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時間:2022-03-10 09:40:00
導語:如何理解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45年,抗日戰爭的硝煙尚未散盡,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風塵仆仆地從國民黨統治的重慶來到延安。面對革命圣地一派清明、團結、向上的新氣象,他連連贊嘆“看到了中國的希望”。感慨之余,他也提出,從歷史上看,許多新興力量和團體往往創業時齊心協力、朝氣蓬勃,而事業成功后卻松懈渙散,終至“人亡政息”。中國共產黨能否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和解決好的一個難題。
4年后,隨著全國的解放,我們黨成為執政黨。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新的執政實踐中,我們黨一直在探索和破解著這個難題。面對新世紀以來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2004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提出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新理念。這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黃炎培難題”的新求解。
科學執政是前提
“黃炎培難題”實質上提出了一個黨如何執政才能保持長治久安的問題。它觸及的是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也就是黨對國家政權、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進行領導的體制、機制、途徑和方式。講求科學,是對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第一要求。
科學執政,強調的是執政要合乎規律性,用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來配置和運用權力、治國理政。黨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建立在更加自覺地運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
執政為什么要講科學?道理很清楚,事物發展都是有規律的,只有尊重科學即尊重規律,才能保證事物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執政也是有規律的,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執政者,有的執政好些、久些,有的差些、短些,無數次反復,這里自然有可循規律。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執政活動要遵循的規律更為復雜,既要尊重經濟規律,又要尊重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解中,“科學執政”被排在了最前面。這是新的時代條件下破解難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基本前提。
科學執政涉及許多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制度保證和方法運用。
首先,要有科學的執政理論。一個執政黨要想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科學的執政理論的指導。
其次,要有科學的執政制度。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科學的執政制度,能夠有效地防止執政活動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執政成本,提高執政效率。
第三,要有科學的執政方法。同志說過,如果我們的任務是過河,那么方法就是船和橋。這里強調了方法的極端重要性。如果船和橋建造得不科學,不僅不能幫我們渡河,還會把我們傾覆在河中。科學的執政方法是黨的執政思想、執政制度在執政實踐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要在具體的執政活動中,積極探索有利于實現科學執政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民主執政是本質
民主執政,就是黨要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強調的是把執政放到現代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中來考察、來實施,通過民主的制度和程序來運用權力、管理國家。
民主執政體現了黨執政的本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執政以后,一方面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更好條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的危險。因而,黨成為執政黨后最根本的問題,是能不能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不能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一個關系到人心向背的大問題。只有堅持民主執政,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民主執政,既要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和保障,也要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來體現和落實。
依法執政是保障
2003年8月,我國出臺了一部法律,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這就是《行政許可法》。它的出臺,標志著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實質性推進。今后,政府無論干什么事,都要看看《行政許可法》是否許可,沒有許可的就不能做。這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依法執政是時代的要求。現代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政黨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這是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中國共產黨提出依法治國,就是要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過程中,自覺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絕不謀求憲法和法律之上或之外的特權。
依法執政也是實踐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任何看似自由的競爭活動,其實都是在規則的約束下進行的,都是有法律規范的。黨要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就必須適應經濟活動這種市場化、法治化的發展趨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任務,更需要我們提高依法執政的本領,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調整各種社會利益關系,善于在法制的框架內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
依法執政,就是要維護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強調的是執政要符合法治精神、法治原則和法律規范,運用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和社會。要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三者并舉整體推進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科學執政是前提和基礎,不論是民主執政還是依法執政,都要講究科學、依靠科學,增強科學性和合理性。民主執政是核心和實質,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都是圍繞這一核心進行的,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民主執政。離開了民主執政,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就會失去根本意義。依法執政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的基本途徑和保障。無論是科學執政還是民主執政,都要嚴格依法辦事。
要貫徹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
一是要深化對執政規律的研究。緊緊圍繞“為誰執政、靠誰執政、怎樣執政”這個重大問題,總結執政經驗,借鑒國外政黨執政的有益成果,從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執政基礎等方面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不斷進行理論概括和提煉,完善黨的執政理論體系。
二是要積極推進改革,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黨的執政體制和機制,既要理順黨內權力的授受、運行和制約體制,也要構建黨的權力在國家政權體系中的運行機制,提高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支持和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的工作。
三是要不斷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既要著眼于發展黨內民主,也要著眼于實現人民民主;既要保障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管理的權利,也要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利。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詢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和協調;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要認真進行專家論證、技術咨詢和決策評估;對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決策前要進行公示、聽證,擴大群眾的參與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是要樹立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依法處理執政黨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政協機關的關系,依法處理執政黨與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依法組織和領導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