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法律保障
時間:2022-07-05 10:05:00
導語:物權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法律保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社會建設
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物權法是一部關系到社會生活每一個細胞、關系到千家萬戶老百姓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民事基本法。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權制度,是當代中國的偉大而深刻的社會與法律變革。制定物權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一,充滿活力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要充滿活力,就必須調動全社會成員創造財富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通過物權法對財產歸屬關系、利用關系和保護關系的規范作用,社會成員對自己的財產才能建立起信心,才能內在地迸發出創造財產的沖動與激情——這就是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而每一位社會成員財富的增長,也就是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長。物權法在依據現行憲法精神、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確保中國物權制度的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明確規定了物權法定原則、物權公示原則和物權的取得和行使的相對性原則,并且強調:“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第3條第3款);“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第1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第64條);“私人合法的儲蓄、投資及其收益受法律保護”,“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私人的繼承權及其他合法權益”(第65條),等等。這些規定,設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激勵社會成員創造財富的法律機制,必將大大地激發全社會成員爭取和創造財富的巨大活力與動力,進而有力地增強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物權法是創造財富的法律。
第二,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本質要求。以人為本反映在財產關系領域,就是要確認與保障公民的財產權。物權作為維持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的財產權,是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也是公民基本權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權法通過對公民財產權的確認、利用與保護,從而維護人的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的物質基礎,保障公民的最基本的人權,實現以人為本的法律要求。物權法運用一系列具體的法律規范,確認并保護私人所有權、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等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強調:“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第39條);“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第40條)。這就從根本上維護和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的合法權益。不僅如此,物權法還注意規范國家公權力與公民個人權利之間的關系,協調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之間的合理的張力關系,一方面,強調“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第42條第1款)。另一方面又強調依法維護公民的物權權益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明確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第42條第2款);“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第42條第3款)。這些規定,把以人為本的法律要求轉化為具體實在的所有權制度。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物權法是保障基本人權的法律。
第四,有效解決糾紛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和諧社會不是沒有矛盾糾紛的社會,而是在解決矛盾糾紛的過程中不斷走向和諧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矛盾糾紛以訴訟案件的形式涌入司法審判領域,其中相當部分的矛盾糾紛屬于物權糾紛案件。要有效解決物權糾紛,就必須依法審理好物權糾紛案件。長期以來,人民法院審理物權糾紛案件,主要依據民法通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關于物權的具體規定。這為化解物權糾紛、穩定物權關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專門性的系統的物權立法的長期缺位,導致在司法實踐中缺乏審理物權糾紛案件的統一嚴謹的法律依據。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物權領域中的新類型案件以及疑難復雜案件也大量出現。諸如,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權屬糾紛案件(車庫、車位的歸屬問題),征收補償案件,商品房預售糾紛案件,通風、采光和日照等相鄰糾紛案件,遺失物糾紛案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案件,抵押權糾紛案件,等等。物權法從中國的國情條件出發對物權領域的基本原則、規范和制度都作出了系統而科學的構造,建立了有機協調的物權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第32條),這就為人民法院審理物權糾紛案件提供了統一的法律依據和司法尺度,必將有力地提高物權糾紛案件審判的質量和效率,進而增強人民法院依法化解物權糾紛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物權法還是定分止爭的法律。
總之,物權問題,事關國家與民生大計。物權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物質基礎。物權法是社會和諧之法。物權法的創制,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