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旅游餐飲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8-17 10:56:27
導語:局長在旅游餐飲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代尊敬的各位領導:
上午好!根據會議安排,現在我就如何加快我市住宿餐飲業發展做一個匯報發言:
一、我市住宿餐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住宿餐飲業是社會再分配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繁榮的直接體現。在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住宿餐飲業的行業總體規模日益擴大,拉動消費、繁榮市場、安置就業和帶動產業經濟發展的能力越來越突出,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和加強。
從全國來看,我國餐飲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走過了跨越性的30年,在行業規模、企業水平、社會影響和經濟拉動作用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30年的發展進程中,餐飲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一個傳統服務性行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發展勢頭。改革開放前夕,全國餐飲業的經營網點不足12萬個,員工104.4萬人,零售額54.8億元。自1991年以來,全國餐飲業零售額每年增幅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2006年全國餐飲業零售額突破1萬億元大關。據商務部的數據分析顯示,2007年,全國餐飲業零售額累計實現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9.4%,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個百分點。其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13.8%,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貢獻率為15.6%。
從全省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全省餐飲業也取得了較快發展,餐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在擴大內需、繁榮市場、促進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并已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2007年全省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42.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0.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3%,拉動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個百分點。
從我市來看,住宿餐飲業經歷了計劃經濟時代的國有一元化經營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自由、松散型發展,規模也由小到大呈現一定規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市工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城鎮一體化建設的快速推進、城鎮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對外交往的日益密切,住宿餐飲業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住宿餐飲業呈快速發展態勢。據統計,截止2007年底,我市住宿餐飲業營業網點累計達3800家,其中限額以上6家,限額以下24家,個體經營戶3770家左右,從業人員近1.2萬人。
2011年1—9月,我市住宿餐飲業零售額為8.73億元,同比增長26.1%,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增幅高出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水平3.8個百分點,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貢獻率達13.5%。
(二)住宿餐飲市場呈多元化發展格局。從住宿業來看,按照國家旅游酒店認定標準,目前我市共有星級酒店(賓館)7個。其中:準五星級的1家(口子國際,但未經驗收)、四星級的1家(相山賓館)、三星級的1家(相王府賓館)、二星級的4家(凌云、藕香墅、香舍黎、口子賓館);星級賓館床位數合計為1218個;經濟型酒店40家左右;個體小旅館主要分布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從企業在地域上的分布情況看,市區星級賓館5家,占全市星級賓館總數83.3%,市區經濟型酒店占全市經濟型酒店總數75%左右。
從餐飲業來看,目前我市餐飲的地方特色正逐步向精細化和區域化發展,品牌效應逐步顯現。以杜集區張院農家菜一條街、相山區鳳凰山美食城為代表的地方特色風味,每天都吸引了大量顧客,成為我市餐飲業的一道風景線。同時,徽菜、淮揚菜、粵菜、川菜、湘菜、杭幫菜等著名菜系均異彩紛呈;地方餐飲品牌如相山賓館、相王府賓館、美滋味、陽光、上花轎、金房子等經營面積較大的餐飲企業基本滿足了社會上各類大型宴會需求;富華龍都、金玉滿堂等國內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也相繼落戶,目前正在進行店面裝修和員工培訓,開業后將會進一步豐富我市的餐飲市場。
近年來,我市還出現了一些酒吧、茶樓等休閑餐廳等,國內外快餐品牌如肯德基、麥肯姆、貝樂得、永和豆漿、上島咖啡、兩岸咖啡等也悄然進入城區,引發了新的飲食時尚,給我市餐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大量的特色風味餐飲和民族美食小吃也遍布街頭巷尾,成為當前餐飲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補充。
(三)投資主體更趨多元化,大眾化消費成為市場主體,個性化和細分化趨勢增強。目前,我市餐飲業網點中,以個體、私營和“三資”企業為代表的非國有經濟的比例已占到95%以上,成為行業的主體。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消費觀念轉變為餐飲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餐飲消費從家庭到社會的轉變,推動餐飲市場的發展進程;從一般消費到品牌消費的轉變,拓展餐飲連鎖的發展空間。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帶來消費觀念的變化,人們更愿意外出就餐,家庭消費已成為餐飲消費的主流。餐飲業的經營重心也轉變為面向家庭、個人和工薪階層消費為主,個性化、選擇性和理性化消費特點日趨明顯,健康美食和綠色餐飲已成為時尚。特別是品牌消費漸成時尚,在家庭聚會、婚壽宴請、社交往來時,人們更愿意選擇就餐環境好、服務水平高、品牌知名度強的餐飲企業。當前,我市現代餐飲消費需求已經從果腹型,經過純口腹享受型,發展到健康享受型、休閑享受型、飲食娛樂等多種趣向,城鎮居民住宿餐飲消費與年俱增。
(四)重大社會經濟交往活動的舉辦和旅游市場的趣旺也直接刺激了我市住宿餐飲業的發展。據統計資料表明,2007年,我市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4910人次,比上年增長37.9%;接待國內游客195.2萬人次,增長21.8%。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6.1%。在此基礎上,我市商務、會展活動尤其是中國()專利技術推介會和中國()煤礦機械投資貿易洽談會的舉辦,有力地推動了住宿餐飲業的快速發展。
二、制約我市住宿餐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從行業調查情況來看,分析制約我市住宿餐飲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是:
(一)住宿餐飲業的集中度較低,整體實力不強。業內缺乏大的企業集團,主要以中小企業及個體戶為主。四星級以上賓館在全市只有2家,且高檔賓館、酒店的床位偏少,一旦遇有大型會議、商務活動或在旅游旺季時,立顯接待能力不足,使來淮的其他客人無法入住。在全省餐飲企業排名中,至今我市還沒有一家進入前20強。
(二)經營管理落后,創新不足。從整體上看,目前餐飲業內部管理的規范化、現代化水平還不高,缺乏專門從事研究開發、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品種研究的人員。管理不完善,經營的效益自然不會很好,發展也就成了難題。
(三)從業人員素質偏低,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現在整個社會教育文化水平提高,人們都向往好的、受人尊重的職業,而餐飲服務業恰恰在此呈現出弱勢,在爭取人才上競爭力不足,因此招到的人員素質不高。據了解,在我市餐飲從業人員中,高中及以下學歷從業人員占90%以上,加之工資收入較低、各種福利、待遇跟不上等因素,從業人員的流動性也很強,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約了我市住宿餐飲企業的快速發展。
(四)經營網點隨意性大,布局不夠合理。由于規劃滯后,住宿餐飲業布局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整體層次偏低,呈小、散、亂的狀況,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創建都存在不相適應的地方。如:老城區酒店多數對居住環境形成干擾;相陽路餐飲一條街的占道停車、影響交通安全的社會問題已經開始顯現;惠黎夜市等街邊飲食點壞境衛生亟待徹底整頓、規范和改觀。
(五)不良的社會消費習慣也制約著我市餐飲業的健康發展。長期以來,由于我市城市體量小,常住人口穩定,流動人口少,餐飲消費領域的“熟人經濟現象”很普遍,不論是集團消費還是個人消費均流行簽單賒帳的“潛規則”,很多餐飲企業走入“經營飯店三五年,賺了一把欠帳單”的困境,一些餐飲企業也因此資金周轉困難,進而被迫關門,走上了漫漫“要帳路”。所以,多年來很少有餐飲企業能快速成長,做大做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餐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我局圍繞住宿餐飲業發展所做的主要工作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我局新一屆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住宿餐飲業的發展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來著力提升餐飲業發展水平。目前正在進行的三項工作是:
一是組織開展烹飪技術交流活動。預定十一月下旬舉辦市餐飲業發展促進月暨第三屆“天象杯”烹飪技術大賽活動,發現培養烹飪技術新人,評選餐飲特色名店,開展名廚名菜展播,挖掘地方餐飲精品,精心打造新菜系,形成濃厚的餐飲文化氛圍。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二是開展餐飲企業品牌認定活動。主要是開展“市餐飲名店”和“市特色餐飲店”評審認定活動,目前評審方案和標準都已確定,正在組織餐飲企業積極申報,預計今年底完成首批認定授牌工作。
三是組織開展經濟型酒店認定工作。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確的“改造和提升8家經濟型酒店”的任務安排,結合促進我市經濟型酒店的規范發展,我局牽頭起草制定了《市經濟型酒店建設標準(試行)》和認定驗收工作方案,預計今年底可完成此項工作。
四、加快我市住宿餐飲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經歷30年的行業自由發展與充分的市場競爭,我國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為在新的形勢下積極促進我市住宿餐飲業又好又快發展,現提出以下工作建議:
(一)積極推進品牌化發展戰略。目前,住宿餐飲業已處于買方市場,消費者對品牌的認識程度日益增強,我們要通過增強科技含量、強化現代管理、提高創新能力等措施不斷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引導企業上服務檔次,樹品牌意識,引進外來品牌連鎖企業與培育本土龍頭餐飲企業相結合,著力打造一批品牌企業,更好地帶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合理規劃布局住宿餐飲業網點。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做好住宿餐飲業的布局和網點規劃,積極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尤其是要建一些上規模、上檔次的賓館、連鎖酒店,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住宿業的服務功能,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分區分層次布置不同檔次的住宿餐飲網點;發展連鎖型住宿餐飲企業,使中低檔住宿餐飲網點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的路子,滿足市民和旅客對住宿餐飲的需要。
住宿餐飲業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也是今后住宿餐飲業發展趨勢之一。為此,建議要進一步細化住宿餐飲業業態層次。住宿餐飲業的細化,是要向適應大眾需要發展,特別是通過政府政策的引導,把方便、優質、價廉、衛生的快餐,家庭套餐送進社區。在旅游景區,已經初具規模的各式農家菜、田園式餐飲將繼續發展,同時也要從衛生、服務規范上提升水平。另外,企業經營者在激烈的競爭中會創造出更多、更新穎的經營方式,會使的住宿餐飲業更加豐富多彩。
(三)提升文化品位,增加餐飲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飲食文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貫穿于餐飲企業經營和餐飲活動的全過程,體現在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之中。飲食文化品位上去了,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增加客源,外地來旅游的,主人一般挑選飯店均要考慮其品位和地方特色,象徽菜、淮揚菜一般獲得推薦的機會很大。
(四)加強人才培養,提高行業人才素質。住宿餐飲業要取得長足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大行業培訓力度,學習和實施先進的管理方法,培養一批精通管理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同時吸納更多的人才進入住宿餐飲服務領域,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為住宿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奠定基礎。
(五)強化行業協會組織職能,促進行業發展。餐飲業市場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建立自律性的行業組織。協會應充分發揮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研究全行業在發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及時地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積極協調市場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維護好行業利益和企業利益。通過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和企業規范,有效地推動市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
- 上一篇:副市長在商務部署會講話
- 下一篇:鄧小平對和諧社會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