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改革調研會議發言

時間:2022-02-09 01:04:00

導語:村鎮改革調研會議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鎮改革調研會議發言

一、貫徹落實好精神

大家都知道,中共已經勝利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農村改革問題,今天上午我參加了全市召開的貫徹精神電視電話會,昨天各大報紙也刊登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內容十分豐富。年前,正是省村18戶農民的積極探索,推動了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30年后,剛召開的,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的有關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精神。中央這次講得很清楚,縣市一級黨委、政府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農村,鄉鎮一級就更不用說。比如,本身就是農業大鎮,幾乎沒有工業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三農”工作應當是重中之重。在中國,只要解決好了“三農”問題,也就解決了和諧、穩定和發展的問題。比如城鄉差距,目前不是說城市更好,而是相比而言農村更差。如果農村經濟不能在現有的條件下實現更快發展,城鄉差距以及貧富懸殊的問題就得不到根本解決,這將帶來大量的社會問題。這次金融海嘯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就是出口額大幅下降。一直以來我們都提倡發展外向型經濟,如果出口下降,將會造成很多企業停工。所以中央現在正在調整思路,通過刺激內需來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前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3季度我國經濟社會統計指標,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掉到10%以下,如果第四季度措施運用得當,全年超過10%還是有可能的。既便如此,與去年12.2%的增長速度相比也將回落兩個百分點。按照目前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如果我國經濟增長還依賴大量出口的話,平穩增長的勢頭就可能保持不住。而刺激內需就是要讓廣大的農村群眾有購買力,有消費能力,從經濟的角度看是如此,從穩定的角度看更是如此。計劃經濟時代城鄉居民間的生活水平差距最大,但那時候人的認識不一樣。現在城鄉間的生活水平都展示在人民群眾面前,因此讓廣大農村群眾安于現狀是行不通的,也必然帶來社會的沖突和矛盾。所以大家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來認識精神。這次農村改革確實非常必要,有些政策規定有所突破,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深刻體會,在此基礎上,選準工作突破口。

二、的發展要找準定位,選好產業,科學發展

(一)找準定位。任何鎮街都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特征。對來講,第一是大。有10萬多人。在鎮街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我曾講過,大家千萬不要看不起鄉鎮,全國一共才5萬個鄉鎮,10萬人以上的鄉鎮更不多。在北方,10萬人已經基本達到一個縣的規模。這么大的一個鎮,既給大家增加了工作難度,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工作平臺。第二是邊貿鎮。邊貿鎮最大的特點就是活躍,各方面來往的人員比較多,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第三是中心鎮。是重慶的105個中心鎮之一,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平臺,也是一塊牌子,大家不要小看這塊牌子,用好了它能給我們爭取很多的政策、資金和項目。第四是文化。是重慶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也有規模較大的八中,文化基礎較好。把這些定位認識清楚以后,再思考自己的工作,就會有針對性,就不會盲目。

(二)選好產業。一個地區的發展需要產業支撐。現在支撐經濟發展的產業還不是很豐富,比如工業就很弱。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馬上就形成雄厚的工業基礎。要具備快速發展態勢,最終還需要工業的支撐,因為農業只是一項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中央的重視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和從全國范圍來講的,但對一個地方而言,要快速形成財富,增加實力,最終還得靠工業。作為邊貿鎮,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加強與周邊的聯系,選準適合自己發展的工業產業。農業方面,橄欖是適合的農副產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很好,要繼續把它發展好。商貿方面,作為一個邊貿鎮,可以考慮建設一些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或其它商業業態。旅游方面,要和周邊地區共謀發展,絕對不能孤立。以前我們對旅游的認識很膚淺,以為有幾個景點,就可以把旅游搞起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一般旅游的人不會單獨去看一個景點,除非他是搞專門研究的。單獨來看,清源宮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景點,但我們要考慮把它放到一條整體線路中去打造,這樣才有生命力。

(三)科學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要加快發展,就要抓住經濟工作不放。小平同志曾經講到,堅持以經濟建設這個中心,100年不變。我們經濟建設的路還很長,一定要堅持抓發展。現在中央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明年就要開展大規模的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發展是硬道理,不科學發展沒道理。科學發展觀內涵很深刻,確實值得大家認真領會。科學,最終體現在發展是為了什么的問題上,發展加了科學兩個字,對任何一個地方,一個鎮、一個區、一個市,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發展是一個有機整體,所有的發展都要聯系到一起來思考,不能簡單的孤立的看問題。當期的問題,今后的問題都要聯系起來看。有領導同志講過,不能讓今天的成績變成明天的包袱,這話很有道理。發展應該是一個不斷增強區域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變一個地區形象,不斷為后續發展積聚基礎的過程。所以我們既要有當期的思考,又要有未來的思考,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我們所追求的發展不僅要為當期作出很大的成績,還要為今后奠定很好的基礎,而不是給未來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快和慢是相互轉化的,也可能現在的快會變成今后的慢,也可能今天相對的慢會轉化為今后的快,這些問題都要認真思考。但總體來講,把握這些問題,重要的就是頭腦里要多想一下老百姓。我相信,只要我們時時想到老百姓,科學發展觀自然就貫徹落實好了。

三、為民辦事一定要做實做細

有10萬多人,這些人的生產生活指望誰呢?就是指望在座的各位領導干部。總體來講中國的老百姓很樸素,很善良,政府很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老百姓都原諒了我們。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所有的工作都體現在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實事上。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應該關注和認真思考的。比如農村公路建設問題,現在連通鄉公路都沒有100%硬化,在重慶渝西地區是落后區縣。當然,這有客觀原因,3200平方公里,區域面積太大,而且南部山區地形地貌造成農村公路建設投入成本大。現在4000公里的公路里程,按3200平方公里來算,大概就是1平方公里土地上有1.3公里公路,但渝西的平均水平是2公里,所以我們差距還很大。這些問題恰恰都是老百姓盼望解決的問題,一個地區連走路都不方便,你說能有多大發展?因此,我們辦事就是要辦到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上,包括改善農民的生產條件,如公路、農網、水利設施等,然后是改善生活條件,包括出行方便,用電有保障,用水安全等等。現在還有些地方的農民連起碼的用水都不能保證,那如何才能提高生活質量?再有就是農村大量的弱勢群體,比如五保戶、低保戶、殘疾人等,都需要政策的保護。所以政府工作就是要時時刻刻想到老百姓有些什么要求,我們能為老百姓做些什么事情,即使這件事情很小也要做。基層干部一定不能因事小而不為,不能因事大而不敢為。大家一定要把工作做實做細,雖然好多工作是看不到的,特別基層工作,可能領導看不見,其它群眾也看不見,但不能因為看不見就不做,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只搞政績工程。

四、加強班子建設,增強工作合力

一個地方的發展,班子很重要,有了一個好的班子,一定會有一個好的團隊,一定能夠干成事,這是規律。班子建設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主要領導要起表率作用,也就是書記、鎮長要起表率作用。有一個好的班子和好的團隊,就是10萬多人的福氣。我對一個好的班子有這么幾點要求:

第一是團結。團結就是力量,但要真正搞好團結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需要領導干部對問題認識達到一定深度,提出的方法、措施具有合理性,或者說實事求是。因為團結是建立在認識一致的基礎上的。要做到認識一致,就需要更多的溝通,需要我們對鎮情的全面把握。我們經常講,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誰都會說,但是要真正做到卻不容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認識,而且每個人都會有固執的一面。因此,必須充分把握鎮情,認真研究,多加溝通,使認識達成一致。大家千萬不能因為對一些細小的事情認識不一致而影響工作大局。主要領導和班子其它成員,要有一些具體的方法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一個地方干工作,一個人不行,兩個人也不行,一定要形成整體合力,這樣才可能干得好,這就要求把每個人的積極性都發揮出來。而要發揮大家的積極性,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要信任別人。很多地方出現問題,原因就在于相互不信任。其實對大多數同志而言,他們都想干事,都想干好事,都想干成事,因為你不干事,就不會有地位。

第二是精神。熙來書記提倡大家唱紅歌,其實本質是要求重慶的干部要有一種精神,提升精、氣、神。任何一個地方要加快發展,困難會很大,問題也會很多,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講壓力很大,因此一定要靠一種精神來支撐。任何工作都不要被困難和問題嚇倒,大家要客觀的認識這些問題,但是也不能蠻干。

第三是氛圍。一個地方一定要有好的氛圍。好的氛圍是干成事的最基本條件。只要形成了好的氛圍,大家心情舒暢,干事的勁頭自然就大。我在多種場合講過,有成績的時候大家相互鼓勵,出現挫折的時候,也要互相拍拍肩膀,出現失誤的時候,不要互相埋怨,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好的干事創業的氛圍。

總體來講,今天到調研,看到鎮黨委、政府班子干事創業的氛圍是濃厚的,工作思路是清晰的,努力克服了離主城較遠的劣勢,在場鎮建設上推進有力,在農業產業發展上特色明顯,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希望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各項工作,推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不辜負人民群眾對大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