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體局教育指導要點
時間:2022-09-25 03:19:10
導語:教科體局教育指導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定一個重要目標(即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筑建兩塊穩固基石(即實施《教育科技體育“十二五”發展規劃》、爭創全國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特色示范區),著力實現“三項突破”(即教育質量提升有新突破、教育惠民力度有新突破、教育品牌打造有新突破),大力開展“四大工程”(即教師隊伍提優工程、學校管理創新工程、教育品牌塑造工程、教育科研引領工程),堅持做到“五個加快”(即加快推進教育觀念轉變,努力開辟素質教育新境界;加快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提升教育公平新水平;加快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構筑人才強教新高地;加快推進教育改革開放,努力增強教育發展新活力;加快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努力開創教育發展新局面),形成各級各類教育結構合理、布局科學、相互銜接、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全力推動教育發展創品牌,辦人民滿意教育。
二、主要工作
(一)加快推進教育觀念轉變,努力開辟素質教育新境界。
1.增強德育實效性。
①實施經典誦讀工程,倡導師生熱愛國學,親近經典。積極誦讀《三字經》、《弟子規》、《孝經》等優秀經典篇目,與經典同行,和圣賢為友,誦經典美文,傳播中華文化;舉辦多期班主任國學講座,了解國學精髓,提升班主任國學水平,將國學經典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讓師生們同讀圣賢之書,耳濡目染圣賢光輝的思想,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加強網上家長學校建設,建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溝通橋梁。充分發揮“德育網”的作用,加強網絡道德教育。
③加大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合力,加強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建設;積極與區文明辦、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協作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④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學雷鋒精神,樹時代新風”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讀書活動;積極開發德育校本課程,強化各門學科教育中的德育結合和滲透,努力創建德育品牌特色。
2.進一步加強科技、體育、藝術、衛生工作。
①加大科技工作力度。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普之春、科技活動周、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等系列主題活動;充分發揮青少年宮科普宣教主陣地的作用,開展青少年科技知識素質教育輪訓活動,開展“小手牽大手、科普進萬家”活動。建立區頭腦奧林匹克工作室,培訓教師隊伍和學生團隊,開展區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組隊參加全國競賽;創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學校,開設專題講座,開展應急避險演練,普及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打造一個低碳環保示范學校,開展環境教育,不斷強化環保意識。
②堅持“常規化、全員化、制度化、特色化”開展好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大力提倡大課間活動,增強學生在校期間的活動量,確保每天運動1小時。大力推進體育、藝術“2+1”工作,全面實施區體育、藝術“2+1”活動方案。以區青少年兒童業余體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為重點,積極開展田徑、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等項目訓練。利用濱江學校改擴建的契機,建造綜合性體育活動場館。
③繼續做好藝術教育教學工作,組建區藝術教育委員會,開展“三團一隊”活動,組織開展區中小學生幼兒藝術節活動,積極組隊參加市第四屆中小學生幼兒藝術節各項競賽。
④認真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加強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繼續做好在校學生因病缺課監測工作、查驗預防接種證工作、開展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學校食堂的監督力度。
(二)加快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提升教育公平新水平。
1.多種形式擴大優質資源,整體提升區域教育質量。
①繼續實施“名校放大”工程,繼續探索均衡發展新舉措,創新育新與陽明、郵政與向榮、豫章與愛國捆綁發展新模式。扎實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高標準整體規劃并建設好濱江學校,對青橋學校教學樓抗震加固。
②進一步完善區域教研發展共同體建設,加大校際間的交流、研討、互動的力度,實現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新飛躍。
③發揮各級示范園的輻射作用,逐步提高區域幼兒園的整體辦園水平。特別加強民辦、企事業辦幼兒園督導,提高全區市級示范園比例;重點打造公辦兩所幼兒園,力爭參評全省優秀示范幼兒園。
④加大特殊教育學校扶持力度,積極指導培智學校爭創“全國特殊學校言語語言康復實驗示范校”。
⑤加大民辦教育管理力度,建立并完善督導評估機制,規范辦學行為。
⑥做好學校年度教育教學督導評估工作。推薦第三批區級表彰的實施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參加市級、省級示范校評估。
2.注重學校內涵發展,切實提升學校“文化力、制度力、凝聚力、創造力、執行力”建設。
①在原有“規范+特色”督導評估體系基礎上,建立學校自主發展、內涵發展發展性督導評價機制。
②繼續深化學校“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陽明學校開展特色展示活動。
③樹立人本理念,強化校本管理。
(三)加快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構筑人才強教新高地。
1.實施優秀校長打造工程。出臺五年培訓計劃,打造20位優秀校長:具有非凡的領導力,獨特的個人魅力,是充滿智慧的管理者,是師生的領路者;繼續舉辦“校長論壇”,通過暢談、討論、交流,進一步明確學校發展目標和措施任務,要求校長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
2.實施“雙百”教師培養工程。通過學習、培訓等各種形式在全區打造100名優秀教師和100名優秀班主任,讓“愛教愛校、愛生如子、知識淵博、樂觀向上、努力創新”的教師形象深入人心,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舉辦第二屆班主任“成長節”暨區第三屆中小學班主任專業技能競賽活動,通過學術論壇、技能展示等形式,交流班主任工作經驗,使班主任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和幸福;舉辦優秀教師個人專題學術研討會,借研討會平臺,打造名師隊伍。
3.實施教學科研深化工程。做好“十二五”科研課題立項工作,開展好科研組培訓、技術啟迪智慧項目管理和培訓等工作,增加學校內涵式發展的科研課題項目。與北師大教育管理學院合作開展教育科研合作研究項目,做好“知行中國”國培計劃項目,完善區“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業務考核積分”管理制度,落實每周兩天深入學校進行教學常規調研制度;繼續開展區級教研共同體活動,啟動“區學生學業水平評價標準和檢測”項目;繼續指導我區對吉安縣的結對學校進行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
(四)加快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努力增強教育發展新活力。
1.穩步做好教研工作。開展教師解說教材競賽,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建立名師工作室,開展名師教學展示活動,充分發揮名師、學科帶頭人的示范和輻射功能;開展網絡教研下的校本教研、中小學教學常規調研等工作。
2.有效做好培訓工作。繼續進行小學各學科教師在崗培訓,利用集體備課、教研共同體等活動平臺,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進一步加強對校本培訓實驗基地學校的指導,充分發揮其典型引路和示范輻射作用;配合省、市培訓機構做好教師學科培訓;開展初中各學科教師新課程網絡培訓工作;繼續做好校長提高研修班培訓和副校長培訓工作;舉辦好區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
3.著力抓好中考工作。重視初中學生學業成績,切實做好2011年中考工作,進一步提高優秀率,狠抓及格率提升,降低低分率。積極組織一線教師參加省、市組織的各學科教研會議,開好全區復習教學研討會,做好模擬聯考質量分析。
4.有序組織好參賽工作。舉辦區第六屆教師理論與實踐競賽、第二十二屆小學“駿馬杯•中堅杯”課堂教學競賽、第三屆中學“駿馬杯”課堂教學競賽,組織參加省、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省優秀教學資源評比、省中小學生英語聽力競賽等賽事。
(五)加快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努力開創教育發展新局面。
1.以開展專項教育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強化教育行風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結合建黨91周年開展一系列活動,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進一步加大投入、創新舉措,夯實文明單位創建成果。
2.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行風整頓有關文件精神,積極推行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畢生的事業追求,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健康成長的指導者與引路人。
3.以加強宣傳陣地建設為抓手,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環境。加強與各主流媒體的聯系,在“快、新、精、實”上做文章,不斷提高稿件質量和重稿、大稿的投稿力度。
4.以健全安全長效機制為抓手,進一步維護全區教育系統的穩定。把學校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議事日程,強化組織領導,注重部門協調。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學校安全工作規章制度,構建“小手牽大手,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安全教育模式,切實增強全體師生法律和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安全事故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
5.以提高青年團員教師綜合素質為抓手,進一步推動系統共青團的工作。利用“五四”等重要節慶日開展紀念活動,提高團員青年的向心力。
6.以控制和降低辦學運行成本為抓手,進一步完善系統財務內審的工作。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嚴格控制能源消耗,力爭一般性公用支出較上年有所降低。及時轉變內審工作重心,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
- 上一篇:教體局德育工作要點
- 下一篇:司法局基層科實施要點