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大會領導發言稿

時間:2022-01-30 09:59:00

導語:糧食生產大會領導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生產大會領導發言稿

同志們:

剛才,副縣長就全縣糧食生產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報告,市農業局局長講了很好的意見,希望同志們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第一、深化思想認識,毫不松懈地抓好糧食生產工作

“無糧不穩”,糧食安全關系到全國人民的基本生計,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我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保障糧食供給是必須始終牢牢守住的一條底線。

1、抓好糧食生產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要求。當前,國家糧食供求處在緊平衡狀態,糧食需求增長與產量增加同步,穩定增產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基礎還不牢固,特別是糧食6年增產之后,繼續增產的壓力加大,思想上容易產生松勁情緒,一旦糧食生產出現滑坡,國家糧食安全就會出問題,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倍加珍惜農業發展來之不易的好局面,決不能因為連年豐收而放松農業生產、導致糧食生產出現滑坡現象”。我縣作為糧食大縣,必須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工作,切實做到糧食增產目標不能有絲毫動搖,支持力度不能有絲毫減弱,工作措施不能有絲毫松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2、抓好糧食生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我縣是農業大縣,一產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達三分之一,糧食是我縣具有傳統優勢的大宗農產品,在農民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加上農民長期形成了糧食耕作習慣和種植經驗,無論農業結構怎么變化,糧食作為我縣主要農產品的地位不會改變。近幾年國家對糧食生產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糧食價格實行保護性調控,對種糧農民實行補貼,國家還不斷增加對糧食主產縣的財政轉移支付。可見,抓好糧食生產,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和彌補地方財政收入不足的重要途徑。

3、抓好糧食生產是搶抓發展機遇的迫切需要。今年,國家將全面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把水利建設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重點,大幅度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規模,大力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病險水庫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測土配方施肥、農業機械裝備建設和良種培育,這對我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機遇。搶抓這一機遇,就必須始終把糧食生產擺在重要位置,爭取國家更多支持,加快提高我縣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糧食保障能力。

第二、抓住重點環節,著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發展糧食生產,必須按照國家新增糧食產能規劃要求,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1、要挖掘面積潛力。面積是產量的基本保證。挖掘擴大糧食播種面積的潛力,靠新增耕地面積不現實。關鍵要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堅持“壓單擴雙”,提高復種指數。去年,我縣雙季稻種植覆蓋率為68%,而過去相當長時間保持在70%-80%。如果通過幾年努力,恢復到80%的水平,可新增6多萬畝水稻面積。各鄉鎮一定要把恢復擴大雙季稻面積作為促進糧食生產的重要措施來抓。當務之急,要迅速將早稻擴面計劃落實到村到戶到田,為全年“壓單擴雙”奠定基礎。今年要將雙季稻面積增加情況作為考核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的重要內容。二是加快土地流轉,治理拋荒現象。對因農民外出務工、勞力缺乏而造成的部分耕地拋荒,要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把這部分耕地通過流轉集中到種糧大戶和專業合作社手中,增加種糧面積。

2、要確保種糧效益。這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關鍵。一是要大力推廣優良品種,提高品質效益。要通過大力推廣超級稻等優質品種,擴大高檔優質稻種植面積。鼓勵龍頭企業通過訂單形式,建立高檔優質稻種植基地,幫助種糧農民實現優質優價、增產增收。二是要抓好糧食加工轉化,提高增值效益。長期以來,我縣的稻米優勢沒有發揮出來,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很大,主要是加工滯后,品牌缺乏。我縣大部分大米加工企業只做初加工,產品檔次低,要下決心扭轉這一狀況,進一步培育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加快大米品牌整合,提高糧食加工轉化的水平與效益,提高種糧農民收入。三是要發展規模經營,提高規模效益。要制定優惠政策,支持種糧大戶和糧食專業合作社發展,帶動種糧農民向規模經營要效益。

3、要提高單產水平。面對耕地面積緊缺這一剛性約束加劇的趨勢,糧食增產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單產。目前我縣大面上的糧食單產水平不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低產田比重高達66%,必須把提高糧食單產的工作重點放在改造中低產田上。要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整治等資金,加快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建設高產穩產基本農田。要大力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推廣良種良法,加大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等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服務力度,提高科技種糧水平。要扎實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努力辦好佘田橋、水東江、楊橋、野雞坪、魏家橋、牛馬司等鄉鎮的雙季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各級都要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目標,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高產示范片建設。

4、要改善基礎條件。目前,全縣仍有一部分耕地因受水利灌溉條件限制,只能種植一季稻。要抓住國家大幅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和全面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的重大機遇,切實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渠系配套、山塘清淤擴容和節水灌溉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項目實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夯實糧食生產基礎。

第三、切實加強領導,強化糧食生產的政策支持

一是要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嚴格實行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把糧食生產納入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三農”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包干負責、任務分解到村、臺帳建立到戶、督查核實到田的糧食生產管理制度。

二是要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要切實按照國務院、省、市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完善管理體制。各鄉鎮要確保農技推廣工作經費到位,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待遇,穩定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要在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同時,切實加強管理,各鄉鎮不得擅自處置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資產。

三是要切實抓好扶持政策落實。抓緊將中央下撥的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種糧農民和農機大戶。今年國家已將早秈稻、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百斤93元、97元,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種糧農民家喻戶曉。要繼續加大對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的獎勵扶持,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糧食生產示范與獎勵。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類金融機構要開展專項服務,優先滿足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的信貸需求。

四是要抓緊抓好春耕備耕服務。抓好春耕備耕,對奪取全年農業豐收至關重要。各地要搶抓農時,迅速行動,掀起春耕備耕熱潮。要組織干部和技術力量深入村組農戶,幫助解決春耕備耕的實際困難。要加強農資調運與質量監管,搞好產銷調控,穩定農資價格,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春行動,維護農資市場秩序和農民利益。要全力打好早稻生產關鍵一仗,實現糧食生產良好開局,努力奪取全年糧食再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