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年活動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9-21 08:20:16

導語:社會治理年活動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治理年活動半年工作總結

半年來,我鄉黨委政府,按照縣委、縣府,關于開展“社會治理年”活動工作的總體按排部署,緊緊圍繞依法治理總要求總目標、努力構建民主、法制、平安和諧,扎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社會穩定人心安定,我們主要作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狠抓矛盾化解體系建設

(一)堅持抓排查不放松:年初黨委政府將社會穩定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納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對村(社區)實行月排查、月報告機制、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月報臺賬、對轄區內的各類矛盾糾紛問題、應排查、而未排查上報的相關責任人、實行嚴格問責制。

(二)堅持綜合調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原頭化解機制、即“早發現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做到日常排查與定期排查、滾動排查與重點排查、專項排查與集中排查相結合。“早預防機制。”各村(社區)每月召開相關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會議形成定期分析研判報告。“早化解機制”。深入開展“下訪尋問題、就近化解糾紛”活動、組織鄉村干部、到村、到社、到戶、分片包干、在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排查矛盾、化解糾紛。“早穩控”機制、加強維穩、綜治、信防、“大調解”工作,半年來與相關部門協同采取“大調解”的方式化解家庭、民事、土地、建筑、山林、農電、戶口、等各類矛盾糾紛12件、全鄉無一人上訪事件的發生。集中清理處置積案3起、統一建立積案臺賬。二是建立健全“大調解”配套工作機制。即;建立“倒查”追責機制。對因排查責任不落實、重大矛盾隱患未及時發現、導致矛盾升級蔓延、到縣到市到省進京非正常上訪或群體事件重大影響的“倒查追責”機制。完善“三調聯動”機制。進一步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社會調解各種資源力量、完善“大調解”體系聯動協調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村(社區)人民調解組織機構及大地發揮人民調解作用和“大調解”信息建設。

二、狠抓防控體系建設

(一)堅持群防群治原則;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落實村(社區)專兼職治保主任和人員,組織建立不少于轄區總人口1%的群眾性義務巡防“紅袖標”隊伍。

(二)堅持網絡防控管理;鄉、社區、建立了網絡信息員、主動監測和引導網絡輿論、網上熱點問題回應及時、網上不實信息澄清及時、網上有害信息封堵刪除及時。未發生網絡失泄密事件和涉穩事件。

(三)堅持巡邏防控今常化:鄉、村(社區)組織治安積極分子今常性地開展治安巡防。村(社區)并建有治保會、調委會義務巡邏隊等群眾組織積極開展鄰里守望、聯戶聯防、山灣聯防及治安聯防隊伍的統籌、指導和培訓。

(四)堅持特殊性人群服務管理:建立轄區內精神衛生防治管理制度,完善、對精神病人救助、監護、服務制度和加大對困難家庭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力度。加強對邪教人員實行警示教育、依法打擊、幫扶轉化、實現了全鄉無邪教組織及成員。并切實加強對流人口的管理工作。

三、狠抓依法治理工作

根據《省依法治省鋼要》、《關于推進法治建設意見》、《縣依法治縣2014工作要點》的重要工作舉措。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建依法治理領導班子。即、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任副組長、分管領導親自抓、鄉維穩辦、各村(居)主任、鄉級各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具體抓。鄉設有專職辦公室和辦公人員。

(二)研究制定依法治理實施意見,建立社區網絡化服務管理體系,成立了網絡化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要點、各村、社區、建立了調解組織。

(三)扎實開展依法治理宣傳教育活動。召開各種會議采取各,種形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一是黨委召開專題會議、學習《依法治省》和《依法治市實施意見》、縣依法治縣2014年工作要點》并安排工作。二是黨委政府召開鄉、村社干部單位負責人會議廣泛的宣傳動員。三是聘請法律專業人員對全體鄉、村、社干部進行法律知識培訓授課。四是黨委政府以中心學習組會議為平臺,組織全體干部學習法律知識、并進行法律知識考試。五是各村、社區、鄉級各部門層層召開會議進行學習、宣傳教育動員。六是全鄉書寫大幅標語50余條、印發相關法律知識宣傳資料1500余份。

(四)深入開展法律宣傳教育六進活動。即進機關、進學校、進鄉村進院戶、進社區、進企業、。把握主題、不走過場,宣傳學習面達90%以上。

(五)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根據《中共縣委辦公室關于印發的通知《要點》的要求、鄉建立了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專業法律顧問人員一名、簽定了《法律顧問合同》有效地開展工作。

(六)堅持領導和指導:嚴格督查督辦,目標考核、確保依法治理不流形式、不走過場、真正使各級干部學法、懂法、依法、執法、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并大力推行和建立落實黨務政務公開制,民主化進程不斷加強。

四、狠抓基層基礎建設工作

(一)加強鄉綜治維穩陣地建設:落實人員、辦公場所、經費、辦公設施。同時加強村(社區)綜冶維穩工作站、矛盾糾紛調解室、便民服務站的建設,落實村(社區)社會管理信息員隊伍及時收集掌握重大社情民意。積極推進文化、衛生、計生、、社保、黨建、體育、民政、教育進村、進社區、、確保各類行政審批與服務集中在鄉便民服務站統一辦理。對民生訴求、信訪,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的屬地管理原則,限時辦結。并扎實推進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二)深化平安和諧“三級聯創”活動:按照抓點示范整體推進的原則、使創建活動今常化、常太化,深入開展。

(三)警鐘長鳴,強化安全生產:今年以來鄉黨委政府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樹立“安全重于泰山”思想;強化領導、對安全生產常抓不懈、切實負責起“保一方平安”的責任、一是成立機構、加強領導。鄉成立安生產領導小組、鄉長任組長、分管同志任副組長、鄉維穩辦、各村(居)委主任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二是機制健全,有人員、有牌子、有地點、有金費、有安排部署、有目標責任。三是抓宣傳強認識、半年來鄉黨委政府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培訓會達10余次、印發安全生產資料580余份、書寫安全生產大幅標語80余條、辦安全生產板報兩期、組織安全宣傳車3次,并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四是抓排查、強整改,針對全鄉、道路交通、食品衛生、易燃易爆物品、地質災害、水上安全、非煤礦山(磚廠)建筑施工、農電、山林進行了定期不定期的排查和督查、對以查的隱患進行了限期整改,確保了全鄉無一例安全隱患事故的發生。五是抓目標強管理,逗硬執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安全隱患排查月報制、限期整改的轄區制、重點區域監測、值班值守制、督查督辦問責制、一崗“雙責”責任制,目標考核獎懲制。

半年來在深入開展“社會治理年”活動中雖然在全鄉范圍內出現了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無群眾上訪、無安全事故發生、無重大民事糾紛案件發生、無邪教組織活動、無重大刑事案件、做了大量工作、離上級領導要求相差甚遠、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繼續堅持常抓不懈,把“社會治理年”活動的各項工作引向深入,抓實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