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章制度
時間:2022-02-15 03:33:00
導語:民政局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章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委辦〔2012〕29號)和區委、區政府《關于貫徹實施〈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意見》(委發〔2012〕57號)精神,設立市區民政局(以下簡稱區民政局),掛市區社會組織管理局牌子(以下簡稱區社管局),為區政府工作部門。
一、職責調整
(一)劃入的職責。將區委社工委(區社建辦)負責擬訂全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指導社會組織建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職責劃入區民政局(區社管局)。
(二)取消的職責。取消已由區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三)劃出的職責。
1、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的初審工作以及辦理老年優待證、長壽金工作交給街道辦事處。
2、不再直接承擔相關輔助性、技術性、服務性事務。
(四)增加或加強的職責。
1、增加培育社會組織,指導、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責。
2、增加組織全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職責。
3、加強全區統一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職責。
二、主要職責
根據以上職責調整,區民政局(區社管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民政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擬訂全區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社會組織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擬訂全區社會組織發展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區級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變更、注銷以及年度檢查工作;負責監督管理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活動;負責依法依規查處非法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
(三)負責全區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負責審核、申報烈士褒揚,指導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負責復員退伍軍人、國家機關和群眾團體工作人員及參戰民兵、民工傷殘評定;監督、指導各類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補助以及國家機關和群眾團體工作人員傷亡撫恤工作。
(四)負責軍隊(含武警部隊)退伍士兵、復員干部、離退休干部和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接收安置及服務管理工作;協助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和扶持就業工作。
(五)組織擬訂救災政策并協調全區救災工作,組織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負責核查并統計上報災情,承擔上級下達的救災、救濟責任;監督管理救災款物,指導救災捐贈。
(六)負責社會救濟管理,建立全區統一的社會救助體系,監督全區救助管理工作;監督實施各類救災對象和救濟政策、標準;負責全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和生活無著落人員救助工作;負責老齡、孤兒、殘疾人、五保戶等特殊困難群體權益保護和管理工作;組織、指導扶貧濟困等社會互助活動。
(七)負責全區基層政權建設,提出加強和改進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指導社區居委會等社區自治組織制度和隊伍建設;指導社區居委會等社區自治組織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八)負責全區婚姻登記管理、收養登記管理和殯葬管理工作;負責推進婚俗和殯葬改革,查處違法婚姻、違法喪葬行為。
(九)負責全區行政區域內地名命名、更名的申報工作;參與本區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負責本區行政區域的劃分和管理工作,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爭議。
(十)擬訂社會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負責對社會福利機構的認定和管理;監督管理社會福利企業;負責管理、使用民政事業費和本級福利資金。
(十一)承辦區政府公布的有關行政審批事項。
(十二)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根據上述職責,區民政局(區社管局)設8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掛黨建工作科牌子)。負責工作目標、會務、機要、文秘、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保密、政務公開、安全、信訪、節能減排、后勤等工作;負責機關黨務、組織、紀檢監察、宣傳、統戰、人事、編制、工青婦、計劃生育、老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負責局黨委交辦工作;組織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負責本單位的預決算、財務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負責民政政策研究和調研;負責民政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行政應訴、行政賠償、行政調解工作;負責局機關規范性文件、對外簽定合同的合法性審核工作。
(二)優撫安置科(掛市區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負責審核、申報和褒揚革命烈士工作;負責全區各類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補助以及國家機關和群眾團體工作人員傷亡撫恤工作;負責軍隊(含武警部隊)退伍士兵、士官、復員干部、軍隊離退休干部和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接收安置工作;協助開展退伍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和扶持就業工作;組織開展全區雙擁宣傳教育和共建活動;協調區域內軍地之間重大事宜及糾紛;承擔區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三)社會救濟科。負責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負責自然災害情況的查勘、核實、上報以及災害期間災民轉移安置、災后救濟工作;負責救災資金和物資監督管理;組織、指導國內外專項捐款捐物工作。負責建立全區統一的社會救助體系;擬訂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關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負責全區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工作;負責對社會福利機構認定和管理;指導、監督社會福利事業機構、五保戶供養和敬老院管理;負責對福利企業的監督管理。
(四)基層政權科。擬訂全區基層政權建設的有關政策并組織實施;指導開展居民自治活動;指導居委會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指導、監督居委會居務公開工作;組織開展和諧社區建設示范活動;指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人員培訓工作;指導社區開展志愿者注冊登記工作;負責全區行政區域內地名命名、更名的申報工作;參與本區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負責本區行政區域界線的日常管理與年檢工作,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負責本區行政區域的劃分和管理工作。
(五)社會事務科。承擔全區婚姻登記管理、收養登記管理、殯葬管理工作;負責推進婚俗和殯葬改革,加強公墓管理,指導殯葬事業單位的建設。
(六)規劃財務科。擬訂全區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區級民政事業費及局機關行政經費的日常管理和使用;負責全區福利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負責全區民政事業費及市下達的各項專項經費的監督管理;負責全區民政系統的統計工作;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和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
(七)社會組織發展與監督科。負責擬訂全區社會組織發展規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擬訂培育社會組織的政策措施和社會組織承擔社會服務的評估辦法并組織實施;指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八)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科(掛行政審批科牌子)。負責全區社團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變更、注銷以及年度檢查工作;負責全區社團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服務管理工作;負責全區社會組織的法制宣傳和業務培訓;集中辦理區政府公布的本部門有關行政審批事項;依法監督指導社團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依據章程開展活動;負責協調社團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與有關部門的關系;會同相關部門依法查處社團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負責依法依規查處非法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
四、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一)區民政局(區社管局)機關配備行政編制13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1名副局長兼任區社管局副局長),黨委書記按區委規定配備;科級領導職數8名。
(二)機關后勤服務人員統一按委發〔2012〕57號文件的相關規定聘用和管理。
五、其他事項
(一)區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為區民政局(區社管局)管理的副局級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下設綜合科,配備事業編制4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正科級)1名,科級領導職數1名。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負責在全區組織實施《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負責擬訂全區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綜合協調、指導服務和督促檢查全區老齡工作;負責老齡工作的宣傳調研、信息交流;指導敬老助老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區的老年人優待政策,推動全區為老年人服務工作;協調老年教育工作;組織協調老年人才資源開發;參與老年福利設施規劃和建設;承擔區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二)與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
1、區民政局(區社管局)參與擬訂社區建設規劃;負責指導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及下屬各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區委社工委(區社建辦)負責社區建設工作的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會同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擬訂社區建設規劃;承擔社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
2、區民政局(區社管局)負責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參與擬訂全區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實施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登記服務制度。區委社工委(區社建辦)負責組織擬訂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專項規劃并組織實施;負責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的統籌協調和指導監督。區人社局負責組織財政承擔補貼的社會工作人員的招募工作。
(三)將輔助性、技術性、服務性事務交市場或社會組織承擔,需向市場或社會組織購買服務事項,由購買主體按區委、區政府相關規定辦理。
(四)區民政局(區社管局)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六、附則
本規定由中共市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其調整由中共市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規定程序辦理。
- 上一篇:當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缺陷及處理方案
- 下一篇:大學法制教育途徑探索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