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工作會議講話稿

時間:2022-05-26 08:25:00

導語:新興產業工作會議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興產業工作會議講話稿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省“十二五”加快發展、加快轉型的重要依托,是從根本上改變我省能源資源型產業比重偏大狀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舉措,也是我們發揮自主創新試驗區、示范區等戰略平臺疊加效應,推動經濟長期又好又快發展和綜合競爭力提高必須突破的重大任務,因此必須擺在“十二五”發展突出重要的位置,從一開始就要緊緊扭住不放。前一階段,有關方面在深入調研、上下銜接的基礎上,提出了我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本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經過省委、省政府深入研究論證和決策,出臺了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意見。今天我們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就是要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和部署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的具體思路、具體任務、具體措施,明確和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成員單位的具體責任,確保各項工作加快推進,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一、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十二五”是轉型發展的時期,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我們抓產業轉型,主要有兩件大事,一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促進服務業大發展。其中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寄予厚望,這是培育發展新生力量的希望所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也到了必須全力推進的時候。

首先,這是非抓不可的事。現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各地,都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搶占競爭制高點的重大舉措。去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決定,現在就比誰抓的快、抓得有效。一些兄弟省份很早就下手,投入巨資進行布局,江蘇省在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物聯網產業捷足先登,有的產業已達數千億規模。偏重型的產業結構矛盾越來越突出,面臨的資源約束、環境約束、市場約束都比較大,現在到了必須全力突破的時候。

其次,這是早抓早主動的事。這一點,已被我們的發展實踐所證明。近十多年來,我省大力發展汽車、家電等新的產業,對結構優化產生明顯的推動。“十一五”末,汽車產業占工業的比重接近8%,比“九五”末提高了5個百分點,電氣行業比重接近10%,比“九五”末提高了6個百分點。要不是我們抓得早、抓得主動,就不會有這樣的成效。從地市看,凡是在培育新興產業、高端產業上動手快、力度大的市,發展的勢頭都得到了增強,質量也得到了提升,像合肥、蕪湖這幾年之所以能夠跨越式發展,與大力培育電子、信息、裝備等高端產業密不可分,實現了產業結構和發展實力的“脫胎換骨”。相反,一些在培育新興產業上打不開局面的地方,發展必然受到影響,原有的優勢也會逐步消失。更為重要的是,現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更新得快,產業成長得快,如果我們動作慢了,就會落在后面。種種情況告訴我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全力以赴、只爭朝夕。

第三,這是政府必須全力作為的事。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先導性、成長性,政府必須加強引導。目前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領軍企業少、企業規模小、核心技術支撐不足、產業發展有點無鏈等問題,涉及到創新能力、體制機制、環境服務、金融支撐、政策激勵等綜合性因素,沒有政府的強力引導和支持,就很難實現預定目標。如果說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更多要靠市場機制、競爭機制去倒逼,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起步階段更多需要政府推動、政策扶持,這是我們在認識上必須明確的一點。當然,政府發揮作用,也要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

二、準確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導向

“十二五”時期,發展戰略性新產業的任務非常繁重,我們從一開始就要理清思路,突出重點,明確職責,快速推進。目前省里《意見》提出“十二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要突破一萬億元,“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翻一番以上。這個目標怎么實現,靠什么保障,落實在哪些產業、哪些地區,都要成竹在胸,心中有數。這方面,我想要重點把握三個方面。

一是在發展重點上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省里已確定八大產業作為當前主攻方向即: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公共安全,但這八大產業也不是齊步走,還要明確次序,分清先后,從最有基礎、最能見到成效的產業抓起。各地要主動作為,找準特色,科學確定發展重點和突破口,盡快取得進展和成效。省里有關方面要引導各地精心選準自己的發展重點,不能簡單同構,避免低水平惡性競爭。

二是在發展舉措上要堅持企業牽動、項目帶動。總體上就是要強化領軍企業、重大項目的引領作用,打造新的支柱產業,進而聚集上下游產業,形成比較長的產業鏈和規模較大的產業集群。大產業需要大企業牽頭擔當,大項目骨干支撐,沒有大的領軍企業,就沒有好的牽動項目,沒有項目產業發展就是空殼,必須把培育領軍企業、重大項目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三是在支撐推進上要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帶動。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力量,充分發揮我省科技和人才優勢,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加快做大做強自身特色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保障在創新,要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在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新能源等基礎性、前沿性技術領域提前部署,加強交叉領域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支撐創新型產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要抓省外的引入,發揮示范區、央企民企合作等平臺作用,下功夫引進一批先導性產業和“總部經濟”,爭取更多高端產業來我省發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通過內外結合和多方發力,促進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短到長。

三、近期需要著力抓好的重點工作

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任務重,頭緒多,我們應當分清輕重緩急,有主有次,大力推進。突出要抓好四個方面。

一是抓好各項規劃的制定和完善。“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初稿已經拿出來了,要通過各種形式征求各方面的意見,使之更加完善。下一步,我們還要在各個分項規劃的制定和細化上,做更深入的工作,主要處理好上下、左右以及大小規劃之間的關系。從縱向的要求講,我們既要做好省級規劃與國家層面規劃的嚴密對接,保證省一級規劃內容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要求,又要做到各個市的產業規劃與省里面的發展目標相一致,防止上下沖突。從橫向的要求講,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項規劃要與整個試驗區、示范區的規劃相互照應,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各個市之間也要做到從地情出發,錯位發展,培育特色,防止產業同構、千篇一律。從立體的要求講,我們在做好總體規劃的同時,務必抓好分行業子規劃的編制。未來五年八大產業發展到什么程度,必須有量化的指標定位,必須有實際的項目支撐,必須有具體的單位實施,防止彼此打架,影響規劃整體功能的發揮。

二是抓好項目的謀劃和實施。我們必須把項目培育作為牛鼻子,緊緊扭住不放,關鍵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突出深度謀劃。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什么樣的項目來支撐,我們的原則要求,必須是投資規模大、關鍵技術國內領先、處于產業鏈的核心位置、具有較大的牽動效應。突出動態管理。項目的儲備是工作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根據形勢的發展實行項目動態管理。各地在實踐中只要培育引進了符合政策要求和產業發展導向的項目,特別是有助于發揮我省比較優勢、有助于彌補產業鏈缺失的高端項目,我們都要積極支持,不可一開始就限定一個明確的范圍,畫地為牢。目前有關方面初步摸排了一個項目庫,包括“千百十”工程的重點項目,都要實施動態管理。突出加快建設。項目的謀劃也好,項目的引進也好,最終還是要靠落地建設。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進項目的實施上,千方百計爭取在手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要建立“千百十”工程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和工作責任機制,把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調動起來,推動項目計劃加快實施。

三是抓好支持政策的出臺和細化。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起步階段,特別需要政府推出一系列富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目前,省里已經正式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我們一定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使之更加具有體系化。這次會議討論的兩個文件,一個是《引導資金項目管理辦法》,一個是《辦公室工作職責》,要根據今天會議討論的意見修改完善,盡快報省政府下發實施,特別是要根據引導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將引導資金用出去,推動支持的項目加快建設。省直有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調研,制定更加具體可行的扶持政策,對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門類、具體項目、具體企業都要有實質性的“干貨”支持,真正做到用地為之供應、信貸為之傾斜、人才為之集中。要繼續大力爭取國家支持,利用好自主創新試驗區和試點省建設這兩大品牌,把部際協調小組會議賦予我們的優惠政策充分放大,包括爭取開展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科技金融結合試點等,更有力地推動工作。

四是抓好技術的支撐和突破。從科技更好地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來說,目前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重大技術突破并生成集成性產品、形成產業鏈方面還不夠。我們重點培育和打造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哪些方面開展創新,需要在哪些組織科技攻關,必須針對不同的行業、企業和產品,進行認真梳理,形成創新的需求庫。要鎖定關鍵領域。省里已確定以試驗區為重點,今年省市聯動凝練實施100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攻克100項關鍵技術,形成150項重大研發成果,這些都要見到實效。要鎖定成果轉化。技術成果若不進行轉化,只能是留守在實驗室,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方面我們還要特別重視產學研戰略聯盟、技術服務平臺和交易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轉化能力。

五是盡早籌備好全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會。大會之前,要充分調查研究,摸清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找準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準備不充分、研究不充分,會議就不能忙著開。

四、要建立高效的工作推動機制

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關鍵在于機制保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立以來,在戰略性新興產業調研、政策宣傳、辦法制定、規劃謀劃、項目安排等方面,積極主動,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礎。應當講,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推進節奏是快的,抓得是實的,成效也是明顯的,應當充分肯定。在此基礎上,要繼續努力,在健全機制、提升效能上再下功夫,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推進機制。重點要發揮好四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發揮好辦公室統籌協調的作用。辦公室既是決策研究的參謀部,又是工作推進的協調部,雖然不代替具體部門職能,但要能夠有效整合部門職能,非常重要。辦公室要加強工作研究、調度和推進,建設性地提出意見、建議。要抓調研,充分掌握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把握第一時間的動態,及時做好產業發展調度,提高工作謀劃和推進能力。要抓引導,準確把握國家和我省政策導向,指導各地研究出臺各項規劃和政策,尤其要重視規劃政策的契合度和可操作性。要抓督查,針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要組織有關部門和地區會商及時解決,組織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考核評價工作,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是發揮好各部門協同配合的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牽涉眾多部門和眾多領域,無論是產業謀劃、項目安排、技術攻關、還是政策扶持、環境保障等,都需要各部門緊密配合共同推進。各級各部門都要增強全局意識和主動意識,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相互配合,相互補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形成同頻共振的強大合力。

三是發揮好各市主導推進作用。戰略新興產業項目落地主要在市里,工作推進也主要在各市,領導小組要善于發揮各市的積極性,不能把什么工作都攬在上面。各市要按照中央和省里部署,集中力量快速推動,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健全戰略性新產業發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盡快研究出臺規劃和配套政策,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和考核機制,形成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好格局。

四是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是主體,這個意識要牢牢地確立。要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加大對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引導企業緊跟科技發展最新動態,及時捕捉市場信息,科學確立發展新興產業發展的目標路徑,加強核心技術攻堅,提高新技術轉化和產業化進度,形成企業競相發展新興產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