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會講話
時間:2022-06-03 08:26:00
導語:領導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參加這次會議非常高興。舉辦“省幼兒園特色教育活動論壇”,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和現場觀摩活動,對于全省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今天,我想講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綱要》的解讀,與大家一起學習、領會《綱要》的有關精神;第二個講一下堅持政府主導,加快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意味著什么,究竟什么是政府主導?第三個講講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為孩子們健康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的背景、主題與任務
(一)《綱要》編制的背景
第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教育;第二是經濟社會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依賴教育;第三是廣大人民群眾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教育。這三個“從來沒有”,我認為構成了《綱要》編制出臺的重要背景。
第一個背景,就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教育。改革開放以來,從鄧小平同志恢復工作開始,他自告奮勇抓教育。發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強調,開辟中國的未來首先從教育開始,要求重視教育、加快教育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人才強國等等。應該說,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那么,為什么說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教育?這是因為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最大的制約瓶頸。
我們說,黨中央、國務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教育,《綱要》里面有一段話: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凸顯了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中國未來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是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偫碓诘谑粚萌珖舜笕螘h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強國必先強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的人才,建設一流的國家。”“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關系著民族素質與國家未來”,強調“不普及和提高教育質量,國家就不可能強盛,這個道理我們要永遠銘記”。這說明,我們國家對教育的認識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戰略水平,就是“強國必先強教”。它不是一般發展問題,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科教興國戰略問題。我們現在提出一個口號,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什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復興是要恢復中國在世界上的國際地位,中國在世界上是什么樣的國際地位?那就是在1830年之前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三分之一。如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疑,沒有一流的教育就沒有一流的國家,沒有強大的教育就不可能建設強大的國家。德國早在250年前就普及了六年義務教育;美國在100年之前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日本在戰前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在東亞崛起最晚的韓國在1975年已經普及了高中教育。我國21世紀初剛剛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我們不把目光放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歷史進程中看中國教育對于民族復興的根本意義,我們就不可能找不到正確的道路。所以,黨和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對教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我們實現了三個歷史性的跨越: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實現了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教育的大體相當;高等教育從精英階段跨入大眾化階段。沒有這10年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的高度重視,這三個歷史性的跨越就不可能實現。我國教育面臨的第四個歷史性的跨越,就是要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普及學前教育。
第二個背景就是經濟社會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依賴教育?,F在整個國民素質已經嚴重制約著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我們要建設經濟強國,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當中。不可再生的傳統資源不足以支撐后發現代化國家實現現代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央強調必須加快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素質不高,創新人才不足,都制約著新興戰略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而這兩者都受制于教育。
英國崛起的時候,英國人依靠的是蒸汽動力帶來的工業革命;美國超過英國靠電力革命,后來靠信息技術革命。基礎科學的突破和技術創新依靠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關鍵的素質就在于好奇心、對科學的興趣、獨立性和社會責任感。從整體上講,恰恰現在的普通高中教育對創新人才的這些可貴素質培養是不利的,甚至是扼殺的;我們的職業教育更不足以支撐現代產業革命,我們從來不把職業教育看作人的智慧類型發展的一個立足點。這兩個方面都在影響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董健華先生講:工業革命時期中國正在沉睡,信息技術革命時期中國剛剛醒來,綠色革命中國要全力參與。中國靠什么參與?要靠教育奠定基礎。一個就是基礎教育要為創新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另一個就是職業教育要為提高產業工人素質奠定基礎。沒有這兩個方面的教育現代化,中國現代化是難以實現的。
第三個背景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教育。有了黨中央的重視,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再加上老百姓的對教育的高度重視,這就構成了整個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老百姓更加關注的是教育的公平,但是我們教育的主辦者、我們的校長、我們的老師,還根深蒂固存在著精英教育思想,公平的、平等的教育思想比較差。再一個就是老百姓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正發生著一個重大變化,他們在思考上學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教育不能提升老百姓孩子的就業謀生的本領,我要這個教育干什么。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我們的校長,要看到老百姓、整個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二)《綱要》的戰略主題
“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希望我們的教育管理者、辦學者好好的去琢磨這段話,去研究國家需要的教育是什么。這段話,突出強調了教育改革的主題是“堅持育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
環顧整個教育,當今孩子們關于祖國的概念怎么樣?社會責任感怎么樣?責任感的缺失是當前整個中國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我們的孩子們在享受社會的物質財富、精神產品時,對國外的東西接受很快,但是把中國傳統丟的也很快。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綱要》關于戰略主題的實施,又突出強調了“三個堅持”。第一個就是堅持德育為先。德育為先是黨的十七大提出來的,是中國教育的傳統,要重視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第二個就是堅持能力為重,這是過去教育所忽視的,是針對知識本位的教育提出來的;第三個就是堅持全面發展。
(三)《綱要》的戰略任務
《綱要》對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未來十年規劃的戰略目標“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建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毒V要》戰略任務中關于基礎教育的主要有:
第一、加快學前教育發展居于《綱要》戰略任務的首位。
1、加快發展。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是我們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發展的難點都在學前教育。2009年,全國學前三年普及率50.9%,按照《綱要》的規劃目標到2020年達到75%。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是首要任務。
2、政府主導。將2003年國務院文件中政府辦園為示范,社會力量辦園為主體,調整為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是學前教育辦園體制的重大變化。這一變化突出強調了政府的職責。我們現在要抓住機遇,推動各級黨政領導轉變觀念,學前教育不是要以社會辦園為主導。
3、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毒V要》提出多種形式擴大農村學前教育,新建、擴建托幼機構,在小學附設學前教育機構,充分利用多種資源來發展學前教育等。
4、幼兒園教師編制。《綱要》提出制定幼兒園教師編制標準。
第二、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均衡發展是公共教育的產物,是在一定的行政區劃內政府提供的教育要均衡化。說到底,均衡化就是公共教育經費撥款均等化、校舍建設和設施配備標準化、教師資源配置合格化,等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不是要對教育資源“削峰填谷”,不是搞平均發展,不是搞一個模式,關鍵是公共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化。在此基礎上,追求教育質量的高水平。2009年11月7日,袁貴仁同志接任部長后第一次講話就強調:“整個教育的發展義務教育是重中之重,在義務教育中均衡發展是重中之重”。
第三、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問題需要綜合治理,最關鍵的是教育價值觀的轉變,教育發展觀的轉變。如果我們的教育價值觀不轉變,中國孩子的課業負擔降不下來,教育發展觀不轉變課業負擔降不下來。超量上課、海量作業、考試地獄成為壓在孩子身上的“三座大山”,這三個方面集中表現為學生知識學習負擔過重。我們要減輕學生過重的單純的知識學習負擔,同時要留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去讀書、了解社會、和父母交流。減負必須依靠教育科學,依靠改革創新。
第四、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多樣化發展就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通過學生對課程的選擇來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強調高中的多樣化發展、個性化發展,沒有學校特色課程建設實現不了,也保證不了學生的多樣化發展。
國外的天才教育和中國的重點高中教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國外的天才教育是對有天賦的孩子進行的有特色的培養。我們的高中教育是不管有沒有天賦,有沒有興趣,有沒有個性,都是強迫的,走的都是相同的道路。這樣的教育是令人擔憂的。所以,多樣化發展不是在升學上追求多樣化,而是著力通過多樣化、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促進學生發展的多樣化。
第五、人才培養體制的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走出書本知識至上的教育模式,按總理講的“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學習與思維結合起來,要有反思的時間,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知識學習和實踐學習統一,不能只看課本,還要有實踐,。
第六、考試評價制度改革。高考改革可以緩解激烈的升學競爭,但光靠高考改革改變不了中國的應試教育,高考解決不了全部素質教育問題??荚囋u價制度必須改革,但它不是前提,更不是唯一,它只能是教育綜合改革的一部分。
第七、建立現代學校制度?,F代學校教育制度的要義是: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
第八、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主要解決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系,教育部門與學校的關系。
第九、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第十、加快教育保障機制改革。
(四)加強領導
《綱要》的重要思想就是加強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中國的事情決策能力是一個方面,執行能力是最大挑戰。教育思想領導能力、教育決策能力、教育政策執行能力、教育監管能力、教育問責能力等五個方面構成了國家對教育的領導能力。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綱要》出臺以后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國家教育領導力存在三大弱點:第一,教育監管能力太差;第二,教育執法隊伍太弱;第三,教育問責能力太差。
二、堅持政府主導,全面加快全省學前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一)什么是政府主導
1、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性
政府要把學前教育作為社會公益事業。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不排斥學前教育多體制辦園,但必須保持學前教育事業的公益性質,不能簡單地把學前教育推向市場,更不能簡單地作為產業來辦。
2、堅持學前教育以政府投資為主體。社會辦園、私人辦園都支持,但在整個學前教育投資中必須堅持以政府為主導。
3、政府要保障幼兒的入園機會。對于地方政府來講,有責任、有義務保障絕大多數幼兒接受幼兒教育的機會。在這里,公辦園、公辦園接納的幼兒只有在50%以上,才能保障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領導力、控制力和管理力。
4、政府要實施嚴格的辦園資格準入制度。
5、必須履行好政府對學前教育的監管責任。
(二)堅持政府主導的“四條經驗”
1、將學前教育納入當地政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更加重視學前教育,在整個教育發展戰略規劃中,在整個教育布局中,把學前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的戰略位置上。
近兩年,棗莊市、日照市以政府名義召開了學前教育工作會議,人事、財政、物價等人員參加會議。日照市將參會人員擴大到鄉鎮政府,明確鄉鎮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責任。棗莊市在工作會議中重要的一條要求就是各地政府都要在地方財政中安排占同期教育經費投入3%以上的學前教育經費,單列項目專款專用。2008年10月16日,濰坊市教育局在壽光召開了工作會議,確定了普及學前教育四年計劃,探索中心附設、名園帶動、多元化辦園、一體化管理辦園模式。同時,濱州、濟南、淄博、、德州也都以教育局的名義召開了工作會議。
2、確保政府主導責任的落實是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保障。強調政府主導必須有政策。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像威海、東營等等,威海市政府出臺了加快學前教育的意見,出臺了城市建設小區幼兒園管理、學前教育示范鄉鎮評選的政策等等,特別是示范鄉鎮評選要求鎮中心幼兒園必須是獨立的事業法人單位,達到威海市市級示范幼兒園標準,更重要的是強調公辦教師要占到50%以上。東營市強調了中心城區住宅區建設配套幼兒園的規劃,棗莊市市政府下發了加快學前教育的文件。青島市城陽區政府出臺了相關文件,提出擴大學前特殊兒童、流動人口的入園率。
3、緊緊抓住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加快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首先要加強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帶動區域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濰坊市出臺了一系列的加強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建設的政策與措施,他們確定了2010年全市的鄉鎮中心幼兒園將實現五個全部:“所有鄉鎮中心幼兒園全部實現政府辦園;50%以上的鄉鎮中心幼兒園全部達到省級示范幼兒園的標準;所有的農村幼兒園全部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標準;農村幼兒園布局調整工作全部完成,非法辦園有效清理整頓率達100%;實施“園園通工程”,所有鄉鎮中心幼兒園全部上網”。這“五個所有”是全省加快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的典范。
4、堅持改革創新,創造性的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現在學前教育的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威海市對貧困家庭子女入園實行減免費制度,減免額度占農村在園幼兒8%。城陽區建立愛心幼兒園,為進城務工者子女提供學前教育的機會。濰坊市教育局對于審批注冊合格的幼兒園設立綠色標識。淄博、濰坊成立學前教育協會,著力提高教師的素質。莒縣政府從今年開始連續三年招考幼兒教師,為鄉鎮中心幼兒園補充新師資,充分發揮鄉鎮中心幼兒的示范帶動作用。這些創新舉措,值得充分肯定,應在全省推廣。
三、堅持正確辦園方向,為兒童的幸福發展奠定基礎
談到正確的辦園方向,自然就想到不正確的辦園傾向。極端功利的教育價值觀在影響著整個中國教育,影響著學前教育,正向學前教育滲透。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學前教育小學化,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
1、堅持教育公平。普及學前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公平追求的新起點。堅持學前教育公平,必須考慮如何保障弱勢群體、貧困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
2、堅持保教并舉。學前教育必須堅持保教并舉。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學前教育要堅持更多的“不教之教”,要把養育、保育、培育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方式。要把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作為學前教育的第一任務,保障孩子身體發展;要把腦育、把促進幼兒智力發育作為學前教育的第二任務。通過合理的營養,保障兒童身體和大腦的健康發育。飲食健康是教育的一部分,豐富的智力活動是培育兒童心智發展的重要載體。要重視自然教育,讓兒童多接觸大自然;社會性培育是學前教育的第三任務,要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傊?,“身育”第一、“腦育”第二、“社會性發展”第三。這三者構成了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
3、堅持游戲為主。游戲是兒童權利,是兒童生活的主要方式,是幼兒教育的主要載體,是促進兒童發展的基本方式。沂源縣實驗幼兒園開發的十子游戲,就是充分利用繩子、棍子、罐子、盒子、蓋子等身邊隨處可見的廢棄物品發展兒童的動手探究能力。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把傳統的民間游戲融入現代元素與色彩,同樣受到兒童的喜愛。
4、堅持規范辦園。要嚴厲制止、徹底糾正小學化辦園傾向。要嚴格執行學前教育規范,把規范辦園作為省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一個工作重點。
5、堅持安全第一。保障幼兒生命安全是當前所有幼兒園的首要任務。
6、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幼兒園師資隊伍的建設,第一就是培養體制的改革。第二就是加強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提高他們的教育素養,喚醒他們的職業幸福感,使他們享受到職業快樂。
精品范文
10領導任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