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供熱大會領導講話稿
時間:2022-01-13 03:50:00
導語:全市供熱大會領導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正確認識當前供熱形勢
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城區供熱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年,市集中供熱面積由2521萬平方米,增加到4800多萬平方米,七年間增長了90%這不僅明顯地改善了市民的采暖條件,也節約了大量能源,進一步凈化了城市環境。還根據發展變化的形勢,認真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推動供熱體制改革的政策措施,集中解決了供熱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矛盾、新問題,初步建立了誰受益、誰交費”運行機制,使城區供熱形勢逐年好轉,供熱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為保障城區正常有效供熱、加快國企改革和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起到積極的有效的作用。
一是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繼去年在富奧花園”進行首個熱計量試點取得成功之后,今年又在長影世紀村”進行了熱計量擴散試點。經過積極爭取,今年我市被建設部、世界銀行確定為全國第一批4個“熱價研究項目”試點城市之一,這項工作的開展,必將對加快我市供熱市場化進程,尤其對推行供熱特許權經營,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二是供熱市場多元化融資體系逐步建立。今年我進一步加快了供熱市場化進程,通過多渠道融資,加快了全市供熱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熱電二廠二期熱源熱網,續建改建了鐵北區域鍋爐房、長影區域鍋爐房、東嶺調峰鍋爐房和新城鍋爐房等一批大型集中供熱工程,部分供熱單位和企業積極籌措資金改造鍋爐等供熱條件,初步統計今年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以上。這些工程建設既改善了市供熱基礎設施,也提高了供熱保障能力。
三是供熱專項規劃順利編制完成。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全市供熱發展的規劃指導,依據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按照“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編制完成了市供熱總體規劃》提出了市今后一個時期的供熱規劃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
四是供熱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省城市供熱條例》對我市供熱事業的發展和經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實施依法供熱的基本保障。近一時期,市各有關方面就貫徹落實《條例》進行了認真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穩妥、連續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我市供熱整體水平。
當前,市供熱形勢非常嚴峻,由于煤炭市場變化,出現了煤炭供應緊張,鐵路運力不足,煤價上揚幅度較大,增加企業供熱成本,加之我市城市供熱總體水平還不高,部分供熱企業效益較差,并且正處于從福利供熱向市場化轉軌的時期,歷史與現實的矛盾相互交織,這些嚴重影響和制約著我市供熱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是煤炭儲備嚴重不足。通過對全市155家經營性供熱單位和1094家自行供熱單位的初步調查統計,截止到10月10日,各供熱單位只購進152萬噸煤,僅占整個采暖期用煤量的35%因燃煤斷檔停熱的情況極有可能發生,這必須引起我高度重視。二是開發遺留問題多,難處理。由于部分開發商在小區開發建設時欠交入網費、內網安裝質量差和自建供熱設施配套不到位等因素,使一些已經投用小區和新建小區都不同程度存在供熱遺留問題,致使不能按期開栓和保證正常供熱。三是電廠安全穩定運行和熱網調峰問題存在著較大隱患。為了保障供暖,熱電二廠投入1000萬元對今年春節發生故障的1號爐進行了檢修;熱電一廠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對部分老化、容易發生故障的設備進行了更新。但兩個電廠都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又沒有備用機組,一旦發生故障,現有的調峰手段,僅能保證調峰鍋爐房周邊局部區域相對穩定供熱,其他區域只能處于低溫狀態、保持不凍,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薄弱環節。四是部分中小供熱企業經營困難這主要是一些停產、破產、轉制的企事業單位自管的鍋爐房,這些供熱企業由于規模小,設施老化,供熱效率低,基本上處于勉強經營狀態。今年煤價持續上漲及水、電成本加大等原因,使這些企業的供熱經營面臨重重困難。五是低收入群體供熱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市對低保特困戶實行了免收熱費的照顧政策,但還有為數不少的低收入家庭交費困難,這部分低收入群體用熱不交費的矛盾日益突出,短期內仍然無法解決。六是市供熱質量尚達不到省城市供熱條例》規定晝夜恒溫18度以上的要求。省城市供熱條例》體現了以人為本,對供熱質量提出了高要求,但從實際出發,目前我市建筑節能和供熱設施狀況的整體水平還不適應,特別是2500多座10噸以下的小型鍋爐房,多數技術相對落后。
上述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高度重視,正確認識形勢,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全局觀念,增強責任意識,增強緊迫感,同心協力,克難攻堅,千方百計保供熱,維護熱用戶切身利益,確保社會穩定。
二、深化供熱體制改革,進一步提高城市供熱整體水平
面臨的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除了由于煤炭價格上漲等客觀因素外,實際上是市供熱行業硬件(如基礎設施建設)軟件(如資金、技術、管理)與現實需求不適應等深層次問題的集中反映。要徹底解決好這些問題,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統攬供熱事業發展的全局,堅持標本兼治,重點是解決好市民追求高質量的供熱與相對比較落后的供熱設施、供熱水平這一主要矛盾。今后一個時期,要緊緊抓住我市是國家和省確定的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城市的機遇,按照國家、省供熱體制改革的部署和我市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總體方案的要求,圍繞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大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謀劃、突出重點、積極穩妥、務求實效。市供熱發展思路和目標是以加快建設大型熱源與集中供熱設施為主攻方向,以調整優化供熱結構、合理布局、整合資源、規模經營為主要任務,重點發展以熱電聯產和區域鍋爐房供熱為主,以電、氣、油等采暖形式為輔的供熱系統;穩步推進用熱的商品化,供熱的社會化,推進供熱技術進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城市現代化相配套、可持續發展的供熱體制。通過培育和規范供熱市場,使供熱行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有較大突破,城市供熱整體水平有顯著提高。
一)改革傳統的用熱制度,推行用熱商品化、貨幣化。國家供熱體制改革要求停止福利供熱,結合我市實際,有條件單位的職工熱費要逐步實現由暗補”改為“明補”本單位自行供熱的職工住宅,也要按規定收取熱費,所有供熱點要積極轉換機制,進入市場,這是熱改”一個關鍵步驟。目前許多自行供熱單位的后勤供熱已經實施了剝離,這將為我市今后實施全面改革單位統包的用熱制度奠定了基礎。只有堅持“誰用熱、誰負擔”原則,停止傳統的福利供熱制度,供、用熱雙方才能真正成為對等的市場主體,市的供熱市場才能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供熱效率和質量也將會得到更大的提高。當然,供熱價格的確定在綜合考慮市場因素、成本構成等方面的基礎上,還要更多考慮到市民的承受能力,特別是對低保特困群體,政府還要建立必要的供熱保障體系。
二)加大建筑節能和供熱設施技術改造的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環境質量。市建委要向國家建設匯報,并抓緊研究建筑設計標準與省供熱條例供熱的技術性問題。城建系統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大力推進新型墻體材料、建筑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和供熱采暖設施的技術改造。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建筑節能的各項政策、標準、規范,依法加強調控管理,各項建筑必須達到國家規劃要求的節能目標。要進一步提高供熱采暖設施的技術水平,新建熱源、熱網、用戶系統一律按照新標準進行規范設計,現有設施要有計劃逐步進行改造。要扎實開展熱計量試點工作,首先要在符合條件的新建熱源和新的用熱項目上試行計量收費,一旦條件成熟,全市逐步推行。
三)繼續發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熱為主,電、氣、油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城鎮供熱采暖系統。市城市供熱專項規劃(年)已經編制完畢,全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規劃要求,加快推進全市供熱事業的發展。要繼續抓緊熱電聯產系統擴建工程,要按開發需求在二環路以外分期規劃建設20座左右,供熱規模70兆瓦以上的大型熱源廠。要按照供熱規劃和環境整治規劃的要求,分期分批整合現有的分散采暖鍋爐房。要通過調整,使城區供熱布局逐步趨于合理,陳舊、老化的供熱設施得到改造。要切實抓緊進行多熱源聯網運行、冷熱水聯供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進一步提高熱網的經濟性、穩定性,從根本上解決熱電聯產調峰問題,提升供熱的整體水平。
四)加快供熱企業改革,培育規范城市供熱市場。本著放開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統一管網規劃、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市場準入、統一價格監管的前提下,引導和鼓勵國有、私有和合作經營企業通過公開競標、特許經營的方式,進入供熱市場。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供熱企業改革,加快改制步伐,結合供熱規劃的實施及供熱結構、布局的調整,對現有供熱企業、供熱資源進行大力度的整合,卸掉包袱,輕裝前進,使供熱主體向社會化、集團化、集約化發展,形成主要由若干資產優良、運營效率高、社會信譽好的企業經營供熱的局面。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供熱市場存在無序競爭、開發遺留問題多、部分中小供熱企業供熱效率低、抵御風險能力差等問題。要加強供熱法制建設,根據《省城市供熱條例》修改完善我市供熱管理辦法,把供熱的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價格政策,以及對供熱市場秩序的規范進一步法制化。要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調價機制。要根據供熱市場放開、房屋產權多樣化、用熱交費一體化的新情況,充實加強供熱行業管理力量,把行業管理重點轉移到研究制定供熱事業發展規劃、規范供熱市場主體行為、維護供熱市場秩序上來。要盡快健全和完善城區供熱采暖服務質量標準、技術指標和評估監督辦法,建立供熱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供熱合同行為的監管,維護供用熱雙方的合法權益,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
三、加強領導,克難攻堅,確保本采暖期連續穩定有效的供熱
今年月以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供熱工作,主要領導親自聽取匯報,具體指示。省政府連續發了三個專題會議紀要,召開了緊急會議。市政府多次聽取匯報,召開專題會議、市長辦公會研究工作,結合我市實際下發了保障本采暖期供熱緊急通知。省、市人大及時了解《省供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多次聽取政府有關部門和供熱企業、市民意見,依法解釋和求實處理了相關問題。省市有關部門、有關單位、供熱企業圍繞本采暖期的供熱準備,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特別是相關政策的協調、采暖用煤的采購調運、采暖資金的緊急籌集和撥付,以及供熱設施檢修等方面,取得可喜進展。特別是大型供熱企業的主要領導帶隊多次赴黑龍江四個煤礦協調落實煤源和鐵路車皮,采取的措施有些是超常規的卓有成效的為保證本采暖期的按時開栓供熱創造了條件。但從目前情況看,面臨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困難多、任務重、時間緊的局勢還沒有完全得到緩解。要確保完成好本采暖期的供熱保障任務,還需要動員城區方方面面的力量,千方百計克難攻堅,繼續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全體市民溫暖過冬是當今各項工作的頭等大事,各級政府要加強供熱的組織領導和指揮調度工作,要把供熱工作做為當前一項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及時研究和解決本地供熱實際問題。市區有關部門要繼續按照條塊結合、逐級負責的原則,協調落實好本轄區、本系統的供熱保障工作,當前供熱困難突出的情況下,采取措施,全力支持供熱企業挖潛增效,共渡難關。要繼續加大熱費收繳力度,長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抓緊籌措和按期支付職工熱費,本單位自行供熱的要優先保證供熱所需資金。凡因組織領導不力,對居民供熱造成較大影響,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要嚴肅追究責任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要切實抓好今年完工建設工程的供熱工作。凡計劃今年竣工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供熱工程,要抓緊進行后期施工和設備安裝、調試,確保按期投產。計劃本采暖期交工的用熱項目,要抓緊落實供熱配套措施,抓緊供、用熱銜接,確保按期投產用熱。
三)要抓緊制定有關應急預案供熱主管部門和供熱單位要認真制定、落實采暖期供熱保障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問題,要采取緊急調度措施,特別是要保證應急資金、應急煤炭、應急搶修及時到位。要充分發揮熱電聯網、區域集中供熱企業骨干作用,充分調動中小型供熱企業的積極性,確保供熱局勢的穩定。熱電廠要堅持以熱定電”熱源單位、供熱單位要盡快就熱費結算、運行參數等進行磋商,盡早簽定供用熱合同,進一步規范廠、網協調運作機制。認真落實熱網調峰措施,為提高熱電聯產供熱的可靠性,一、二電廠加強設備檢修的基礎上,熱力集團、供熱公司要充分發揮東嶺、西廣、長白鍋爐房調峰作用,根據參與大網調峰需要,對鍋爐、管網檢修到位,一旦電廠發生故障,調峰鍋爐房要及時啟動,緩解大網降溫幅度,保證供熱局勢的穩定。各中小供熱企業要加強管理,搞好設施檢修和燃煤儲備,確保正常供熱。要認真研究當前供熱企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問題,積極爭取和落實國家、省給予的相關扶持政策。
四)要進一步加強整頓和規范供熱秩序。各供熱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供熱的法規、政策、標準,健全完善收費、運行、測溫、搶修、服務等各項制度,公開服務標準和投訴電話,加強生產運行和服務管理,切實履行供熱合同,保證供熱質量。本采暖期內,居民室內主要房間(臥室、起居室)供熱平均溫度不低于攝氏18度。現有供熱單位,包括自行供熱的企事業單位,要認真執行省、市有關規定,嚴格履行供熱協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難,確保供熱。不允許棄而不管,隨意停熱和推卸供熱責任,對擅自棄管停熱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特別是對已收費不供熱,或者卷熱費而逃的供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堅決懲處,決不姑息,構成嚴重犯罪行為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從重從快處理。
五)供熱企業要抓緊進行開栓前的各項檢修工作。本采暖期供熱起止時間為年月日至年月日。月日零時各供熱單位必須開栓供熱。當前最緊急的工作就是各供熱單位利用開栓前一周時間,抓緊進行一次供熱設施檢修、煤炭儲備、鍋爐注水等各項供熱工作的最后檢查,發現問題,要立即進行整改。對自行解決有困難的要及時向市區供熱主管部門匯報,認真協調解決。要繼續加大煤炭采購、調運力度,實行領導負責,專人蹲點,不間斷地進煤,力爭多儲一些,以確保正常供熱。
六)要加強協調配合,強化監督,確保供熱。長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熱費收繳、設施維護管理、供熱運行服務等方面要加強溝通與配合,各負其責地及時解決供、用熱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對供熱重點信訪問題,尤其是越級訪、集體訪,要嚴格按照信訪責任制的要求,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要按照調度指令及時到位。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供熱管理,結合今冬供熱實際,對存在突出問題的供熱點要搞好排查,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開栓、供熱之前。要加強供熱運行服務的監督管理,對供熱運行服務情況,經常進行抽查,發現問題,認真督促解決。要實行供熱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對居民反映的供熱問題,要認真進行調查,跟蹤督促整改,嚴肅查處違章供、用熱熱行為。
七)要搞好供熱輿論宣傳冬季供熱是直接關系市民生活和經濟建設的一件大事,供熱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和新聞界的參與、理解和支持。長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學校、新聞單位,都要結合落實當前的供熱保障工作,加強供熱形勢、供熱政策、供熱改革、供熱措施等方面的宣傳。新聞單位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注意政策性和社會穩定。注重宣傳在當前供熱形勢嚴峻的條件下,千方百計采取措施保供熱的典型事例,同時也要對有條件供熱而棄管不供的單位公開曝光。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全民參與機制、監督約束機制,讓市民都能了解有關供熱困難,取得群眾的支持和理解。
- 上一篇:省級園林城區建設措施
- 下一篇:基層黨委防腐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