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會議的講話

時間:2022-05-20 08:13:00

導語:省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會議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會議的講話

20*年全省質監工作實現了新進展,邁上了新臺階,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一年來,全省質監系統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和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服務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許多可圈可點的亮點。深入推進以質取勝戰略,啟動全省質量立省工程;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我省又有3個產品入選中國名牌,為提升我省產業和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做出了新業績,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邁出了新步伐。

20*年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之年,也是*省走出“四條路子”、實現“三個跨越”,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年。新的形勢給質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20*年全省質監要以實施質量立省為契機,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樹立大質量觀念,強化質量工作;扎實抓好“兩個安全”工作,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為完成工作目標和任務提供強大動力和組織保證等八個方面的工作,為構建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山川秀美的新*做出新貢獻。

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是我省“*”各項重大戰略布局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之年,也是質監工作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之年。

20*年全省質監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屆六中全會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質檢總局的部署和要求,圍繞大局,突出重點,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充分運用和發揮質量技術監督職能,全力服務和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構建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山川秀美的新*而努力奮斗。按照這一總體要求,20*年全省質監工作的主要任務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一)認真學習,提高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自覺性

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專題學習培訓。采取多種措施,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方法,增強學習實效;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要充分認識和理解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五個統籌”、堅持“三個著力”、“六個必須”等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主線,切實把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領會透徹、融會貫通;緊密結合質監職能,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到實處。在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深刻認識質監工作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水平和組織實踐能力,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真正發揮質量技術監督職能,服務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大力推進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等技術基礎工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技術支撐

今年的技術基礎工作要按照“夯實基礎工作、突出亮點領域、發揮職能優勢、服務節能降耗”的思路,在抓好經常性工作的基礎上,把著力點放在促進節能降耗上,把功夫用到服務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中。

加快推進技術標準戰略。針對我省產業結構特點和能耗突出的的問題,著手建立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法規、標準體系,加快制定相關行業節能、節水、節材、節電以及管理和使用地方標準。建立完善高耗能行業的市場準入規范和重點行業取水定額標準以及建筑行業能效設計規范。大力宣傳技術標準戰略思想。

全面實施計量節能服務工程。針對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分別制定實施方案,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特別是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指導企業建立完善的能源計量管理網絡和管理制度,提高企業能源計量管理水平,促進節能降耗。結合我省供熱體制改革,加快熱量表檢定裝置建設,有效解決熱量表的量值溯源,為我省推行供熱計量、服務節能降耗發揮應有作用。

充分發揮認證認可工作在服務節能降耗中的作用。加大宣傳發動和執法力度,提高全社會節能意識,提高強制性認證產品和自愿性認證產品生產企業執行認證制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認證產品數量、質量和覆蓋率。進一步加強對節能檢測機構的認證認可工作,不斷提高其檢測能力和水平。

(三)以實施質量立省為契機,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樹立大質量觀念,強化質量工作,服務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充分發揮質量立省領導組辦公室的職能,推進質量立省深入實施。積極探索建立質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質量動態定期通報制度、質量狀況白皮書報告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措施。逐步完善質量立省的政策機制,提出質量立省《實施細則》和《考核細則》,結合各級質量工作目標責任制實施,建立涉及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考評工作機制,推動質量立省深入扎實開展。

創新評價機制,選樹質量典型,大力扶優扶強。組織開展好20*年*省名牌產品推選評價和中國名牌產品推薦申報工作。突出對“三大企業方陣”和“八大支柱產業”的培育和扶持。擴大名牌評價范圍,制定服務業名牌評價細則,試行開展服務名牌評選。組織開展20*年*省質量誠信企業評價工作,組織開展第二屆*省政府質量獎評選。繼續探索行之有效的扶優扶強措施,進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支撐體系,協調督促市、縣兩級政府落實對名優企業的獎勵政策。

大力加強質量管理基礎建設。認真總結全省開展質量競爭力指數試點工作的經驗,組織院校和骨干行業、重點企業質量管理人才組成攻關小組,開展符合市場經濟特點的宏觀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和探索。完善質量專業執業資格和設備監理師執業資格制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試行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制造等重點和敏感行業的關鍵崗位實行質量工程師持證上崗制度,做好實施重大工程設備監理制度的前期準備工作。

(四)扎實抓好食品和特種設備“兩個安全”,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大力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繼續深化“統一管理、兩級發證、三級操作、層級負責”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28大類食品和地方傳統特色食品的市場準入工作,做好食用化工產品、化妝品和食品用包裝材料的生產許可工作。對濫用添加劑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進行重點整治。同時,堅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原則,加強小作坊監管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大力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將全省特種設備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0.92人/萬臺以下。要加快構建動態監管體系,全面推進安全監察組織網絡和信息化網絡建設,今年基本實現安全監察機構與檢驗機構數據共享,實現國家與省級、監察與檢驗數據的動態交換,將特種設備信息化網絡延伸至縣級局,實現省、市、縣(區)三級聯網,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監察工作盲區,提高設備登記率、持證上崗率和定期檢驗率。提高應對特種設備突發事件的能力和事故調查處理能力。

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違法活動。今年,全系統要認真組織開展好食品、農資、建材、煤炭四個領域的專項整治,同時,加大成品油、通信、電力等壟斷行業的計量、質量監督力度。重點解決好運城的果脯、蜜餞、農藥,呂梁的散白酒、小水泥,大同、忻州的地條鋼,呂梁、忻州的化肥和臨汾的土煉油等屢打屢犯問題。

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產品的安全監管,杜絕惡性事故發生。對全省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逐步實行分類建檔制度。建立完善監督管理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繼續開展運輸危險化學品槽罐車的專項治理。認真組織好重大節假日期間煙花爆竹產品的質量監督檢查,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進一步規范定期監督檢查,完善監督抽查制度。組織對全省質檢機構工作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要繼續改革完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突出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地區、重點項目的監督抽查。今年,省質監局將出臺《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不合格企業后處理辦法》。充分利用監督抽查的財政資源,努力增強監督抽查的科學性。

加大免檢工作力度,增強免檢產品的競爭力。要結合我省產業特點和產品結構實際,圍繞中央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思想,加大對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行業龍頭產品免檢申報力度,逐步增加我省國家免檢產品的數量,提高質量,擴大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強化對免檢產品生產企業的全方位跟蹤服務。

(五)繼續加強農村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貢獻

以促進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大力加強農業標準化。要加快制定出臺《*省農業標準“*”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疫病防治、有毒有害物質檢測、農業投入品安全檢測以及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良好操作規范等內容的我省農業標準體系。逐步推廣長治市的工作模式和經驗,推動全省農業標準化蓬勃發展。

以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為己任,大力加強農村消費市場和農民消費品的監管。針對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及零配件存在的質量問題,深入開展打假、檢測、法制宣傳“三下鄉”活動,凈化農資市場,維護農民利益。盡力為農民群眾創造安全、放心的生產、生活條件。

以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宗旨,大力加強對鄉鎮企業的服務。要積極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深入鄉鎮企業進行幫扶,引導鄉鎮企業建立健全標準化體系、計量檢測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特別是要充分運用名牌、免檢、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質量認證等扶優扶強手段,下功夫扶持一批特色鄉鎮企業做大做強。

(六)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為完成工作目標和任務提供強大動力和組織保證

積極探索系統內部職能劃分改革思路。要重點圍繞如何確保各項工作指導到位、各項職能履行到位、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努力形成職能清晰合理、重點突出明確、責任權利對應、作用發揮充分的工作體系和局面。

積極探索干部任用、培訓改革,完善用人制度,激活人才機制。探索完善競爭上崗、崗位輪換以及推薦考察、試用期考核等相關制度,逐步實行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制,提高任用干部的工作質量。進一步深化專業技術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聘任、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立項審批、登記備案、成果鑒定、成果轉化、經費管理以及科研獎勵等一整套規章制度,推動科技工作深入開展,促進“人才強檢”和“科技興檢”戰略落實。

(七)進一步加強黨風政風行風建設,為完成工作目標任務提供政治紀律保證

堅持不懈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加強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加強監督檢查和案件查處工作。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辦事公開和黨務公開,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點,在省質監局網站和相關媒體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繼續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今年重點整治技術機構只收費不檢驗、出具虛假報告以及學會、協會只收費不服務和打著質監部門旗號進行亂收費、亂攤派、亂評比等違規行為。

繼續深入持久地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嚴格落實首辦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嚴格落實省政府和省局出臺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重點對行政許可審查(考核)、樣品檢驗、檢測環節加以規范。

大力加強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狠抓責任制落實,加強對行政執法責任的監督和考核。加大對行政處罰案件的督查力度,繼續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進一步規范行政許可(審批)行為,加強對行政許可(審批)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積極推行電子政務,逐步實現行政許可網上申報和審批,同時,今年,要圍繞實施質量立省、實施技術標準戰略以及加強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等重點領域,開展深入有效的宣傳,擴大質監工作的社會影響。

(八)大力加強基層建設,為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奠定扎實基礎

下功夫筑牢基層工作基石。省政府將今年確定為“狠抓落實年”,在認清形勢的基礎上,針對基層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增強狠抓基層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下功夫提高基層隊伍素質。要以培養“復合型、多面手”人才為目標,以強化培訓為主要手段,分期分批分層次抓好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組織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下功夫充實基層機構和力量。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增設相關機構,一方面積極開動腦筋,創新思路,克服困難,探索在現有條件下落實各項工作任務,特別是落實兩個安全監管和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辦法,最大限度地堵塞監管漏洞,提高服務成效。

下功夫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按照上級為下級服務、全省為基層服務的指導思想,下決心集中力量解決基層單位基礎設施滯后的問題,把加強基層建設作為今年的重頭戲來抓,共同努力,力爭全省有一批基層局的面貌得到明顯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