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老干迎新專題會發言

時間:2022-01-08 11:31:00

導語:領導在老干迎新專題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在老干迎新專題會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舉行2011年迎新春老干部團拜會,共謀發展,共話未來。首先,向各位老領導、老干部以及全縣廣大退休干部,表示親切的問候并致以新年良好的祝福,祝各位老領導、老干部健康長壽,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下面,我向大家通報一下2010年全縣工作情況和2011年思路和打算。

一、2010年工作情況

2010年,是我縣經濟形勢最為復雜和最有收獲的一年。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跨越發展為目標,全面引深“一三三”發展戰略,扎實開展“項目落實年”活動,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

(一)牢牢把握第一要務,主要經濟指標順利完成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7億元,同比增長11%;全縣財政收入完成10.065億元,增長1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66億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5億元,增長26.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11566元,同比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4億元,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8億元,增長15%。

(二)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目標,全力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一是著力提高科學發展水平。將2010年作為制定規劃年,以“十二五規劃”為龍頭,以縣城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兩翼,實行“三規聯動”,指導帶動其它多項專項規劃,科學描繪未來發展藍圖。“十二五”規劃方面,制定了《“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成立了領導組,確立了30個研究課題,目前,規劃初稿已經完成。其他專項規劃方面,《全縣旅游產業總體規劃》修編、《太行板山總體規劃》、《太行龍湖A區生態園總規》、《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縣城總體規劃》修編、《蟠洪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控制性詳規》和《鎂工業生態示范園區規劃》已完成;《縣城規劃控制性詳規》、《縣鄉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其他專項規劃編制已經完成,正在組織評審。

二是園區建設順利推進。以《蟠洪工業園區產業規劃》為指導,出臺了《蟠洪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實施方案》;《蟠洪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金屬鎂產業發展規劃》已通過評審。和信電力工業園區建設實施意見、園區地形地貌、基礎設施建設、入園企業等基本情況已上報,正在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及二期項目申報前期準備工作。投資580萬元的蟠洪工業園區大橋主體完工,園區發展環境得到改善。

三是傳統支柱產業鞏固提高。煤炭產業,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圓滿完成了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關閉工作,煤炭產能達到1100萬噸/年。東莊、新村兩個90萬噸礦井續建項目全部完工,今年上半年可達產達效。電力產業,和信電廠二期2×600MW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水資源論證報告》編制完成,《土地勘界及預審》取得省國土資源廳批復,報請國土資源部批復;《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初稿編制完成,將積極爭取盡快報批立項。與山西匯功昌靖水泥有限公司成功合作,引進工業廢渣綜合利用日產3000噸水泥熟料及配套建設6MW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總投資3.28億元,今年5月份可投產運行。焦炭產業,泰昌焦化公司二期30萬噸焦爐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已投入試生產;祥輝華遠公司100萬噸焦爐及化產技術擴建項目和萬噸金屬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通過省環境保護技術中心技術評估;萬噸金屬鈣項目環評經環保部門初審通過,土地租賃、水資源,雙回線路架設等前期工作完成。金屬鎂產業,五礦盛盈合輕金屬3萬噸鎂合金及100萬件壓鑄件項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設備已訂購,前半年可投入生產;山西融聚遠鎂業公司一期2萬噸金屬鎂及鎂合金項目總投資2.48億元,其中一期1萬噸金屬鎂及5000噸鎂合金項目前半年投入試生產;泰昌焦化有限公司3萬噸金屬鎂及鎂合金項目一期年產6000噸金屬鎂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完成投資4850萬元,已投入試生產。

四是新型產業項目招商取得突破。以發展新興產業為目標,以開放引進為動力,先后引進香港新恒基集團文化旅游產業科技示范園區項目、中國“兩彈一星”國際基金會“兩彈一星”國防教育園項目、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文水錦繡農牧發展有限公司3000萬只/年肉雞養殖、屠宰及飼料加工項目、山西鑫四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加工基地項目、香港新恒基干細胞生物組織工程項目,與國際能源集團公司七大板塊項目初步達成意向,與珠海查理科技節能環保有限公司和深圳東江環保垃圾發電有限公司分別就秸桿植物綜合利用項目、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進行了對接洽談,與中煤保險公司達成建設中煤保險呼救中心及金融建設項目合作意向,與山東臨沂初步達成建設“•臨沂商城”的合作協議。

五是節能減排收效明顯。切實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2010年,全縣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501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0.065萬噸,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減排任務,順利通過國務院核查組驗收。積極開發和利用甲醇燃料、煤層氣、天然氣、太陽能等新型能源,引進香港新恒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建立科技文化產業園區,聯合開展集中攻關,發展和創建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

六是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遏制重特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為目標,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和“三項行動”,引深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全年全縣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32起,死亡12人,與去年同期減少2起3人,分別下降5.9%、20%,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穩步好轉的良好態勢。

(三)以八路軍文化旅游業為引領,帶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一是八路軍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深度挖掘革命老區獨特的文化資源——八路軍文化,把八路軍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全縣轉型發展的引擎,啟動了八路軍文化園、游擊戰紀念園、《太行山》大型實景劇等一批支撐項目,帶動第三產業規模迅速擴展。截至目前,八路軍文化園(一期)、八路軍游擊戰紀念園(一期)主體全面完工,今年八月份可全面開放;《太行山》實景演出正在進行舞臺基礎施工,今年八月份即可上演。在全省首家引進中國港中旅集團和深圳華僑城集團兩個中國“旗艦型”旅游管理團隊,推動全縣旅游產業管理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

二是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1.2億元的太行大酒店主體完成,今年可投入使用。綜合辦公大樓、煤運大廈、交警征費大樓、二十軌制高中、汽車站、游泳館、涅河大橋等一批基礎性民生工程順利竣工投用,南泊灣商務大廈、縣醫院綜合樓、寄宿制初中等重點工程項目進展順利。

三是現代物流等各類服務業蓬勃發展。總投資5900萬元的紅星楊物流中心主體工程完成。引進臨沂現代物流龍頭企業,與臨沂商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以新型流通形式和營銷方式帶動我縣傳統物流產業升級。大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改造農家便民店300個。深入推進“家電、汽摩下鄉”活動,銷售收入突破3239萬元,發放補貼421萬元。

(四)以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為目標,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

一是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穩定糧食種植面積,保證糧食安全,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5.6萬畝,以谷子為主的小雜糧面積達到11萬畝;以“三個十”工程為抓手,特色農業產業化邁出堅實步伐。石北設施農業園區、故城萬畝蔬菜園、監漳立體瓜菜園區等十大產業化園區穩步發展,區域發展特色更加明顯。完成農業調產面積17萬畝,發展反季節蔬菜5000畝,旱地西紅柿5000畝,新建日光溫室大棚1400個,種植中藥材3萬畝,新植核桃2萬畝、梅杏1.1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93個,牛存欄4.8萬頭,豬存欄3.3萬頭,牧養雞存欄104萬只。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逐步增強。縣財政出資700萬元對十大龍頭企業進行扶持,企業規模不斷壯大,龍頭帶動輻射作用明顯增強。大山禽業百萬牧養雞及綠色循環綜合利用項目、老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小雜糧系列產品產業化開發項目、匯豐農產品開發公司萬噸果汁生產線擴建項目共完成投資4000多萬元,帶動分社農戶超過3萬戶。通過多方努力,與山東六和集團•文水錦繡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3000萬只肉雞屠宰深加工項目,為農業產業化引進了新動力。

三是造林綠化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完成造林49730畝,其中通道綠化248公里,村莊綠化297個,義務植樹37萬株,特別是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縣城南山綠化工程,為建設山水園林縣城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

四是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全縣92個新農村重點村完成總體規劃,150個新農村完成“四改四化”和“六個一”工程,新農村建設向縱深推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較大提高,民生問題不斷改善,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五是扶貧開發工作收效明顯。完成155個村的整村推進任務,涉及群眾7萬人;投資3000萬元,新建續建58個移民點,涉及15個鄉鎮,129個自然村。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000人,推薦就業200余人。革命老區建設示范試點項目成效顯著,今年共發展核桃經濟林2萬畝,惠及3個鄉鎮、76個行政村、2萬余農戶。

(五)深入開展項目落實年活動,項目建設扎實推進

今年,全縣確定了115項重點工程項目,概算總投資達124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億元。啟動了八路軍風情一條街、太長線縣城過境段改線、涅河縣城段綜合整治、馬牧河治理北延伸、縣城垃圾處理場二期等工程。完成了縣城新區大橋工程,縣城發展空間進一步拉大,品位進一步提升。投資2600萬元完成通達(通暢)工程34個村,新增通車里程86.6公里;啟動了太長線過境段改造工程,目前完成投資1710萬元;投資185萬元改造榆洪線10公里;投資1220萬元完成5條鄉級公路連接線工程,新增通車里程34.5公里,基礎設施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六)以關注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和諧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投資1億元對全縣150所中小學校進行了加固改造,投資1.4億元的二十軌制高中正式投入使用;投資1100萬元新建職中學生宿舍樓兩幢,投資680萬元新建了職中實訓樓工程。新辦幼兒園10所,全縣幼兒園達到25所。同時,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新招聘134名特崗教師充實到了教育一線。

二是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新建故縣、涌泉兩個鄉鎮文化站,實現一個鄉鎮一個文化站目標。大力實施“文化低保”工程,新建農民書屋226個,137個貧困村的516萬貧困人口實現了免費看137場戲、4488場電影,擁有20.4萬冊圖書的目標。先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80余項,進一步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全縣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參合農民163785人,參合率達到96.88%。扎實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造,監漳、故城兩所中心衛生所主體全部完工。啟動了縣醫院綜合門診樓改造項目,人民群眾就醫條件進一步改善。

四是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63人。新建、改建9所鄉鎮敬老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陽光小區東延伸工程已投入使用,太行西街、東溝、興隆、外貿等保障性住宅小區主體完工,完成投資1.12億元。扎實做好優撫安置和雙擁工作,為優撫對象解決醫療費240元;發放低保、五保、醫療救助金7185.6萬元,臨時救助1.5萬人,發放救助金60余萬元。

五是創業就業成效顯著。有效整合陽光工程、雨露計劃、殘疾人培訓、再就業保障等資金和政策。對全縣小煤礦、小工廠職工進行了崗前培訓2600人,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300人,開發就業崗位780個,基本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

六是五個全覆蓋工程全面完成。中小學校舍危房改造全覆蓋,總投資1億元,現已全部完工;54個村衛生室建設任務村于2009年全部完成;10個村、47.8公里通村公路全覆蓋任務全面完成并全部通車;村通廣播電視全覆蓋已全部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共解決68個行政村,119個自然村,19315口人飲水安全。

在如此困難的環境和條件下,我們依然能夠取得這樣可喜的成績,是全縣上下艱苦奮斗、團結拼搏的結果,也是廣大離退休老干部、各位老同志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們向為全現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老干部、老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我縣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在“一三三”戰略取得全面性勝利謀求新突破之年。在1月4日召開的縣委十三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縣委提出了今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建設”為引領(建設全國鎂合金終端產品制造中心區,建設全國最大的八路軍文化主題公園,建設周邊地區的服務性中心),“五項措施”作保障(以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為主線,以產業為龍頭,以項目為抓手,以園區為承載,以創新為路徑),深入實施“一三三”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縣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在新的起點上開創老區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再造一個新。

圍繞這一思路,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推進工業新型化。按照“多聯產、全循環、抓高端”的思路,全面推進各類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循環化發展,使循環經濟成為基本經濟形態和產業發展模式。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抓好四大煤業集團7個120萬噸礦井技改;加快和信發電有限公司二期2×1000MW發電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祥輝和泰昌兩個焦化企業200萬噸產能項目,實施“主化副焦”戰略,鼓勵焦化企業發展核心轉向化工產品領域。要培育壯大鎂合金等新材料產業,以五礦盛盈合為龍頭,重點建設焦爐煤氣、煤層氣綜合利用冶煉鎂項目、高品質鎂合金及其坯料項目、鎂合金擠壓、壓鑄項目、鎂合金板材軋制項目、新型鎂合金鍛壓、鍛軋項目,組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打造國內知名的鎂合金終端產品制造中心區。大力發展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抓住替代能源汽車和煤化工等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重點推進五礦盛盈合500萬件壓鑄件、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公司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山西產業化基地項目建設。開發利用天然氣、煤層氣和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積極向高科技產業進軍,加強與香港新恒基集團合作,推進干細胞組織工程項目早日落地。

二是提升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堅持農業產業化這個主題,抓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關鍵,夯實社會化服務體系這個基礎,以《全縣農業發展規劃》為引領,出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推進規劃,在穩定綠色谷子、小雜糧等傳統種植業的基礎上,制定核桃、旱地西紅柿、梅杏、牧養雞等專項發展規劃,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三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第三產業規模化。堅持旅游為體、文化為魂,大力實施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籌建文化旅游產業高科技示范園區,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推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我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文化產業方面,突出大片大作大戲表現,圍繞八路軍文化這個主題,以規劃為引領,打造體驗式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重點實施“兩園一劇”項目,今年八月份全部竣工并試運營,努力打造全國唯一的八路軍文化主題公園。要抓住創意這個核心,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內生動力。旅游產業方面,堅持大服務引領,加強與中國港中旅、深圳華僑城等“旗艦型”集團的戰略合作,共同開發管理,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業服務層次,力爭有更多的景點景區進入國家4A、5A級行列。加強同省內各城市資源整合,積極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打造精品旅游線路。現代物流業方面,要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以紅星楊物流中心為龍頭的綜合物流園區建設,加強城鄉商業網點和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專業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與山東臨沂商會戰略合作,積極吸引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投資落戶,開工建設臨沂商城,大力發展現代新型物流主體,培育重點物流企業,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大力提升商貿流通、餐飲住宿、房地產等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科技和信息服務業,打造周邊地區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

四是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縣域城鎮化和城鄉生態化。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全力實施城鎮化戰略,加快推進縣域城鎮化,形成“一體兩翼”為主體的城鎮空間布局。要把城鄉生態化貫穿于城鎮化建設始終,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上下功夫,鞏固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文明先進縣、中國綠色名縣的成果,以創建省級宜居縣城為抓手,以建設綠化、氣化、凈化、健康為目標,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園林綠化工程、“藍天碧水”工程,加快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東部工業鄉鎮污水處理場建設和以煤層氣、天然氣為重點的清潔能源工程。

五是堅持民生為先,切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針對教育、醫療、保障、住房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逐步加以解決。要繼續實施“五大惠民工程”,全面提高“五個全覆蓋”水平。要加快教育資源配置和均衡發展,穩步推進普及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全覆蓋和免費進程;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逐步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各位老領導,同志們,你們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各項事業的創業人,是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輝煌的昨天承載著你們辛勤的汗水,美好的今天鐫刻著你們不朽的功勞,燦爛的明天期待著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持。當前,我縣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跨越的關鍵時期,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我們真誠希望廣大老干部,繼續發揮你們的政治優勢、威望優勢和作風優勢,運用你們的經驗和智慧,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同全縣人民一道,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我縣的繁榮穩定做出新的貢獻。縣委、縣政府將認真落實老干部各項政策,常懷敬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責,多辦利老之事,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關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顧老干部,使老同志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再次祝愿各位老同志春節愉快,合家歡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