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選拔管理制度

時間:2022-06-08 03:50:00

導語: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選拔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選拔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鄉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促進農村科技成果轉化和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選拔范圍主要是指在農村從事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多種經營生產以及試驗示范和技術服務;在農林牧副漁生產中從事科技開發、應用、普及、培訓、推廣、管理等工作;在農村第二或第三產業從事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各類人員。

第三條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選拔管理,必須貫徹以下原則:

(一)德才兼備、群眾公認;

(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

(三)分層管理、目標管理、動態管理;

(四)優先培養、優先選用。

第四條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選拔管理工作在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縣委組織部會同縣委農辦、縣人事局、發改委、科技局、農牧漁業局等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第二章選拔條件

第五條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思想解放,開拓創新,遵紀守法,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愿意并能帶動周圍群眾致富,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較大貢獻,年齡在55周歲以下,近三年來取得下列成績之一者,均可推薦為海安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

(一)獲得縣科技進步三等獎、農業科技推廣三等獎以上獎勵,或一項國家專利并積極進行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效益的主要完成人員;

(二)在種植、養殖、建筑、加工及其他多種經營生產、試驗示范和技術服務中,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技術水平,率先應用先進實用技術,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和經濟效益,在本區域有較大影響的科技帶頭人;

(三)在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普及、推廣、革新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者;

(四)在民營經濟和民辦科研單位中,依靠科技進步和先進管理方法,使經濟效益持續增長,并在所在地區名列前茅者;

(五)在農村中小企業技術開發、新品設計等方面有一項以上通過技術部門鑒定,并正式投產,且已取得較大經濟效益者;

(六)在學術研究上取得顯著成果,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在本縣同行中有較大影響者;

(七)在農村積極提高農村勞動者科技素質,做出突出成績,在所在地區享有較高聲譽并獲得縣級以上榮譽稱號者;

(八)其他依靠科技發展勤勞致富并帶動周圍群眾致富,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的人員。

第三章選拔方法和程序

第六條推薦、選拔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采取自下而上、逐級推薦選拔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一)推薦:由鄉村科技人員所在單位或行政村組織推薦,也可由同行專家、學術團體舉薦或個人自薦,并填寫《海安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推薦表》,經所在單位或行政村組織研究同意后,報鎮黨委。

(二)初審:由各鎮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對上報的鄉村優秀科技人才推薦人選進行初審,核實其成果、業績,并提出初審意見,上報縣委組織部。

(三)會審:縣委組織部根據各鎮上報的初審名單及材料,會同縣委農辦、縣人事局、發改委、科技局、農牧漁業局及相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考核評審,提出初步人選名單,報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四)公示:將初步人選名單采取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有異議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五)審批: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對經公示后的人選進行審批,并發文公布、頒發證書。

已被評為市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縣拔尖人才及以上榮譽稱號的人員不再作為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推薦人選。

第四章組織管理

第七條對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管理實行由縣委組織部主管,縣直有關部門協管,各鎮黨委直接管理的三級管理體制。其職責分工是:

(一)縣委組織部在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牽頭抓好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綜合管理,包括擬訂和修改有關政策,檢查、督促、協調有關部門抓好待遇落實,組織推薦、選拔、考核等工作。

(二)縣委農辦、縣人事局、發改委、科技局、農牧漁業局以及鄉村優秀科技人才所在單位業務主管部門等根據本部門工作職責和特點,負責做好相關的業務培訓和管理服務工作。

(三)各鎮黨委負責本鎮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直接管理工作。分管負責人和組織委員具體抓,組織、宣傳部門和科普協會等組織具體負責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政治學習、業務交流和科研工作,積極為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開展技術引進、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活動創造條件。

第八條對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年組織一次評審,根據其德才表現、科技水平和貢獻大小進行調整,符合條件的繼續當選。屬下列情況之一者自然取消其鄉村優秀科技人才資格:一是犯有政治或其他錯誤;二是因個人責任給集體或周圍群眾造成較大經濟損失;三是調離本縣或到縣外投資創業的。

第九條對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實行目標管理和考核激勵制度。鄉村優秀科技人才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管理期內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并將總體目標分解到每個年度。所定目標經所在單位通過后,由各鎮黨委與他們分別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報送一份縣委組織部備案)。各鎮每年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考核,由鄉村優秀科技人才每年年底填寫《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工作實績年度考核表》,經所在鎮黨委審核后,報縣委組織部。并將每年檢查考核的結果記錄在案,作為今后評選市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縣拔尖人才、“十佳鄉村科技人才”和繼續當選的依據,三年管理期滿后由縣委組織部組織一次評比表彰,將表現突出的鄉村優秀科技人才,推薦為縣“十佳鄉村科技人才”擬任人選。最終由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縣委、縣政府命名表彰。

第十條建立領導干部與鄉村優秀科技人才聯系制度。各鎮領導班子成員分別確定部分專業水平高、貢獻大、有代表性的鄉村優秀科技人才作為聯系對象,定期了解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為他們排憂解難。縣委組織部定期召開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座談會,了解情況,征求意見,改進工作。

第五章培養與使用

第十一條鎮黨委和縣直各業務部門按照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技術門類,利用縣委黨校、縣農干校、職業技術學校、基層黨校和各類專業培訓機構,每年舉辦1-2期培訓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傳授科技知識和實用技術,每期培訓時間不少于40學時。有條件的鎮,可分期分批選送部分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到大專院校或科研院所培訓學習。鼓勵和支持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參加高學歷或雙學歷教育。

第十二條鼓勵和支持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發揮自身技術優勢,開展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活動,并獲取合理報酬。

第十三條及時把思想素質好,符合入黨條件的優秀科技人才吸收到黨內來,把那些素質好、貢獻大、威望高、有一定組織領導能力、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鄉村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選拔到行政領導崗位上來。

第十四條凡涉及到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的工作變動、獎懲、任用等重大變化情況,事前須與縣委組織部通氣并備案。

第六章待遇

第十五條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積極扶持、幫助鄉村優秀科技人才開展科研活動,凡被列入縣級以上科研計劃的,鎮黨委、政府應主動幫助籌集落實經費,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并在土地征用、水電設施、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照顧。

(二)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在管理期內,每人每年享受800元技術津貼,縣財政負擔1/2(由縣委組織部統一發放),鎮財政負擔1/2。

(三)優先參加本縣業務部門和鎮黨委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學術講座,其培訓費用由所在單位負擔。

(四)管理期內參加一次由鎮黨委組織的健康檢查,其費用由鎮財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