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基攻堅工作總結表彰會致詞

時間:2022-05-27 09:37:00

導語:兩基攻堅工作總結表彰會致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兩基攻堅工作總結表彰會致詞

老師、同志們各位領導。

這里隆重召開慶祝第二十三個教師節暨“兩基攻堅工作總結懲辦大會,今天。此,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崗位上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向在兩基”迎國檢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致以高尚的敬意,向關心和支持我縣教育事業的各部門、各企業及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為本,科教興國。教育是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基本途徑,也是增強我縣綜合實力和競爭實力的重要保證。幾年來,經過不懈的努力,縣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別是今年,兩基”迎國檢工作中,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兩基”工作順利達標,這些成果的取得,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全縣教師無私奉獻、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的結果。可以說,縣的基礎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借此機會,講幾點意見。

一、已進入快速健康的發展軌道,縣教育事業效果喜人。

1兩基”迎國檢工作卓有效果

也是提高人口素質,兩基”工作是教育的基礎性工作。實施“科教興縣”基礎工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改擴建了一大批學校校舍,對學校危房進行了撤除或維修。20032006年我縣共投入資金2780萬元,擴建和改建校舍建筑面積5萬余平方米。特別是今年“兩基”迎國檢工作中,投入3700多萬元大面積進行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消除了D級危房26068平方米,全縣D級危房得到全部撤除;回建校舍工程項目36個,回建面積達35959平方米,僅回建工程預算投資就達2000多萬元;再投入近1000萬元對BC級危房進行了維修加固及教學儀器設備購置。因此,今年是縣歷史上教育投入最多、學校危房撤除最多、校舍回建面積最多的一年。投入的不時加大,使我縣學校基礎建設得到加強,一大批中小學校的學生公寓樓、教學綜合樓、學生食堂等建設項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全縣學校面貌得到很大改觀。尤其是縣全體教職員工,不計個人得失,犧牲大量的節假日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兩基”迎國檢工作中,使我縣“兩基”迎國檢工作卓有效果,各項指標均達到國檢驗收標準。

2學校管理工作步入全區先進行列

縣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這幾年。特別是通過開展“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年”中小學校長建設年”中小學強化學校管理年”活動,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和“校園綠化、美化、凈化工程”大力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后,學校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校品位不時提升。尤其是今年,縣實驗中學被評為“自治區中小學規范管理十佳學校”成為桂林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韋慶嘉校長也被評為“自治區中小學規范管理十佳校長”實驗中學還被自治區推薦到國家教育部參與全國先進集體的評選,縣實驗中學正向“全國名校”目標邁進。

3高中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

縣非常注重加強高中學校的發展和建設,一直以來。每年按10%比例不時擴招,高中就讀學生人數較2003年翻了一番。加大高中教育的投入,全縣三所高中自2005年來共投入資金2231.2萬元,新建了教學樓、學生公寓樓、改建了學校大門、綜合樓、學生食堂等項目,建筑面積達29986平方米。特別是百壽中學,近兩年總投入近620萬元,相當于百壽中學前10年投入的6倍,新建的學生食堂、綜合樓、學生公寓樓已全部竣工,校園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永中、二中的各項工程建設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4職業教育發展出現嶄新局面

縣委、縣政府確立了縣職業教育工作緊緊圍繞“整合資源,自去年以來。實行職校進園區,職教為園區服務”這一工作思路,區、市領導的關懷下,多方籌措資金,投資1300多萬元在福龍工業園新建縣職業教育中心,現已投入使用。今年通過單獨和聯辦的形式新招學生已達650人,校學生350多人。

5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經過廣大教職工的不懈努力,幾年來。縣中小學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今年中、高考又創佳績,中考效果名列全市前列,高考效果繼2004年連續三年跨越式上升后,今年全縣1319名考生參與普通高考本科上線603人,比去年增加48人,為歷史最好成果,近四年我縣高考本科上線考生人數遠遠逾越前十年的總和,數學、英語等單科效果逐步進入高分范圍圈。

二、效果取得來之不易,縣教育基礎單薄。

縣教育基礎單薄,由于我縣財力等主客觀原因。起點低,能取得這樣的效果非常不容易:

縣“兩基”達標只是低水平達標,1教育基礎設施得到如此大的改觀不容易。1997年。各中小學校還存在大量危房,校舍陳腐,教學設施落后,2003年以后,雖然我想盡方法,多方籌資,改建、擴建、新建了一大批學校校舍,但直到2006年底,BCD級危房總面積還有82313平方米,教師、學生臨時在低矮、濕潤的校舍里學習、生活,真正與“兩基”達標要求存在明顯的差異。為此,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大引資金上項目力度,近三年來向上爭取資金超越1000萬元,前十年的總和。尤其是今年,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常委會和縣長辦公會,專門研究教育工作,縣四家班子及縣直所有單位通過掛點幫扶學校的形式,直接為“兩基”攻堅工作出謀劃策、捐資捐物。2007年,也是縣教育投入最多的一年,今年教育財政預算是2003年預算的一倍,達到7000多萬元。2006年12月6日和7日,縣政府分別在南五、北四召開縣長辦公會,專門為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增撥專項經費800萬元;2007年,縣三稅附加全部撥入教育,縣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把2007年以前拖欠的教育經費730萬元一次性撥付給教育,2007年縣財政對教育的基礎設施專項經費撥款是20032006年四年經費投入的一倍多。

縣教師隊伍年齡嚴重老化,2教學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不容易。多年來。結構不合理,中青年教師青黃不接,獎勵激勵機制不夠健全,教育內外部環境不夠優化,優秀教師嚴重外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縣委、縣政府三年來共撥付166萬多元,按政策辭退了民辦、代課教師。教師超編情況下,根據教師隊伍的現狀及我縣教育發展的需要,近三年仍向社會公開招聘年輕教師171人,空虛教師隊伍。吸收新教師的同時,實施在職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激勵措施,從2004年開始到現在共籌集44萬多元獎勵提高學歷的職教師,給教師發明良好的發展平臺,使全縣教師隊伍逐步實現學歷合格、專業結構合理,全縣教師整體素質和學校品位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各鄉鎮、縣直各部門高度重視教育,關心、支持教育,切實協助學校、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大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為我縣教育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縣的教學質量不高,3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不容易。2003年以前。升學率偏低,每年高考考上大學本科的學生一直在100人左右徘徊;中考優秀學生外流嚴重,就連初中、小學的學生也嚴重外流,學生外流人數每年達到四、五百人之多,中考的前100名學生80%以上流失外地就讀。為此,縣在抓學校管理,制度建設,抓品牌學校,實施校園清潔、美化工程,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下功夫。通過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現在外流學生明顯減少,回流學生逐步增多,縣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時提升。

縣薄弱的教育基礎,多年來。給教育的發展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但是縣委、縣政府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全縣各級各部門全力支持配合,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怨天尤人,想盡各種方法,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使我縣教育事業步入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三、明確下一步的工作目標和措施,正視困難。

但是與先進縣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異,縣的教育教學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方:高中入學率仍然偏低,高考重點本科升學率不高;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仍舊落后、儀器設備陳腐;教師隊伍年齡結構老化,學科結構不夠合理;校園內外部環境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學校管理仍不夠規范,教育欠債仍然非常繁重等。針對這些存在問題,未來三年,教育發展目標:

使高中教育達到50%入學率。一是大力發展高中教育。

使職教與普高按11比例發展。二是快速發展職業教育。

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解決教育歷年欠債問題,三是明確教育的三個增長”多方籌措資金。繼續加大教育投入,使各項基礎設施逐步滿足學生吃、住、學的需要。

力爭用三年時間使教師隊伍年齡結構更優化,四是繼續采取公招的方法空虛教師隊伍。學科結構更加合理,教師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更進一步提高。

品牌學校不時涌現,五是學校管理再上一個新臺階。不時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再創我縣教育新輝煌。

就必須做到要實現上述目標。

繼續加大投入,第一。實現職教和普高、義務教育三者齊頭并進

辦好教育是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作,1教育工作惠及千家萬戶。確保教育投入,辦好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政策規定,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爭取用3至5年的時間,通過撤并、維修、新建、遷建等方式,初步完成農村中小學危舊校舍的改造工作。要認真搞好教育的近、中、遠發展規劃及各學校的整體布局規劃。搞好學校校舍的回建工作,加大工程建設力度,確保工程項目順利完成。

今明兩年將投入資金1000萬元左右進行職教中心的體育運動場、大門圍墻、階梯教室等二期工程項目建設,2高度重視普高、職教的協調發展。繼續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添置相應的培訓儀器設備。認真做好職校招生的服務和管理工作,確保我縣職業教育適應我縣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我縣經濟發展輸送更多合格的勞動者。抓好職業教育的同時,堅持不懈地抓好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高考上重點本科人數要不斷增加,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貯藏更多優秀人才,努力形成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三者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的合力,3繼續加大引資金上項目力度。要形成教育、財政、發改等多部門合作。要認真利用好上級有關政策,加大引資金上項目力度。

通過各種途徑,4各級各部門要積極配合。積極爭取多方支持,拓寬融資渠道,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全社會的力量,逐步化解“兩基”債務,想方設法解決好教育的欠債問題,力爭用三年到五年的時間逐步歸還完我縣教育所欠的全部債務。

進一步優化教育發展環境第二。

采取多種宣傳手段,1努力形成全社會重教興學的濃厚氛圍。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大力宣傳重教興學的典型事例和先進人物,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關心、支持教育,全縣形成尊師、重教、興學的濃厚氛圍。要把教育工作放到與經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評比、同表彰;縣、鄉、村要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職責,教育、公、檢、法、工商、稅務、物價等部門要形成合力,維護學校及師生的合法權益;各鄉鎮、各部門要主動為教育發展添磚加瓦,要多協助少干擾,多支持少刁難,清除學校周圍的各種不良因素,為教育發展發明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提升學校品位。要不斷創新、完善學校的各種管理制度,2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同時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師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要通過不時優化學校發展的內部環境,提升學校品位,創建更多象縣實驗中學一樣的規范管理十佳學校”不時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第三。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教育為本”經濟社會的發展依托于教育,權宜之計。教育的發展依靠于教師,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于教育事業的成敗。所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尤為重要。

改變教師年齡和學科結構。縣教師隊伍年齡仍然嚴重老化,1繼續進行公開招聘。學科結構也不合理。今后,要繼續加大公開招聘教師的力度,不時選拔優秀的大中專畢業生空虛到縣教師隊伍中,使我縣教師隊伍逐步形成專業化,年齡、學科結構更趨合理。

要不斷改革校長、教師任用制度,2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拔校長。建立科學、客觀、公平的激勵評價機制。同時,想方設法發展經濟,不時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和福利待遇,調動教師干事守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不時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要做好教師培訓的規劃,3加強師資培訓。要建立教師培訓學習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要通過在職學歷提高培訓、短期培訓、自學等方式,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每位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身上所擔的擔子,所肩負的責任之重大。要通過加強對教師的學習培訓,不時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育為本。實施“科教興縣”戰略中,各位老師、同志們權宜之計。要繼續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面對現代教育的新形勢,要樹立新觀念,適應新要求,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勤奮工作,不時發明出新的更大的成果,為建設教育強縣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