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事業單位新進人員聘用制度
時間:2022-10-31 03:14:00
導語:縣事業單位新進人員聘用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推進事業單位用人制度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提高其運行質量和自我發展能力,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要求,參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新進人員指按照有關規定招考、招聘、安置到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依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除外)。聘用制度,是指各用人單位與新進人員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通過簽訂聘用合同,確立單位和個人的聘用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一種人事管理制度。
第三條新進人員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開招聘、簽訂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辭聘等制度。通過實行新進人員聘用制度,轉換事業單位用人機制,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由行政任用關系向平等協商的聘用關系轉變,建立一套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第四條建立和推行事業單位新進人員聘用制度,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不斷提高事業單位工作效率,減輕財政負擔。
第二章聘用計劃與經費管理
第五條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應在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員額內進行。
第六條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應寫出專題報告,經組織人事部門審核后下達專項聘用計劃;面向社會或從國家統配人員中招聘,應當納入單位年度人事計劃,同時列職工人數和工資總額計劃。
第七條單位聘用工作人員應主要從大中專畢業生及其他國家統配人員中選聘。
第八條所聘用的工作人員通過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實行人事,同時報人事計劃主管機關備案。人才交流服務機構按照有關規定負責人員的檔案管理、轉正定級、工資調整、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年終統計等人事業務。
第九條財政部門根據人事部門下達的聘用人員計劃和工資總額計劃撥付相應的經費。
第三章聘用合同的訂立
第十條聘用合同,是單位與個人確立工作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的有關部門負責人代表單位與個人以書面形式在聘用合同確定的期限內簽訂。
第十一條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
(一)根據批準的聘用計劃公布聘用人數、聘用條件及工資待遇等事項;
(二)應聘人員申請應聘;
(三)聘用工作組織對應聘人員資格、條件進行初審;
(四)聘用工作組織對通過初審的應聘人員進行考試或者考核,根據結果擇優確定受聘人員;
(五)聘用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與受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
第十二條人員聘用實行回避制度。受聘人員凡與聘用單位負責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的,不得被聘用從事該單位負責人員的秘書或者人事、財務、紀律檢查崗位的工作,也不得在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崗位工作。聘用工作組織成員在辦理人員聘用事項時,遇有與自己有上述親屬關系的,也應當回避。
第十三條聘用合同必須具備下列條款
(一)聘用合同期限;
(二)崗位及其職責要求;
(三)崗位紀律;
(四)崗位工作條件;
(五)工資及有關待遇;
(六)聘用合同變更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聘用合同的責任。
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在聘用合同中約定試用期、培訓和繼續教育、知識產權保護、解聘提前通知時限等條款。
第十四條聘用合同分為短期、中長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合同。對流動性強、技術含量低的崗位一般簽訂3年以下的短期合同;崗位或者職業需要、期限相對較長的合同為中長期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合同,根據工作任務確定合同期限。合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應聘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年限。
第十五條對聘用人員實行試用期制度。試用期一般不超過3個月;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被聘人員為大中專應屆畢業生的,試用期可延長至12個月。試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內。
第十六條聘用單位與受聘人員訂立聘用合同時,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抵押金、抵押物或者其他財物。
第四章聘用合同的變更、終止和解除
第十七條聘用合同依法簽訂后,當事人必須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合同。確需變更時,須雙方協商一致,并按原簽訂程序變更合同。
第十八條聘用期滿,應解除聘用合同。解除聘用合同后仍回人才市場推薦就業或自主擇業。根據工作需要,經考核合格,也可以續聘。續聘必須由單位重新申報聘用計劃,經批準后在下達的計劃內重新簽訂聘用合同,且應當在聘用期滿前一個月辦理。
第十九條聘用單位、受聘人員雙方經協商一致,可以解除聘用合同。受聘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單位可以隨時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一)連續曠工超過10個工作日或者一年內累計曠工超過20個工作日;
(二)未經聘用單位同意,擅自出國或者出國逾期不歸的;
(三)違反工作規定或者操作規程,發生責任事故,或者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嚴重擾亂工作秩序,致使聘用單位、其他單位工作不
能正常進行的;
(五)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收監執行的,或者被勞動教養的。
對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本崗位要求又不同意單位調整其工作崗位的,聘用單位也可以隨時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第二十條受聘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擬被解聘的受聘人員:
(一)受聘人員患病或者非因公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聘用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
(二)受聘人員年度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聘用單位調整其工作崗位的,或者雖同意調整工作崗位,但到新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
第二十一條受聘人員經聘用單位出資培訓后解除聘用合同,對培訓費用的補償在聘用合同中有約定的,按照合同的約定補償。受聘人員解除聘用合同后違反規定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原所在聘用單位的知識產權、技術秘密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涉密崗位受聘人員的解聘或者工作調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涉密人員管理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解除聘用合同情形之一的,聘用單位應當根據被解聘人員在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經濟補償:
(一)聘用單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受聘人員同意解除的;
(二)受聘人員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聘用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聘用單位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三)受聘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
同意聘用單位調整其工作崗位的,或者雖同意調整工作崗位,但到新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聘用單位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經濟補償以被解聘人員在該聘用單位每工作一年,支付其本人一個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資為標準;月平均工資高于當地月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當地月平均工資的3倍計算。聘用單位分立、合并、撤銷的,應當妥善安置人員;不能安置受聘人員到相應單位就業而解除聘用合同的,應當按照上述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三條受聘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單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
(一)受聘人員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二)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的;
(三)因工負傷、治療終結后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至4級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患職業病以及現有醫療條件下難以治愈的嚴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
(五)受聘人員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六)屬于國家規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聘人員可以隨時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一)在試用期內的;(二)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三)被錄用或者選調到國家機關工作的;(四)依法服兵役的;除上述情形外,受聘人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與聘用單位協商一致的,受聘人員應當堅持正常工作,繼續履行聘用合同;6個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與聘用單位協商一致的,即可單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第二十五條聘用合同訂立后,聘用單位與受聘人員雙方都應當嚴格遵守、全面履行合同的約定。受聘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聘用單位的規章制度,認真負責地完成崗位工作任務;聘用單位應當保障受聘人員的工作條件,保障受聘人員享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合同約定應當享受的待遇。
第二十六條受聘人員與聘用單位在公開招聘、聘用程序、聘用合同期限、定期或者聘期考核、解聘辭聘等問題上發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申請人事爭議仲裁機構仲裁。仲裁結果對爭議雙方具有約束力。
第五章考核與待遇
第二十七條聘用單位對受聘人員的工作情況實行年度崗位考核;必要時,還可以增加聘期考核??己吮仨殘猿挚陀^、公正的原則,實行領導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考核工作實績與考核工作態度相統一的辦法??己说膬热輵斉c崗位的實際需要相符合??己私Y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第二十八條考核結果是獎懲、增資以及續聘、解聘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九條受聘人員的檔案工資作為參加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其工資報酬由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第三十條受聘人員在聘期內享受單位同類職工的福利待遇。
第三十一條聘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縣的有關規定,為受聘人員參加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承擔應當支付的相應費用,并負責具體的收繳工作。
第三十二條受聘人員在聘期內享有國家規定的培訓和繼續教育的權利,聘用單位應根據工作需要以及聘用合同的約定,負責受聘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
- 上一篇:市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繼續教育意見
- 下一篇:農村信用社個人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