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時間:2022-04-05 05:46:00
導語:發展經濟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5年,十屆市政協組織各類參政議政活動達600余次,組織視察、考察活動140余次,參加委員上萬人次;提交委員和黨派團體提案1354件,200多位委員參與了提案的檢查督促工作;完成調研12項,形成了10件常委會和主席會建議案;報送信息350余期,擔任特約監督員的政協委員達到130余人……這些略舉的數字,當然不能全面勾勒出市政協2005年一年的所為,但點滴間無不展現著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首都社會主義物質、政治、精神文明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發展所做出的新貢獻。
選擇重大調研課題,落實科學發展觀
2005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一年,市政協結合“十一五”規劃的編制,選擇帶有重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課題,針對北京地區資源、能源緊缺狀況,迫切感到必須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程,為此組織了歷時六個多月、參加的政協委員和黨派成員達600余人次的大規模調研。調研中,委員們歸納出制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五點結構性突出問題,同時建議,將行政主導的資源配置方式轉變為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優化投資結構;發揮科技進步的支撐作用;引導民間資本向多領域拓展……實實在在為北京的發展開出了對癥良方。
落實科學發展觀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恰恰是北京未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2005年,4個派、103位委員就此類問題共提出91件提案;致公黨北京市委“關于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水平,發展首都循環經濟”的黨派提案,還被確定為市政協的六件重點督辦提案之一。不懈的努力,促進《北京市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城市規劃綱要和2005年行動計劃》的制定,迎來北京市循環經濟的全面啟動。
制定“十一五”規劃,是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市政協多次召開“十一五”規劃情況通報座談會、專題協商會,與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溝通協商、建言獻策。委員們腳踏實地圍繞區域經濟合作、新農村建設、籌辦奧運會等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市政協還通過20期專題信息,匯總為百余條意見建議,報送市委市政府研究后,不僅受到重視,而且許多已被采納。
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打造宜居城市
2005年,市政協首先把調研的著眼點放在建設和諧社區上,把發展社區服務作為切入點,針對當前本市社區服務缺乏整體發展規劃和評價體系,管理體制尚未理順,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不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管理有待完善,建議:明確社區服務目標及評價體系,規范政府治理方式,明確社區居委會職責,加強社區服務設施的規劃和共享,完善社區專職工作者的管理與激勵機制等。
去年,市政協開展了促進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專題調研,歷時5個月的過程,最終形成了建議案和調研報告。隨之市交通委提出的“加強出租汽車管理的9條措施”,其中吸納了政協調研報告的大部分意見。年底,市政府專題研究出租汽車管理問題,提出的合理定位、租價調整、規范管理、整治“黑車”、改善運營環境等意見,與調研報告的主旨相輔相成。
危房改造過程中,市政協文史委眼光盯在保護和修繕具有歷史價值的胡同、四合院,尤其是名人故居上。從查閱資料入手,委員們和調查組成員直奔四個城區實地考察,逐一核實,基本掌握了308處名人故居的現狀。市政協以常委會建議案、委員會重點調研和提案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擴大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內涵。市文物局據此已向市政府寫出專題報告,提出制定“名人故居認定標準和保護管理辦法”等多項建議。
市政協社法委會同民革市委等8個派,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律師行業,集中六個月的時間深入調研后,提出市政協首份關于律師工作的建議案。建議案強調,改善律師執業環境、加強律師業自身建設、整頓法律服務市場的混亂、消除對律師的防范心理等。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北京市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專門召開了人民政協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研討會,研討會上,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就人民政協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反映了人民政協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這一重要課題的研究和認識上達到了新的水平。
創造反映社會利益新空間,提案與市民形成“互動”
在目前社會利益的反映渠道還不很完善的情況下,市政協為盡可能全面表達社會利益,努力創造新空間。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在2005年,有更多的市民通過網絡、媒體等形成的溝通,親身“參與”了政協提案,使“互動”活動成為市政協創新提案工作的重要內容。
2005年1月,市政協向市民征集提案線索后,隨之誠邀市民代表座談,使委員得以在市政協全會上更全面、真實地反映市民的建議。4月,市政協又將20件提案上網,經過征求市民意見,《關于加大對商品住宅維修基金監管力度的建議》等6件提案,被正式確定為2005年市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檢查督促重點提案。為了使委員盡早了解群眾提供的線索,市政協2005年10月便聯合新浪網和新聞媒體向社會征集提案線索。20天內僅網上點擊率就達到31萬人次,并收到信函2618件,合并后形成各類建議2180件。
民主監督力度加大,推動難點問題逐步解決
2005年,市政協繼續加大民主監督的力度,推動了許多事關大局和市民關注的難點問題的逐步解決。對于一些遲遲沒有解決的問題,市政協啟動了跨年度長效追蹤機制。回龍觀、天通苑居住區一面市就受到高度關注,而配套設施缺乏也成為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市政協在2004年將此確定為重點督辦之后,在2005年繼續進行追蹤監督,去年底委員再次實地查看新建的派出所、道路等設施后,再度提出建議。隨后,市政府公布了“完善天通苑、回龍觀地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和緩解交通擁堵任務分解方案”,并公布了任務完成時間和具體負責部門。
2005年,市政協各民主監督小組努力創新工作,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聞輿論監督、財政預算監督、依法維權等方面都開展了有特點的監督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擔任特約監督員的130多位政協委員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對政府有關部門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發揮了重要的民主監督作用。
政協委員諍言獻策毫不松懈,維護來京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加快旅游業發展、區縣功能定位落實、食品衛生和餐飲業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700多位市政協委員融匯在千萬北京市民中,滿腔熱情地撲進首都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仆仆風塵、殷殷情意,真知灼見、誠心可鑒。這一切,都將成為這個年度無法抹去的記憶
精品范文
8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