物流環節、大服務環節、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和零售等環節卻涉足甚少。因此,企業必須要樹立做強、做優、做長的意識,拉長產業鏈,占據產業鏈更多利潤環節,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五是要樹立政府服務意識。要推動的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培育本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要讓外地企業來投資創業,優質的政府服務是首要條件。近年來,我區對企業的服務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進,但是我們和蕭山、濱江等周邊發達縣市區相對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的“一門式”服務仍然還有不到位的地方。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部門必須擺正位置,必須認真行使好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徹底屏棄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官氣”。企業是納稅人,納稅本身就是一種付費,是對政府服務的購買,提供優質的服務政府部門責無旁貸。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服務效率,真正做到“一門式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條龍辦結”,讓投資者放心經營、放手發展。

同志們,各位企業家,世界正在邁入后危機時代,國際競爭、區域競爭將更趨激烈。不論是一個地方,還是一個企業,轉型升級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選擇。我相信,區委區政府一定能與各位企業家一起抱團發展、合作共贏、共創輝煌,工業經濟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