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村民建房管理辦法
時間:2022-02-10 10:31:00
導語:農村村民建房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農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規范農村村民建房行為和辦事程序,推進我區城鄉一體化進程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本區行政區域(不含已撤村建居及多層公寓建設區域)內的農村村民建房管理適用本辦法。
二、農村村民建房必須符合鎮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村鎮建設規劃。提倡統建、聯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控制獨立式住宅。
嚴格控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和利用山體切坡建房,確實無法避讓的,應治理達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建造。
三、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每戶宅基地面積標準如下:6人以上戶不超過125平方米;4至5人戶不超過110平方米;3人以下戶不超過75平方米。
農村村民建房建筑層數應嚴格控制在三層以內,平屋頂總建筑高度不得大于10米,坡屋頂總建筑高度不得大于13米。確需設底層架空層的,層高不得大于2.2米。
四、農村村民建造住房,應先經戶口所在地村民小組討論同意,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委員會討論同意后,按規定上報審批。
農村村民建造住宅使用村內空閑地、老宅基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由鎮鄉、街道按戶逐宗審批,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農村村民建造住宅使用農用地的須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批準手續后,由區人民政府按戶逐宗審批。
五、屬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請建房:
1、常住人口中已領取結婚證書,確需分戶建房的;
2、現有宅基地面積尚未達到本辦法規定限額標準需擴建的;
3、現有房屋需要改建的;
4、因國家、集體建設或規劃需要遷建的;
5、災毀住房需要重建的;
6、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建房申請不予批準:
(一)出租、出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者將住宅改作他用,再申請宅基地的;
(二)以所有家庭成員作為一戶申請宅基地并被批準后,不具備分戶條件或不合理分戶的;
(三)現居住房屋建成不足十五年,又不屬危房,要求易地拆建的;
(四)身邊有子女的老人單獨申請宅基地的;
(五)違法違章建房未處理結案的;
(六)其他不符合申請宅基地條件的。
七、經批準回鄉落戶的職工、軍人和其他人員申請建房的,應當持原所在單位或者原戶口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出具的無住房證明材料,并經戶口所在地村民小組及村民委員會同意后,方可申請建房。
經批準回鄉定居的華僑、臺灣和港澳同胞、外籍華人申請建房的,應經戶口所在地村民小組及村民委員會同意后,方可申請建房。
八、城鎮居民的配偶是農村戶口且本人長期與其一起居住,又沒有享受房改政策的,經其所在單位證明并核實,可在其配偶申請建房時計入建房人口。
現役軍人(不含軍官)、在校大中專學生、服刑人員家屬申請建房的,提供有效證明后,上述人員可以按本村常住戶口計算。
經批準回鄉落戶的職工、軍人和其他人員以及經批準回鄉定居的華僑、臺灣和港澳同胞、外籍華人申請建房的,其宅基地面積按第三條標準參照執行。
獨生子女按二人計算。
九、農村村民申請建房報批程序。
農村私人建房應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辦理報批手續,嚴格執行“一書一證”或“一書二證”制度以及用地審批手續。其具體報批程序:
1、辦理《浙江省農(居)建房申請表》。
由村民提出申請,經村民委員會討論通過,并在本村民小組內公告7天無異議的,報所在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并填寫《浙江省農(居)建房申請表》。
2、辦理及。
經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進行實地踏勘和核實同意后,城鎮規劃區外的,村民持、平面布置圖,到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辦理,并報區建設局規劃處和區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備案;城鎮規劃區內的,由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初審,報區城鄉一體化辦公室簽署意見后,由區建設局規劃處核發和。
3、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1)由村民委員會填寫《私人住宅用地呈報表》,經村民小組、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后,與或一并報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建造住宅使用村內空閑地、老宅基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由鎮鄉、街道按戶逐宗審批,報當地國土資源管理所備案。使用農用地的,由國土資源管理所進行實地踏勘(可與建設規劃選址同時進行)和審核上報。
(3)農村村民宅基地經批準后,由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負責通知村民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將批準結果進行公布。
(4)自批準之日起二年內有效,逾期自行作廢。
4、辦理或。
村民持或、經批準的、平面布置圖、設計施工圖等資料到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辦理或。
城鎮規劃區外的農村村民建房工程審批由區建設局委托各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辦理,核發,報區建設局規劃處和區城鄉一體化辦公室備案;城鎮規劃區內的建房工程審批由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初審,報區城鄉一體化辦公室簽署意見后,由區建設局規劃處核發。
十、農村村民宅基地占用農用地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使用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的,規費繳納標準為:耕地占用稅每平方米4.5元,耕地開墾費每平方米14元。使用土地整理折抵指標額度的,規費繳納標準為:耕地占用稅每平方米4.5元,鎮鄉、街道無折抵指標的,由區調劑折抵指標,折抵指標回收成本由區承擔50%,鎮鄉、街道承擔50%。
積極推進農村宅基地整理,對結合村莊改造整治實施的宅基地整理項目產生的復耕指標,優先給本鎮鄉、街道使用,不受年度計劃限制。
十一、農村村民建設申請經批準后,實行放樣、砌基和竣工驗收“三到場”管理制度,“三到場”由所在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會同國土資源管理所及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
“三到場”時,施工現場必須出示合法批準的有關證件。
農村村民建房申請批準后,經鎮鄉、街道村鎮建設辦公室、國土資源管理所實地放樣后,才能開工建設。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切實加強農村村民建房的日常監管,及時發現和制止農村村民建房中的各類違法行為。
十二、農村村民需要易地建造的,按“建新拆舊”原則應當先與所在村村民委員會簽訂近期退還原有宅基地的協議,并經所在鎮鄉、街道簽證,待易地建造申請批準后協議有效。到期不退還的,按違法占地處理。分戶建房原有房屋由于聯建原因確實無法拆除的,必須承諾在聯建房屋翻建時拆除,逾期不拆除的按違法占地處理。
十三、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少批多用、騙取批準等方式非法占地建房的,、等規定,由建設、國土等部門會同鎮鄉、街道依法查處,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由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十四、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對經區城鄉一體化辦公室認定的新型農村社區實行統一規劃建設,根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一次性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并應辦理公建配套項目供地和分戶建房用地審批手續。在分戶建房用地審批時,憑城鄉一體化辦公室認定批復、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平面布置圖及建筑單體方案等材料報批,每戶占地面積上限不得超過125平方米。
十五、征地拆遷中凡涉及已經撤村建居及多層公寓建設區域,另行規定。
十六、本辦法由國土余杭分局負責解釋。
十七、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 上一篇:單位聘用制度實施意見
- 下一篇: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