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改革辦法

時間:2022-03-06 09:47:00

導語:殯葬改革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殯葬改革辦法

江門市殯葬管理工作“十五”計劃

自1998年我市實行殯葬管理目標責任制以來,我市各級積極推行以提高火化率、建立殯葬管理機構、加大殯葬管理執法力度為主要內容的殯葬改革,全面推行遺體火化,火化率連續三年均超過省政府下達的目標,并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到2000年我市火化率已達到100%,有力地促進了江門五邑僑鄉兩個文明建設。但是,全市殯葬工作仍存在個別地方殯葬設施建設緩慢,骨灰存放設施規劃建設滯后,“三道兩區”墳墓專項清理工作進展不大,骨灰違規二次土葬時有發生等問題。為使我市殯葬管理工作在“十五”期間(2001—2005)與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省政府《關于加強我省殯葬管理工作的通知》(粵府[1998]67號)和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殯葬管理工作“十五”計劃〉的通知》(粵府辦[2001]61號)精神,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十五”期間,我市殯葬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江門僑鄉實際,做到三個并重(殯葬改革與葬法改革并重,遺體處理與骨灰處理并重,引導合理殯葬消費與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并重),繼續全面推行火葬,清理亂埋亂葬墳墓,節省殯葬用地,倡導文明節儉辦喪事,為我市“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二、基本任務

“十五”期間,我市殯葬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是:進一步加大殯葬管理工作力度,規范殯儀服務,完善配套設施,改善殯儀機構環境,鞏固火葬工作成果,全面開展對亂埋亂葬墳墓專項治理工作,實行骨灰多樣化處理,實現葬法與葬禮改革的同步進行,促進江門五邑城市一體化建設,把我市建設成為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濱江園林城市。

三、實現目標

(一)鞏固火化率。2001—2005年全市火化率要保持100%。

(二)治理亂埋亂葬,基本實現無墳化。至2003年全面完成全市范圍內的清墳工作,全市基本實現轄區無墳化。

(三)骨灰處理多樣化,加強對火化后骨灰的管理。大力推行骨灰植樹、撒散、撒海等不占或少占土地處理骨灰方式。

(四)深化葬禮改革。堅持葬法改革與葬禮改革并重,引導群眾文明治喪,破除喪事中的封建迷信,提倡喪事簡辦,制止喪事大操大辦,規范殯葬市場秩序。

(五)加快殯儀館和骨灰樓堂設施建設。在2002年底前,建成鶴山市殯儀館;2003年底前完成恩平市殯儀館遷建和新會市會城殯儀館擴建工作。根據民政部和省民政廳的要求,開展創建殯儀館上等級工作,力爭到2003年,江門市殯儀館評為國家一級殯儀館,2005年開平、會城、臺山殯儀館評為國家二級館,恩平、鶴山殯儀館評為國家三級館。結合治理亂埋亂葬專項工作,各市、區要統一建立一批以鎮為單位的骨灰樓堂設施。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全面加強殯葬工作,推行葬法和葬禮改革,是各級政府特別是民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各級政府要把深化殯葬改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共同配合,齊抓共管,務必抓出成效。要成立由市府辦、民政、國土、公安、工商、林業、宣傳等部門組成的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要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各級政府應把殯葬管理工作目標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評內容。要逐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級簽定殯葬管理目標責任書,落實一級抓一級的層級責任制。民政部門是殯葬改革的主管部門,必須主動地做好工作,發揮職能作用,要解放思想,統一認識,與時俱進,積極創新,用全新的視角、全新的觀念觀察和思考殯葬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努力解決殯葬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推動殯葬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制定規劃,認真實施。各市、區政府要按照本計劃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從實際出發,制定本地區2001—2005年殯葬管理工作計劃的實施細則和辦法,并認真組織實施。各市、區民政部門要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規定,按照省民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骨灰處理工作的通知》(粵民事[1999]50號)要求,根據當地人口的數量及分布情況,制定骨灰樓堂等骨灰寄存設施建設總體規劃,于2002年6月底前報江門市民政局審批。

(三)加大宣傳力度。要堅持經常性的宣傳教育和集中宣傳發動相結合的辦法,堅持每年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月活動,確定每年殯改宣傳月活動內容,利用報紙、廣播、電視舉辦專題報道、知識問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把殯改法律法規等知識深入到千家萬戶。廣泛教育和動員干部群眾積極支持殯葬改革;把宣傳教育與推行火葬、大力倡導文明、節約辦喪事以及制止喪事中的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結合起來,使群眾真正體會到實行殯葬改革的好處,提高實行殯葬改革、依法治喪的自覺性。

(四)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殯葬管理。各級政府要按照簽定的殯葬管理目標責任書的要求,進一步鞏固火化率,繼續完善管理辦法,使火化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保持100%火化率。各級政府要按照有關要求,逐級建立殯葬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并在人員、編制和經費上予以保證。進一步加大殯葬管理執法力度,依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和省、市有關規定,采取強制管理措施,堅決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殯葬行為。加快葬禮改革,破除喪葬陋俗,在鄉鎮或人口多的村,盡可能設立殯儀服務站,方便廣大群眾文明節儉辦喪事。進一步加強殯儀館和公墓管理,規范殯葬服務行為,切實提高殯儀服務質量,開拓形式不同的品種,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努力使殯葬事業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文明進步的發展要求。建議在2003年提請市人大組成檢查組對我市執行國務院、省政府有關殯葬法規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五)加大殯葬事業經費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殯葬事業專項資金,積極支持興建或改善殯儀場地設施建設。各級民政部門要多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渠道籌措資金,加快殯儀設施建設,促進殯葬事業的發展。

(六)搞好檢查驗收。市民政局每年底牽頭對各地完成殯葬管理目標的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并將驗收情況報告市政府,對連續兩年不完成殯葬管理目標責任書的單位負責人給予黃牌警告。各地評選文明單位時應按照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關于將殯葬改革列為評選文明單位重要條件的通知》(粵文明委[1998]3號)的要求,把殯葬管理目標作為評選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