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筑物管理保護辦法
時間:2022-03-06 02:12:00
導語:紀念建筑物管理保護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條為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加強對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的管理,向公民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是指為紀念革命烈士專門修建的烈士陵園、紀念堂館、紀念碑亭、紀念塔詞、紀念雕塑等建筑設施。
第三條根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的紀念意義和建筑規模,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分為下列保護單位:
(一)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級保護單位;
(三)自治州、市(地區、盟)級保護單位;
(四)縣、(市、旗)自治縣級保護單位。
未列為縣級以上保護單位的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由建設單位負責管理保護。
分級管理劃分標準由民政部制定。
第四條列為縣級以上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的保護單位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負責管理。
第五條確定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由民政部國務院批準后公布。確定地方各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由該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備案。
第六條各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應當根據需要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或者配備管理人員。
第七條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負責劃定保護范圍,設置保護標志,建立資料檔案。
第八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及其周圍的建筑應當納入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綠化美化環境,實現園林化,使革命烈士紀念場所形成莊嚴、肅穆、優美的環境和氣氛,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場所。
第九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應當收集、整理、陳列革命烈士史料和遺物,宣傳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獻身精神和高尚品質。
第十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瞻仰憑吊的服務制度和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對本單位職工進行職業教育和業務培訓,做好接待服務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一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可以因地制宜地開辦方便群眾瞻仰憑吊的服務項目,優化觀瞻環境,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第十二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管理保護。所需維修經費由地方各級財政安排解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的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由中央財政撥給維修補助費。各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維修費,由同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掌握使用。未列為縣級以上保護單位的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所需維修費,由建設單位負責籌集。
第十三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范圍內的土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在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的,應當經原批準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同意。在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作,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報經民政部同意。
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主管部門許可,不得遷移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因建設工程必須遷移的,地方各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須經原批準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同意;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須經省、自治區、自轄市人民政府報經國務院批準。
遷移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所需經費,由建設單位負責解決。
第十五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應當珍惜和保護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禁止以任何方式破壞、污損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
第十六條以損毀、涂劃、玷污等方式侮辱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情節較輕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七條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的管理人員由于玩忽職守,造成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革命烈士斗爭史料和遺物遭受較大損失的,由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上一篇:縣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辦法
- 下一篇:縣交通局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