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政府工作制度
時間:2022-10-30 07:49:00
導語:縣人民政府工作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一、為使縣政府工作實現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規則。
二、縣政府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堅決貫徹縣委的決定、指示,認真執行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法治政府。
三、縣政府組成人員要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忠于職守,服從命令,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四、縣政府各部門要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行使職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各自職權范圍內,獨立負責地做好工作;繼續改善和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推進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能;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切實貫徹落實縣政府的各項決策和工作部署。
第二章組成人員職責
五、縣政府由下列人員組成:縣長,副縣長,縣政府調研員,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政府組成部門的主任、局長。
六、縣政府實行縣長負責制,縣長領導縣政府的工作,副縣長、縣政府調研員協助縣長工作。
縣長出差(出訪)期間,由負責常務工作的副縣長主持縣政府工作。
七、縣長召集和主持縣政府全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等會議??h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必須經縣政府全體會議或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對緊急或突發性重大事件,來不及召開會議而又必須及時處理的,分管副縣長協調處理后,及時向縣長報告。
八、縣長或副縣長代表縣政府參加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會議并報告工作;縣政府的工作部門受縣政府的委托向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報告某一方面工作。
九、副縣長按照分工負責處理分管工作;受縣長的委托,負責其他方面的工作或專項任務,并代表縣政府進行外事活動。縣政府領導同志按照AB角分工,AB角之間的一方不在的情況下由另一方暫時代管對方的分管工作。
十、縣政府組成部門主任、局長負責本部門的工作,根據法律、法規和縣政府文件,在本部門職權范圍內履行職責,行使權力。
縣審計局在縣長和市審計局的雙重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三章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十一、縣政府及各部門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加快富民興縣、建設“國際旅游勝地、生態經濟城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十二、貫徹落實國家和市里調控經濟的政策措施,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導和調控全縣經濟運行,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鼓勵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和區域經濟合作,實現經濟增長、就業增加和物價穩定的目標。
十三、加強市場監管,創造公平和可預見的法制環境,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實行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十四、認真履行社會管理職能,完善社會管理的政策規定,依法管理和規范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正。加強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社區建設。培育并引導各類民間組織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作用。依法建立健全各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
十五、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推進部分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進程,建立健全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監管和績效評估制度,簡化程序,降低成本,講求質量,提高效益,建設服務型政府。
第四章實行科學民主決策
十六、縣政府及各部門要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健全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
十七、全縣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草案及執行情況、宏觀調控和改革開放的重要政策措施、社會管理事務、政府規范性文件、有關政府投資建設和關系社會穩定及其他需要由縣政府決策的重大事項,由縣政府全體會議或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和決定。
十八、各部門提請縣政府討論決定的重大決策建議,必須以基礎性、戰略性研究或發展規劃為依據,經過專家或研究、咨詢、中介機構的論證評估或法律分析;涉及相關部門的,應充分協商;涉及街鎮鄉的,應事先征求意見;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般應通過社會公示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和建議。
十九、縣政府在作出重大決策前,根據需要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直接聽取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專家學者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十、縣政府各部門、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縣政府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及時跟蹤和反饋執行情況,并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政令暢通。
第五章推進依法行政
二十一、依法行政,規范行政權力??h政府及各部門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一致的要求行使行政權力,強化責任意識,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二、提請縣政府討論的規范性文件由縣政府法制辦審查或組織起草,經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審定。
二十三、縣政府各部門、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制定規范性文件,必須符合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市政府、縣政府的有關規定。涉及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由縣政府行文,或由有關部門聯合行文。部門和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規范性文件要依法及時報縣政府備案,由縣政府法制辦審查并定期向縣政府報告。制定規范性文件機關要定期對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
二十四、按照行政執法與經濟利益脫鉤、與責任掛鉤的原則,理順行政執法體制,科學配置執法機關的職責和權限,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加強執法機關的執法協調,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嚴格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切實做到依法辦事、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第六章加強行政監督
二十五、縣政府要自覺接受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向其報告工作,接受質詢;接受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
二十六、縣政府各部門要按照行政訴訟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同時要自覺接受監察、審計等部門的專項監督,對司法監督和專項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查處和整改并向縣政府報告。
二十七、加強行政系統內部監督,按照《大足縣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足府發〔2004〕38號),實行行政首長問責制;嚴格執行行政復議法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制度,及時發現并糾正違反法律、法規的規范性文件,以及行政機關違法的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并主動征詢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及其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二十八、縣政府及各部門要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不斷拓寬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渠道,縣政府領導同志及各部門負責人要親自閱處重要的群眾來信,定期接待群眾來訪。
二十九、縣政府及各部門要接受輿論和群眾的監督,重視新聞媒體報道和縣長電子信箱、縣長公開電話反映的問題,認真查處和整改并向縣政府報告。要加強各類政務公開載體的建設,政務信息,便于群眾知情、參與和監督,重視群眾和其他組織通過多種方式對行政行為實施的監督。
第七章工作安排布局
三十、縣政府及各部門要加強工作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預見性。根據縣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結合各部門的工作實際,確保實現縣政府年度和屆內工作目標任務。
三十一、各部門、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要認真落實縣政府年度工作安排布局,并在年中和年末向縣政府報告執行情況??h政府各位副縣長要加強對分管工作的督促檢查,按縣政府統一部署推進落實??h政府辦公室、縣政府督查室要加強對縣政府工作安排部署的督查考核,適時作出通報??h政府對組成部門和其他部分縣級單位實行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
第八章會議制度
三十二、縣政府實行縣政府全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制度。
三十三、縣政府全體會議。由縣長、副縣長、縣政府調研員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和縣政府組成部門的主任、局長組成,由縣長召集和主持。會議主要任務是:
(一)傳達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及縣委的重要指示和決定;
(二)研究貫徹縣人大有關決定、決議事項;
(三)決定和部署涉及全局的縣政府重要工作;
(四)通報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及重要工作;
(五)討論其他需要縣政府全體會議討論的事項。
縣政府全體會議一般每年召開一至二次。根據需要,可安排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有關部門負責人和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人列席會議;可邀請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縣法院、縣檢察院領導和縣委有關部門以及有關群眾團體、派、工商聯及新聞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三十四、縣政府常務會議。由縣長、副縣長、縣政府調研員、政府辦公室主任組成,由縣長或者縣長委托負責常務工作的副縣長召集和主持。會議主要任務是:
(一)傳達和研究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及縣委的重要指示和決定;傳達和研究貫徹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性工作會議精神;
(二)傳達和貫徹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
(三)討論決定縣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項;
(四)討論縣政府規范性文件草案;
(五)討論和通過須經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的人事任免事項;討論和通過縣政府工作部門和有關單位的人事任免事項;
(六)研究縣政府工作中事關全局、需要統籌安排的事項;
(七)研究處理縣政府日常工作中的其他具體事項。
(八)通報和討論縣政府其他重要事項。
縣政府常務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二次。根據需要,可安排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政府組成部門的有關主任及局長、其他有關部門負責人和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人列席會議;可邀請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領導和其他有關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三十五、縣政府全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的議題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協調或審核后提出,政府辦公室主任綜合平衡后報縣長確定;會議文件由縣長、分管副縣長審批。會議的組織工作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文件和議題于會前送達與會同志。縣政府全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由縣長簽發。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宜于公開的,應及時報道。新聞稿須經縣政府辦公室分管文字副主任或主任審定,如有需要報縣長審定。
三十六、會議議題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的,主辦部門應在會前進行協調,縣政府有關部門提出的協調意見應由該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經主辦部門協調意見仍不一致的,報分管副縣長協調或由分管副縣長委托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協調,協調后部門間意見仍有分歧的,主辦部門應在縣政府有關會議上將分歧意見列明,并提出傾向性意見。
三十七、提交縣政府全體會議或者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決策事項,應當報送以下資料:
(一)決策備選方案及說明;
(二)風險預測報告;
(三)專家評審組綜合評審意見;
(四)有關機關和社會公眾意見的綜合資料;
(五)國內外有相同或相似項目的,應當報送有關資料;
(六)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特別是禁止性規定;
(七)經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應當同時報送分析報告;
(八)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附具聽證紀要。
三十八、縣政府及各部門以縣政府名義召開的工作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其主要任務是:部署涉及全縣性的重要專項工作。
凡屬副縣長、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職責權限范圍內決定、審批的事項,或會前未經協調的事項,不安排縣政府會議討論研究。
縣政府領導同志不能出席縣政府全體會議或縣政府常務會議,須向縣長請假;如對議題有意見或建議,可在會前書面提出。
三十九、嚴格會議審批管理
(一)縣政府召開的需通知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和縣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全縣性會議,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核報縣政府常務會議或縣長批準。
(二)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公室召開的需通知有關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分管領導和縣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工作會議,由政府辦公室分管副主任或主任核報分管副縣長批準。
(三)縣政府及各部門要大力精簡全縣性會議。必須召開的各類會議要盡量壓縮規模,壓縮時間。要盡量采用電視電話會議方式,提高效率,節省開支。
第九章公文審批
四十、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和縣政府各部門向縣政府報送公文和縣政府審批簽發公文,應當嚴格執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大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規則》(足府辦發〔2006〕54號)等有關規定,遵守行文規則,注重公文效用。
四十一、公文審批簽發制度:
(一)以縣政府名義印發的公文(包括信函等),由縣長簽發??h長外出或其他特殊情況時,請示縣長同意由負責常務或主持工作的副縣長簽發。
(二)領導講話類工作通報由講話領導審核簽發。
(三)涉及全縣性、重要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縣政府辦公室公文,經分管副縣長審核同意后,由政府辦公室主任審批簽發;縣政府辦公室向市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其他?。▍^、市)政府辦公廳(室)商洽工作的公文,縣政府辦公室與縣委辦公室聯合行文需要會簽的公文,縣政府辦公室對有關事項回復的公文,由政府辦公室主任審批簽發,或核報分管副縣長審定后簽發。
(四)縣政府出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由縣政府法制辦進行合法性審查,經分管有關業務工作的副縣長會簽后,報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審定后由縣長簽發。
四十二、縣政府各部門和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報送縣政府審批的公文,由其主要負責人簽發,并由縣政府辦公室按程序辦理。除領導同志要求的特殊情況外,不得直接報縣政府領導同志個人。
四十三、請示事項如涉及其他部門的職責,主辦部門應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協辦部門應積極配合,協商形成一致意見后,經主辦和協辦部門主要負責人會簽報送縣政府。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列出各方理據,提出辦理意見。
四十四、以縣政府、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公文,除涉密文件以外,原則上應予公開,并在大足縣政府公眾信息網以及新聞媒體上刊登公布;縣政府各部門印發的公文,除涉密文件外,也應在部門公眾信息網上公布。
四十五、縣政府及各部門要進一步精簡公文。屬于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由部門自行發文或聯合發文,不得要求以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公室名義發文??h政府召開的專題工作會議要少發會議紀要,領導講話材料如有必要,會后可發工作通報。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步伐,提高公文辦理效率。
第十章公務活動制度
四十六、縣政府領導同志在縣內檢查工作,要輕車簡從,一般不到營業性飯店用餐。縣政府組成部門的負責同志也要按此原則辦理。
四十七、縣政府領導同志應集中精力研究處理全縣中心工作和重大問題,切實減少一般性事物活動。各街鎮鄉、各部門、各單位召開的一般性工作會議,舉辦一般紀念性、禮儀性活動,以及商業應酬活動,縣政府領導原則上不出席。
各街鎮鄉、各部門、各單位一般也不要邀請縣政府領導同志出席上述活動,確實需要的,應事先報告縣政府辦公室,由辦公室提出意見報領導同志決定。
四十八、縣政府領導同志公務活動的宣傳報道要從嚴掌握,堅持從實際出發,精簡務實,注重新聞價值和社會效果,重大問題的報道內容須經領導同志審定。
四十九、縣政府領導同志出席外事活動、接受國外境外媒體采訪等,按外事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章作風紀律
五十、縣政府組成人員要自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按照中央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要求,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嚴于律己、率先垂范。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五十一、縣政府組成人員要堅決維護團結、維護大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增強大局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做到小局服從大局,局部服從全局。縣政府領導成員分工負責,互相配合,精誠團結,形成合力。
五十二、縣政府組成人員要崇尚實干、崇尚創新,做學習的表率。關注國際國內和縣內市外的經濟、社會、科技等方面發展變化的新趨勢,不斷充實新知識,豐富新經驗??h政府要通過舉辦講座等方式,組織學習經濟、科技、法律和現代管理等方面知識。
五十三、縣政府組成人員要帶頭廉潔自律,努力建設和維護廉潔政府的形象。要嚴格遵守中央和市里有關廉政建設的規定,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禮和宴請,不得接受地方、部門的送禮和宴請;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關系、謀私利。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進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五十四、縣政府領導同志要深入基層,考察調研,了解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縣政府領導每年至少有2個月的時間,通過深入基層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開展調研。認真制定調研計劃,選定2—3個重點、難點、熱點課題,親自動手撰寫對推動全縣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研報告。
五十五、縣政府組成人員必須堅決執行縣政府決定;如有不同意見可在縣政府會議上提出或主動協商溝通,在縣政府沒有重新作出決定前,不得有任何與縣政府決定相違背的言行;代表縣政府發表講話或文章,個人發表涉及未經縣政府研究決定的重大問題及事項的講話或文章,事先須經縣政府同意。
五十六、嚴格請假制度。副縣長、政府辦公室主任出差和休假,應事先報告縣長,由縣政府辦公室通報縣政府其他領導同志。
各部門、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主要負責人離足外出,應事先向縣政府辦公室報告,由縣政府辦公室報縣政府領導同志批準。
五十七、縣政府及各部門要實行政務公開,規范行政行為,增強服務觀念,認真履行職責,樹立規范服務、清正廉潔、從嚴治政的新風。
- 上一篇:常務會議組織服務方案
- 下一篇:自身改革和建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