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會議發言

時間:2022-10-20 09:59:00

導語:新農村建設會議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會議發言

科學籌劃整體推進全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緊緊圍繞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我鎮實際,積極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三大文明建設,全鎮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新﹡﹡、新形象”風貌初步顯現。

一、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構建新農村奠定物質基礎

我鎮始終把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抓龍頭,帶基地,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進程,逐步轉移農民、富裕農民,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

(一)加快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我鎮抓住農業龍頭企業建設這個“牛鼻子”,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一是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二00四年以來,先后成立了“山亭區生豬養殖繁育合作社”、“山亭區昌盛肉雞養殖合作社”、“棗莊市豐園池田藕發展合作社”、“棗莊市巖馬漁業合作社”4個經濟合作組織,形成了“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產業格局,帶動相關產業農戶2000余戶加入到社會化大生產之中,戶均增收3000多元。二是依托水果資源優勢和流通優勢,大力推進恒溫庫建設。先后建成山亭區祥泰果蔬、天力、宏祥三座大型恒溫庫。目前,全鎮儲藏規模達到10000噸,連續兩年被評為棗莊市級農業龍頭企業。

(二)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一是積極申報農產品商標,穩步建設農業標準化體系。先后申報了“仙玉蓮”牌池田藕、油桃、蘋果,“巖馬”牌鯉魚、鰱魚、鯽魚和斑點叉尾回魚等農產品商標5枚,叫響了南趙莊村池田藕、姚沃村水蜜桃、寺溝地瓜、巖馬水庫網箱魚品牌,在市場上牢牢站穩了腳跟。二是扎實搞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重點抓了南趙莊池田藕、巖馬水庫網箱養魚、寺溝村地瓜、歐峪村油桃、姚沃村富硒蘋果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其中南趙莊村池田藕二00四年通過省農業廳食品安全中心“高產無公害開發”鑒定,二00五年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藕苗遠銷江蘇、浙江、新疆、甘肅等地。姚沃村、西巖下村等4處果園成為省級果樹樣板園。三是大力發展標準化特色養殖。以優質肉雞、生豬、淡水魚為重點,著力培植具有一定特色的標準化畜牧、水產養殖基地。巖馬水庫庫面網箱發展到6000架,淡水魚養殖品種達10個,成為魯南地區最大的網箱養魚基地。張莊、陳山等村與滕州盈泰集團簽約的“合同雞”養殖戶達100多戶。

(三)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針對山區、庫區人多地少的實際,堅持把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富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一是充分發揮本鎮石材、紙箱、網箱養魚、水果儲存等產業優勢,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先后建成金卯石材廠、宏祥恒溫庫等10多家民營企業,安排本鎮剩余勞動力700余人。今年初,蘇州香山古建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動工興建蘇州香山古建(﹡﹡)公司,建成后可安排200名勞動力就業。二是積極聯系外地企業,幫助輸出本鎮剩余勞動力。在浙江諸暨市設立勞務輸出聯系點,每年聯系輸出剩余勞動力4000多人。全鎮勞動力輸出達12000人。三是積極爭取市、區“陽光培訓工程”支持,采取“訂單”形式培訓農民。二00四年以來已累計培訓農民500多人,轉移就業率達到100%。

二、加快鎮村建設步伐,為構建新農村打造發展平臺

我們堅持工業與農業統籌考慮,各村與鎮駐地統籌規劃,以工促農,以鎮帶村,進一步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

(一)全面提升鎮駐地小城鎮建設水平。在區建設局的幫助下,邀請省村鎮建設規劃設計院有關專家,科學制定了鎮駐地小城鎮建設規劃。具體工作中,堅持以科學規劃為指導,不斷加快鎮駐地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升鎮駐地綜合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結合“村村通”工程,鎮財政配套資金180多萬元,硬化了鎮駐地主街道;搞好了鎮駐地統一供排水設施建設;在區供電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200萬元對全鎮東西主干道高壓線路進行了整改;新建了省級高標準中心法庭;擴建改建了敬老院;按照省級標準化學校的要求新建成龍騰學校,提升了我鎮教育教學條件。

(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鎮政府配套資金380多萬元,硬化“村村通”道路46.27公里,尤其是巖馬水庫主副壩道路貫通,徹底改變了﹡﹡鎮交通不便狀況。積極爭取項目投資,先后實施了投資300萬元規劃面積1200畝的張莊--朱元流域區級土地整理項目、投資500萬元規劃面積2000畝的龍虎坡流域省級土地整理項目和投資1350萬元規劃面積9048畝的英雄嶺流域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共整平高標準土地15000多畝,實行了山、水、林、田、路、樹、電綜合整治,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加快了村村通自來水、戶戶通有線電視工程建設進度,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條件。

(三)扎實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以創建文明生態村為導向,搞好村建設規劃,抓好村容村貌整潔、街道擴沖,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二00五年順利完成張莊、姚沃2個市級文明生態村和望母山、巖馬、歐峪3個區級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為改善群眾居住、生活環境,連續3年超額完成區政府下達的荒山綠化任務,完成可視山頭工程造林3.6萬畝,疏殘林補植2.1萬畝,“四旁”植樹8.3萬棵,全鎮綠化率達47%。注重環境保護工作,嚴格控制工業污染,關停澇坡、郝樓等廢舊塑料加工點162家,基本杜絕了污染源。

三、夯實黨建基礎,為構建新農村提供組織保證

我們不斷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推進農村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和諧進步。

(一)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0五年初利用村“兩委”換屆之機,精心組織,務實操作,堅持讓事業選人,不讓事業等人原則,把那些想干事、會干事的優秀人才選進村級班子。同時,深入開展了以“五個好”為主要內容的“三級聯創”活動,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扎實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了《黨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了農村黨員執行黨的政策水平和為群眾服務的自覺性。認真搞好了普法活動,通過邀專家上課、發放宣傳明白紙等活動,全鎮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繼續深化農村財務、會計管理體制改革,認真執行村帳鎮管和村務、財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二)加快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連續5年被評為市級精神文明先進鄉鎮。大力開展文明村、戶創建活動,評選“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十星級”黨員,為黨員示范戶掛牌,為文明信用戶掛牌等,廣泛進行“八榮八恥”教育,進一步端正了黨風政風,純潔了村風。

(三)推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加大對農村弱勢群體的救助力度,積極開展了“媽媽”活動,共救助面臨失輟學兒童206余名;投資75萬元,進行了敬老院第二期工程建設,新建住房40間,全院住房達到100間,達到上級規定要求;投資380萬元,新建教學樓6座,改造校舍危房11處,配齊配新全鎮中小學課桌凳,全鎮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鎮中心衛生院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成為市級百姓滿意醫院;加大巖馬湖旅游開發力度,加大宣傳,搞好景點開發,二00五年順利通過省和國家旅游局驗收,成為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

各位領導、同志們,以上是我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探索和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距上級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鑒兄弟鄉鎮的先進經驗,探索更加有效的形式,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為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