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時間:2022-04-15 08:29:00
導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思維理念,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保證。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農村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努力建設繁榮、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農村,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一、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人民是發展的主體,即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發展要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要惠及人民,切實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把人口多的壓力變為人力資源優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直接關系著農民的切身利益,要按照人民意愿,充分考慮人民的承受能力,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給人民實惠。同時,還要積極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揚基層民主,通過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和農村合作醫療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使農民真正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成果。
二、堅持全面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不僅包括經濟發展,而且還包括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發展。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加快農村綜合改革,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才能為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必須以科學規劃為起步點。規劃要做到遠近結合,既有長期的計劃,又有近期的打算,要分步實施,量力而行。特別是村莊規劃,一定要由專門的技術人員,根據縣、鄉的總體布局安排,結合本村實際,進行科學設計。要尊重群眾意愿,召開全體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規劃一經批準,要認真組織實施,決不能因為人員的變化而隨意更改,以免發生勞民傷財的事情,避免資源浪費。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必須以改善村容村貌為切入點。體現新農村建設成效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村容村貌的改善。同時,也只有通過改善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水、電、路、氣等廣大群眾最迫切、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看到新農村建設的光明前景,才能調動起群眾自發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增強其建設新農村的信心和決心,也才能最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以沼氣建設為紐帶,結合村莊規劃,大力開展“一池三改四清六建”工作,并努力形成長效保潔機制,著力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現狀。要深入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凡老家有舊宅的,要主動拆舊建新,或拆舊后搞好綠化,真正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必須以加快農村經濟建設為支撐點。加快農村經濟建設,努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當前,要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和農產品市場,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提倡一村一品,打造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建立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優勢農業。同時,還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鄉鎮企業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走新型企業化道路。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必須以尊重農民的意愿為出發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著力解決直接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各類生產生活問題,使鄉村建設和管理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因農村各地發展存在著差距,鄉村工作的起點有差別,過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切不可脫離實際,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實際出發,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在符合人民意愿、帶給人民實惠、得到人民擁護的基礎上,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
(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必須把培育新農民為著力點。說到底,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當然,在建設的初期,必須發揮好各級黨委、政府的宣傳發動、組織協調、引導服務職能,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宏觀指導,營造良好環境。而最終的效果是由農民決定的,也是由農民評價的。因此,一定要處理好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關系,政府不能也不可能包辦一切。當前,要加大宣傳與培訓力度。通過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主體意識;通過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綜合素質,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增強參與建設的能力,最終達到“自己家園自己建”的目的。同時,要通過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活躍農村健康文體生活,加強農民職業技術培訓等措施,不斷提高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農村形成良好的社會風貌。
(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必須以加快農村綜合改革為保障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將伴隨著一系列的體制創新,只有下定決心,深化改革,不斷進行體制創新,才能鞏固和發展新農村建設成果,才能保證農村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才能使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因此,要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大膽改革,研究新情況,拿出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不斷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堅持協調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協調發展,就是在發展中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針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發展中的不協調因素,我們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健康協調發展。鄉鎮化建設決不能以犧牲農村為代價,既要發展鄉鎮、建設鄉鎮、繁榮鄉鎮,又要發展農村、建設農村、繁榮農村,實現鄉鎮的協調發展,共同進步。“三農”問題是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重點,要不斷加大有利于農業、農村和農民增收的市場體制,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四、堅持可持續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用盡可能小的代價來獲取農村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的需求。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土地作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資源,在農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節約土地、集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合理利用土地,把節約土地擺在重要位置,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的重大歷史任務。我們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同心同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不懈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